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2972发布日期:2018-11-07 20:03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运载工具,同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使用价格越来越高,也就相应要求建筑物内的电梯越节省面积越好,电梯节省面积,最主要是节省井道的面积。

但是在现有的电梯开门方式中,当井道面积缩小后,电梯的开门宽度便会受到限制。例如图1-2所示,在现有的一种电梯100`中,其轿门120`及层门130`沿轿厢110`的宽度方向向两侧移动打开,如果井道宽度L1设计为230cm,即便是轿门宽度L2`只有60cm,受到轿厢尺寸及井道宽度的限制,轿门的最大打开宽度L3`一般只能做到90cm,如果井道宽度L1继续缩小,则会导致电梯开门宽度无法满足标准要求,例如很多别墅电梯要求井道小的同时又要求电梯的开门宽度可以使轮椅进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其包括轿厢及轿门,轿厢具有相邻的第一拐角及第二拐角,且所述轿厢的位于所述第一拐角、所述第二拐角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口,轿门的至少一部分呈可弯折结构,所述轿门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轿厢的外侧并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轿门具有相对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轿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开口关闭,所述轿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弯折并越过所述第一拐角或/和所述第二拐角而使所述开口打开。

较佳地,所述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轿厢外壁上且呈弧形结构的轿门导轨,所述轿门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门挂轮,所述第一门挂轮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轿门导轨内。

较佳地,所述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还包括层门,所述层门的至少一部分呈可弯折结构,且所述层门可移动地安装于电梯井道,所述层门随所述轿门同步开、关。

较佳地,所述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还包括安装于电梯井道内且呈弧形结构的层门导轨,所述层门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门挂轮,所述第二门挂轮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层门导轨内。

较佳地,所述轿门、所述层门均包括多个转轴及多个门单元,相邻的两所述门单元之间通过一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轿门、所述层门均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部分呈可弯折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转轴及多个门单元,相邻的两所述门单元之间通过一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轿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壁,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拐角、所述第二拐角,且所述第一拐角、所述第二拐角均呈弧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轿门、所述层门均呈中分式开门结构。

较佳地,两所述轿门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轿厢,两所述层门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梯井道并与两所述轿门相对应,两所述轿门相贴紧而将所述开口关闭,两所述轿门向相反方向移动并分别越过所述第一拐角、所述第二拐角而使所述开口打开,两所述层门随两所述轿门同步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其轿门的至少一部分呈可弯折结构,轿门可移动地连接于轿厢的外侧并与轿厢上的开口相对应,当轿门处于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开口关闭,当轿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部分弯折并越过轿厢上的第一拐角或/和第二拐角而使所述开口打开,因此,在相同井道宽度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中的轿门及其打开方式相较于现有的轿门及其开门方式可增大电梯的开门宽度,相应地,在缩小井道宽度的同时仍能保证电梯开门宽度满足标准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电梯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电梯处于关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梯处于开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处于关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轿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处于开门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100,其包括轿厢110、轿门120及轿门导轨130。其中,轿厢110具有相邻的第一拐角111及第二拐角112,且轿厢110的位于第一拐角111、第二拐角112之间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口113。轿门导轨130安装于轿厢110的外侧壁且呈弧形结构,轿门120的上下两端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轿门导轨130并与所述开口113相对应,且轿门120的至少一部分呈可弯折结构,该轿门120具有相对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当轿门120处于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开口113关闭,当轿门120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轿门120至少部分弯折并越过第一拐角111或/和第二拐角112而使所述开口113打开。

更具体地,所述轿厢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4、第二侧壁115、第三侧壁116及第四侧壁117,所述开口113开设于第二侧壁115,第二侧壁115与第一侧壁114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拐角111,第二侧壁115与第三侧壁116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拐角112,且第一拐角111、第二拐角112均呈弧形结构。

如图6所示,轿门120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门挂轮140,第一门挂轮140可滑动地安装于轿门导轨130内,藉由第一门挂轮140、轿门导轨130的滑动配合实现轿门120的打开或关闭。

优选地,轿门120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架150,第一连接架150大致呈U型结构,其卡设于轿门导轨130外且一端连接第一门挂轮140,另一端固定于轿门120上。当然,第一连接架150的结构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看图3-6所示,所述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100还进一步包括层门160、层门导轨170、第二门挂轮180及第二连接架190,层门导轨170安装于电梯井道200且呈弧形结构,层门160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连接架190,第二门挂轮180安装于第二连接架190上,且第二门挂轮180可滑动地安装于层门导轨170内,且层门160的至少一部分呈可弯折结构,藉由第二门挂轮180、层门导轨170的滑动配合使层门160随轿门120同步开、关。

如图3、5-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轿门120、层门160均呈中分式开门结构。具体地,该电梯100具有两轿门120及两层门160,两轿门120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轿门导轨130上,且两轿门1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者相贴紧而将所述开口113关闭,电梯100打开时,两轿门120向相反方向移动,且其中一轿门120的至少一部分弯折并越过第一拐角111而向轿厢110的一侧面延伸,另一轿门120的至少一部分弯折并越过第二拐角112而向轿厢110的另一侧面延伸,进而使两轿门120处于第二位置而使所述开口113打开。

对应地,两层门160分别可移动地安装于层门导轨170,且两层门160分别与两轿门120相对应,两层门160随两轿门120同步移动以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中,两轿门120的结构相同,且两者呈对称设置,下面以其中一轿门120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轿门120优选包括第一部分121及第二部分122,且第一部分121呈一体式结构,第二部分122呈可弯折结构,其中,第二部分122包括多个转轴1221及多个门单元1222,相邻的两门单元1222之间通过一转轴1221转动连接,因此第二部分122可沿第一拐角111弯折以向轿厢110的侧面延伸。

可理解地,轿门120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将轿门120整体均设计成上述第二部分122所述的可弯折结构,同样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现。

对应地,层门160的结构与轿门120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3-6所示,以本实用新型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100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例,对其开、关门过程及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3-6所示,轿厢110可移动地设于一宽度L1为230cm的井道200内,且轿门120、层门160的宽度L2均为80cm。当轿门120处于图3所示的关门状态时,两轿门120的第一部分121相互贴紧而处于第一位置,两者将所述开口113关闭,对应地,两层门160也相互贴紧。

如图5所示,轿门120打开时,其中一轿门120向第一拐角111方向移动,并使其第二部分122沿第一拐角111弯折后向轿厢110的侧面移动,最终使该轿门120的第一部分121与开口113的一侧壁对齐;对应地,另一轿门120向第二拐角112方向移动,并使其第二部分122沿第二拐角112弯折后向轿厢110的另一侧面移动,最终使该轿门120的第二部分122与开口113的另一侧壁对齐,此时,两轿门120处于第二位置而使轿门120打开。此过程中,两层门160分别随两轿门120同步移动以使开口113打开。由于两轿门120可沿第一拐角111、第二拐角112弯折且部分延伸至轿厢110的侧面,因此开口113的宽度可达到120cm,即,电梯100的开门宽度L3为120cm,相较于图1-2中所示的现有方式,在相同井道宽度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中电梯100的开门宽度增大了30cm,因此,可以在缩小井道宽度的同时保证电梯100的开门宽度满足需求。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增大开门宽度的电梯100,其轿门120的至少一部分呈可弯折结构,轿门120可移动地连接于轿厢110的外侧并与轿厢110上的开口113相对应,当轿门120处于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开口113关闭,当轿门12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部分弯折并越过轿厢110上的第一拐角111或/和第二拐角112而使所述开口113打开,因此,在相同井道宽度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中的轿门120及其打开方式相较于现有轿门120及其开门方式可增大电梯100的开门宽度,所以,在缩小井道200宽度的同时仍能保证电梯100的开门宽度满足标准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电梯100的结构简单。

可理解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梯100并不限于中分式开门结构,当设计成其他开门方式时,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同样能增大开门宽度,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