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2961发布日期:2018-11-07 20:0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使机械梁的受力均匀、振动降低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电梯装置,其轿厢在建筑物的升降路内,在各楼层间进行往复升降运动来输送人员或者货物等。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将用于驱动电梯轿厢的卷扬机支承在升降路顶部的机械室中或者通过机械梁将卷扬机支承在无机房电梯的升降路上方。

并且,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为了牢固可靠地设置卷扬机并且降低卷扬机的运转振动,通常将卷扬机沿着机械梁设置,即,将卷扬机设置为使其转动轴与机械梁的长边方向平行。并且,使卷扬机的重心处于机械梁的支承中心。

但是,有时由于升降路构造、卷扬机设置位置等的限制,需要设置为卷扬机的转动轴相对于机械梁具有一定角度(成为正交的情况较多)。在该情况下,卷扬机的重心与机械梁的支承中心偏离,因此卷扬机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能够使机械梁的受力均匀、振动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一种电梯装置,具备:

卷扬机,经由主绳索驱动轿厢;

机械梁,设置于升降路上方,其长边方向与上述卷扬机的转动轴方向正交;以及

支承梁,设置在上述卷扬机与上述机械梁之间,其长边方向与上述卷扬机的转动轴方向平行,

上述卷扬机设置于上述支承梁的一端部,电梯绳索的第一绳头板设置于上述支承梁的另一端部。

并且,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优选为,在上述机械梁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卷绕上述主绳索的复绕轮。

并且,在上述电梯装置中优选为,上述主绳索的第二绳头板设置于上述机械梁。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在设置于升降路顶部的机械梁上设置有支承梁,并且在该支承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轿厢的卷扬机,并且使该卷扬机的长边方向与卷扬机的转动轴方向平行,由此由于在机械梁与卷扬机之间隔设有支承梁,因此能够降低卷扬机的运转振动向机械梁传递。

并且,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将卷扬机设置于支承梁的一端部,将用于固定电梯绳索的第一绳头板设置于支承梁的另一端部,将用于固定电梯绳索的第二绳头板设置于机械梁,将电梯复绕轮设置在机械梁的下方,由此不仅能够使机械梁的受力均匀而且能够使支承梁的受力也均匀,能够进一步降低卷扬机的运转振动向机械梁传递,能够降低卷扬机的运转振动向电梯轿厢传递,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的运转平稳性以及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卷扬机设置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卷扬机设置的构成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扬机设置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的整体构成以及卷扬机的设置方式。

首先,基于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1为,具备配置于升降路3内的轿厢4以及对重5,该轿厢4与对重5经由主绳索9连接。在升降路3的上方设置有机械室6,在该机械室6中设置有用于驱动主绳索9的卷扬机2、以及控制装置8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卷扬机2经由机械梁11设置在机械室6中,但是在无机房电梯中,也可以将机械梁11设置在升降路3的顶部。并且,在卷扬机2的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绳轮7,在该驱动绳轮7上卷绕有主绳索9。当对卷扬机2进行驱动而使其转动时,驱动绳轮7也同步地转动,由此对主绳索9进行驱动,使轿厢4以及对重5沿着升降路3相对地进行上下运动。由此,在控制装置8的控制下使轿厢4向规定的楼层行驶并停靠规定的时间。

接着,根据图2以及图3对以往的电梯装置中的卷扬机的设置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以往的卷扬机设置的构成图。图3是表示以往的卷扬机设置的构成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在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将多根机械梁12设置在电梯升降路顶部的设置台上,然后将卷扬机2经过框架14设置到机械梁12上。另外,为了降低在卷扬机2进行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将卷扬机2设置到机械梁12的大致中央部,并且使卷扬机2的转动轴与机械梁12的长边方向平行。

但是,根据升降路3的构造以及卷扬机2的构造等的不同,有时不能够将卷扬机2设置到机械梁12的大致中央部位,并且不能够使卷扬机2的转动轴与机械梁12的长边方向平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需要如图3所示那样,使卷扬机2的转动轴与机械梁12的长边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正交的情况为例),有时还需要将卷扬机2经由框架14设置在机械梁12的长边方向一端部。此时,为了使机械梁12的受力更均匀,一般将用于卷绕电梯绳索的复绕轮10设置在与设置有卷扬机2的一端部相反侧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卷扬机2运转时,有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

在此,为了使电梯装置的机械梁的受力更均匀,使卷扬机运转时的振动进一步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卷扬机以及机械梁的设置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下,参照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卷扬机设置的构成图。

如图4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为了设置卷扬机2以及控制装置8等,而设置有多根机械梁11a、11b、11c,与上述以往的电梯装置的情况相同,这些机械梁11a、11b、11c被设置在无机房电梯的升降路3的顶部。另外,如图4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设置有三根机械梁11a、11b、11c的例子,但是根据机械梁的规格、升降路内的设置条件等的不同,也可以设置其他任意数量的机械梁。

并且,与上述以往的电梯装置的情况相同,在这些机械梁11a、11b、11c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卷绕主绳索9的复绕轮1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在机械梁11a、11b之间的长边方向一端部设置有复绕轮10。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该复绕轮10上卷绕有主绳索9,并且在该主绳索9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轿厢4以及对重5,因此,该复绕轮10对机械梁11a、11b施加朝向下方的拉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在机械梁11b与11c之间的长边方向一端部设置有绳头板13a,该绳头板13a与复绕轮10被设置在机械梁11a、11b、11c的长边方向的相同端部侧。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该绳头板13a上固定有主绳索的端部,而该主绳索9与对重5连接,因此,该绳头板13a对机械梁11b、11c施加朝向下方的拉力。

另外,在这些机械梁11a、11b、11c上,在其大致中央位置上固定设置有支承梁12a、12b。这些支承梁12a、12b被设置为其长边方向与机械梁11a、11b、11c的长边方向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另外,如图4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设置有两根支承梁12a、12b的例子,但是根据支承梁的规格、卷扬机的设置条件等的不同,也可以设置其他任意数量的支承梁。

并且,如图4所示那样,在该支承梁12a、12b的长边方向一端部,经由框架14以跨在支承梁12a、12b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卷扬机2。该卷扬机2的转动轴方向与支承梁12a、12b的长边方向平行,即该卷扬机2的转动轴方向也与机械梁11a、11b、11c的长边方向正交。此时,卷扬机2和支承梁12a、12b的重量对机械梁11a、11b、11c施加向下的力。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卷扬机2的转动轴的一端朝向机械梁11a的外侧伸出。当在图4中进行观察时,卷扬机2的转动轴的一端朝向纸面里侧伸出。在该伸出的转动轴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卷绕并驱动主绳索9的驱动绳轮7,由此通过卷扬机2经由驱动绳轮7以及主绳索9对电梯轿厢4以及对重5进行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梁12a、12b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绳头板13b。在该绳头板13b上固定有主绳索9的端部,该主绳索9与轿厢4连接,因此,该绳头板13b对支承梁12a、12b施加朝向下方的拉力。

如上所述,在支承梁12a、12b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卷扬机2,在支承梁12a、12b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绳头板13b。由此,卷扬机2的重量以及主绳索9经由驱动绳轮7对卷扬机2施加的向下的力,与电梯轿厢b经由绳索对绳头板13b施加的向下的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地施加于支承梁12a、12b的两个端部。由此,支承梁12a、12b沿着长边方向受到的向下的力变得大致均匀,因此支承梁12a、12b的变得稳定,难以产生位置偏移,因此难以产生振动。

另外,如上所述,在机械梁11a、11b、11c上,在大致中央部经由支承梁12a、12b设置有卷扬机2以及绳头板13b,并且在长边方向一端部设置有绳头板13a以及复绕轮10。因此,卷扬机2以及绳头板13b的重量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向下拉力的合力,与绳头板13a以及复绕轮10所受到的向下拉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地施加于机械梁11a、11b、11c。由此,机械梁11a、11b、11c沿着长边方向受到的向下的力变得大致均匀,因此机械梁11a、11b、11c变得稳定,难以产生位置偏移,因此难以产生振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振动的传递,在框架14与支承梁12a、12b之间还可以设置缓冲垫(未图示)等,并且,也可以进一步在支承梁12a、12b与机械梁11a、11b、11c之间、以及机械梁11a、11b、11c与升降路3顶部的设置台之间设置缓冲垫(未图示)等。由此,卷扬机2运转时的振动会被这些缓冲垫吸收一部分。

并且,如以上所述那样,机械梁11a、11b、11c以及支承梁12a、12b被稳定地固定,因此不但机械梁11a、11b、11c以及支承梁12a、12b本身难以产生位置偏移而难以产生振动,而且卷扬机2运转时的振动难以向支承梁12a、12b以及机械梁11a、11b、11c传递。

另外,由于机械梁11a、11b、11c沿着长边方向的受力变得均匀、并且支承梁12a、12b沿着长边方向的受力也变得均匀,因此用于将卷扬机2设置于升降路3的顶部的构造整体的受力变得均匀,难以由于受力的不均匀而产生振动。因此,振动经由主绳索9被传递到轿厢4的情况减少,有利于减少电梯轿厢的振动,有利于提高电梯运转时的平稳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另外,在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被直接设置在机械梁上,由此在设置卷扬机时能够沿着机械梁的长边方向对其设置位置进行调整。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经由支承梁设置在机械梁上,因此在设置卷扬机时,不仅能够沿着支承梁的长边方向来调整卷扬机的位置、而且能够沿着机械梁的长边方向来调整支承梁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平面内调整卷扬机的位置,能够将卷扬机设置到更加适合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概略地说明了卷扬机的设置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概略说明,能够对卷扬机的设置方式进行适当变更。具体地说,关于卷扬机2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不位于支承梁的端部,而位于支承梁的大致中央部。在该情况下,绳头板13b不位于支承梁的另一端部,而位于机械梁的端部、即与设置有绳头板13a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由此,也能够使卷扬机2整体的受力变得均匀,难以由于受力的不均匀而产生振动。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使卷扬机的用于设置驱动绳轮的端部朝向机械梁的外部伸出,但是也可以使卷扬机的用于设置驱动绳轮的端部朝向相反侧伸出,即,也可以使驱动绳轮位于机械梁11a与11b之间的上方,由此主绳索9从机械梁11a与11b之间通过而卷绕到该驱动绳轮上。由此,能够使卷扬机2整体的受力变得更均匀,由此难以由于受力的不均匀而产生振动。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示,并不意欲限定权利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能够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