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卷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469发布日期:2018-10-31 00:04阅读:17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卷管器,尤其是一种超高压卷管器。



背景技术:

高压液压设备普遍用于工业中,通过油管连接液压执行机构完成各项任务,当油管较长时,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需要使用卷管器将油管收集在一起。卷管器的具体作用为:在使用前油管被集中放置在卷管器中;在使用时油管长度能够跟随液压执行机构的移动而变化;使用后又能靠机械装置自动收回管路。

现有市场上通用的高压卷管器通过旋转密封接头实现了卷盘在旋转过程中与静基座之间的油路通路。空心轴连接油泵,壳体连接油管出口,两者通过密封圈形成动态密封而不影响油路通路,这种密封形式的密封压力正比于组合密封圈在空心轴内壁上的挤压应力。通过该方式实现的卷管器由于旋转接头的密封件长期处于高压、旋转环境,存在磨损、老化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另外,加工和安装精度都会对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承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且操作方便的超高压卷管器,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压卷管器,包括支座,在所述的支座上设有主轴,在所述的主轴上套设有主动轴套和至少两组从动轮组件,在所述的主动轴套上安装固定有主动盘,所述的从动轮组件包括从动轴套、过渡盘和收卷盘,所述的从动轴套套设在主轴上,所述的过渡盘和收卷盘固定安装在从动轴套上且之间留有供软管通过的间隙,在所述的过渡盘上设有靠近过渡盘外圈的过渡孔,在所述的收卷盘上设有靠近收卷盘内圈的收卷孔,在靠近所述的收卷孔和过渡孔位置均设有固定软管的夹片,在所述的主动盘上设有供软管缠绕的绕管架,在所述主轴末端固定有支撑盘,在所述的支撑盘上设有置于从动轮组件外圈防止缠绕在从动轮组件内的软管脱离从动轮组件的限位件,在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固定软管的夹子。

与主动盘相邻的从动轮组件固定连接在主动盘上。

在所述的主动轴套上安装有复位装置,所述的复位装置与主动盘固定连接。

在所述的主动盘上安装有棘轮,在所述的支座上设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

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卷簧。

所述的限位件为圆形阵列在支撑盘外圈的一组档杆,所述的档杆包括销钉和套设在销钉上的滚套。

在所述的支座上设有供软管穿过起导向作用且固定软管接头的导向器。

在所述的收卷盘靠近中心的位置设有供软管缠绕的收卷架。

上面结构的超高压卷管器:采用从动轮组件配合主动轮对软管实现收放,从动轮预留释放空间使主动轮上软管能够完全释放,该结构不需要采用旋转结构实现连接,其承压能力根据软管的承压能力而定,且在释放和缠绕软管过程中对软管以及连接部件没有损耗,故使用寿命长,取消了旋转接头的结构,控制了制造成本,且该收卷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从动轮组件,能够调整软管收放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动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动轮组件软管绕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卷管器,包括有支座1,在支座1上设有主轴2,在主轴2上套设有主动轴套3,在主动轴套3上固定安装有主动盘5,主动盘5上设有绕管架5-1供软管缠绕,绕管架5-1靠近主动盘5外圈,在主轴2上还套设有至少两个从动轮组件4,从动轮组件4依次设置在主动盘5一侧,如图4所示从动轮组件包括从动轴套4-1、过渡盘4-2和收卷盘4-3,过渡盘4-2和收卷盘4-3均固定在从动轴套4-1上,在过渡盘4-2上开设有过渡孔4-21,过渡孔靠近过渡盘4-2外圈,收卷孔4-31靠近收卷盘4-3内圈,如图5所示软管缠绕在收卷盘4-3上,软管通过收卷孔4-31穿出后穿入过渡孔4-21,故收卷盘4-3和过渡盘4-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供软管通过,在过渡孔4-21和收卷孔4-31位置均设有夹片6,夹片6用于固定穿过过渡孔4-21和收卷孔4-31的软管使软管固定在该处防止窜动,在主轴2末端固定支撑盘7,支撑盘7外圈设置有限位件8,限位件8阻挡在从动轮组件4外圈防止缠绕在从动轮组件4内的软管脱离从动轮组件4,而且由于置于中间的收卷盘4-3和相邻的过渡盘4-2配合形成的空间用于软管缠绕,故在主轴最边缘设置支撑盘7与最外侧的收卷盘4-3配合形成供软管缠绕的空间,在支座1上还设有夹子9,将绕设好的软管末端固定住才能使软管在从动轮组件4内实现缠紧或松弛。在支座1上还设有导向器13,导向器13供软管通过且在软管上接有接头时可以用于固定接头。在收卷盘4-3靠中心的位置设置收卷架14供软管缠绕,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为一组固定收卷盘4-3的螺栓来构成,也可以采用固定在收卷盘4-3中心的圆盘作为收卷架14。

以上为基本结构,下面给出几组实施例:

实施例1:

采用上面给出的结构,与主动盘5相邻的从动轮组件4保持自由状态,即通过软管的拉动带动从动轮组件4转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于将与主动盘5相邻的从动轮组件4与主动盘5连接在一起,主动盘5转动带动从动轮组件4转动,这样避免了软管拉动从动轮组件4转动损伤软管。

实施例3: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均采用手动实现软管回收,即从主动盘5拉出后手动转动主动盘5将软管缠绕到绕管架5-1上,而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在主动轴套3上设置复位装置10,通过复位装置10实现主动盘5自动旋转复位使软管缠绕回绕管架5-1。

实施例3中所涉及的复位装置10包括弹簧、橡皮筋等具有蓄力功能的部件,或者复位装置10采用电机驱动使主动盘5旋转回收软管。

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中复位装置10采用卷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尤其是采用了弹性蓄力功能的复位装置10基础上,在主动盘5上设置有棘轮11,在支座1上设置有棘爪12,当拉出软管后棘轮11和棘爪12配合卡住主动盘5防止在复位装置10作用下回弹,需要将软管缠绕回主动盘5上的绕管架5-1时只需再次拉动软管使棘爪12松动,在复位装置10驱动下带动主动盘5旋转复位将软管缠绕回绕管架5-1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限位件8采用一组档杆均布在支撑盘7外圈,该档杆由销钉8-1和套设在销钉上的滚套8-2组成,除了采用档杆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挡板,将挡板绕支撑盘7一圈设置挡在从动轮组件4外圈,在软管进入从动轮组件4处的挡板开设开口供软管穿过。其中绕管架5-1也是由若干螺钉均布在主动盘5上,在螺钉上套设管套,围成的绕管架5-1距主动盘5有一定距离,使主动盘5边缘对软管形成阻挡将软管限位在绕管架5-1上,在实施例2中即可以将形成绕管架5-1的螺钉与过渡盘4-2连接使与主动盘5相邻的从动轮组件4与主动盘5达到同步运动,绕管架5-1除了采用螺钉均布这种形式构成,还可以将主动盘边缘做成凹槽状绕管架5-1供软管缠绕等能实现软管缠绕的结构。图中给出的导向器13包括固定在支座1上固定架13-1和铰接在固定架13-1上能活动的导向头13-2,导向头13-2能够根据软管抽拉的方向转动,方便软管抽出。

该卷管器的工作状态和原理:

如图2所示自然状态下软管未拉出时,从夹子9穿入的软管首先缠绕在最外侧的收卷盘4-3和支撑盘7之间,如图5所示从内圈将软管穿过收卷孔4-31后再从过渡盘4-2上的过渡孔4-21穿出进入下一个收卷盘4-3,使软管缠绕在收卷盘4-3和过渡盘4-2之间的空间内,依照上面的设置将软管依次绕设从动轮组件4上的,与主动盘5相邻的过渡盘4-2穿出的软管缠绕在主动盘5的绕管架5-1上,软管在收卷孔4-31和过渡孔4-21均采用夹片将其固定。初始状态软管紧绕在绕管架5-1上,从动轮组件4内的软管则靠近外圈保持松弛绕设,拉动软管后主动盘5转动软管被拉出,此时从动轮组件4也开始转动使从动轮组件4内的软管缠绕收紧直到不能继续收紧,设置的从动轮组件4数量越多则主动盘5上的软管拉出的越多,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从动轮组件4的数量以达到软管拉伸长度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