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超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1245发布日期:2018-10-02 20:19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超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电梯成为人性化、安全、低能耗的智能化生态产品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而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进一步给电梯的节能带来了新的要求。

传统电梯超载检测主要是称重式检测,即通过压力传感器传过来的载重信号进行判断,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当物体已经占满厢体,但重量未到限额时,并不会判定电梯处于超载状态,这样将会造成电梯候梯时间以及电梯电机起停次数的增加。实际表明电机的起停所消耗的能耗占电梯整体能耗的30%-50%,因此科学的减少电机起停次数对于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科学的减少起停次数能够提高乘客的舒适感,大大增强电梯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超载检测装置,以实现当电梯称重超载损坏或失效时,提出另一种检测电梯是否超载并报警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超载检测装置,包含电梯箱体,还包含多组的红外光源发生器、多组的红外光源接收器和控制电路;

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电梯箱体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红外光源接收器设置在与红外光源发生器对侧的电梯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与红外光源接收器一一对应;

每一组所述的红外光源发生器与红外光源接收器对应一个红外开关,所述红外开关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的主回路中,当一组红外光源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对应的红外光源发生器所发出的红外光时,对应的红外开关闭合,当所有的红外开关均闭合,所述控制电路发出报警。

进一步,所述红外光源发生器和红外光源接收器均为4组,每组红外光源发生器包含4个红外光源,每组红外光源接收器包含4个接收器。

进一步,控制电路包含电源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逻辑处理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含光敏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至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VCC;

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VCC,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VCC,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正负极依次串联,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电阻R6连接至三极管VT3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容C2连接至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

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7和电容C3并联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连接至VCC,所述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所述报警电路包含声放芯片TQ9561,报警器W1,三极管VT4,三极管VT5,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4和二极管D5,所述声放芯片TQ9561的C脚经所述电容C4接地,所述声放芯片TQ9561的B脚接地,所述声放芯片TQ9561的A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VT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通过所述报警器W1连接至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5的发射极连接至VCC;

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负极通过所述电阻R11连接至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所述声放芯片TQ9561的C脚;

所述声放芯片TQ9561的Q和之间连接有所述电阻R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电梯称重超载压力传感器损坏时,需要另一种超载保护进行检测是否超载。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超载检测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运用在电梯超载检测上,同时还可以扩展在大型升降机的超载检测上。本实用新型使乘客电梯起停更加准确合理,同时能够大幅减小电梯运行能耗,大大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梯超载检测装置,包含电梯箱体2,还包含多组的红外光源发生器1、多组的红外光源接收器3和控制电路。

红外光源发生器1设置在电梯箱体2的一侧的内壁上,红外光源接收器3设置在与红外光源发生器对侧的电梯箱体2的内壁上,红外光源发生器1与红外光源接收器3一一对应。

每一组红外光源发生器1与红外光源接收器3对应一个红外开关4,红外开关4设置在控制电路的主回路中,当一组红外光源接收器3不能接收到对应的红外光源发生器1所发出的红外光时,对应的红外开关4闭合,当所有的红外开关4均闭合,控制电路发出报警。

本实施例中,红外光源发生器1和红外光源接收器3均为4组,每组红外光源发生器1包含4个红外光源,每组红外光源接收器3包含4个接收器。

控制电路包含电源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逻辑处理电路和报警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包含光敏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光敏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至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VT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VCC;

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VT2的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VCC,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连接至VCC,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正负极依次串联,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电阻R6连接至三极管VT3的基极,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电容C2连接至三极管VT2的集电极;

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7和电容C3并联接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连接至VCC,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

报警电路包含声放芯片TQ9561,报警器W1,三极管VT4,三极管VT5,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4和二极管D5,声放芯片TQ9561的C脚经电容C4接地,声放芯片TQ9561的B脚接地,声放芯片TQ9561的A脚连接至三极管VT4的基极,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通过报警器W1连接至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三极管VT5的发射极连接至VCC。

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负极通过电阻R11连接至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二极管的负极还连接至声放芯片TQ9561的C脚,声放芯片TQ9561的Q和之间连接有电阻R12。

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红外线接收电路、逻辑处理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红外线发射电路由一个多谐振荡器控制,经过驱动放大后驱动红外线发射管向外界发射信号。当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没有物体时,发射的红外信号被D1接收,经VT1、VT2两级放大后,从VT2集电极经C4耦合送入倍压整流电路,形成一个直流控制电压,使得VT3饱和导通,IC1的8、9脚输入低电平,经“非”逻辑处理后,10脚输出高电平,IC1的3脚输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一路经R1将IC1的13脚电平拉高,从而保特3脚的高电平输出.另一路使VT5保特截止,蜂鸣器W1不工作。

当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有物体时,发射的红外线信号就被挡住,D1收到不到信号,此时倍压整流电路输出的信号电压很低,VT3截止,整个电路状态发生变化,IC1的12脚变为低电平,此时3脚输出低电平。这个低电平信号经R15使IC1的13脚变为低电平。这时就算12脚电平变为高电平,但与非门的关系中只要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平,输出便为高电平,因此输出状态被锁定,将维持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使VT5饱和导通,蜂鸣器W1得电工作,发出报警声。若要解除报警,必须是正常接收到红外信号。

本实用新型使乘客电梯起停更加准确合理,同时能够大幅减小电梯运行能耗,大大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