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分包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4214发布日期:2018-12-25 20:1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整分包输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分包输送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挡板固定在链条上的方式,调整麻烦,而且链条输送精度与稳定度和使用同步带输送相比较相差太大,控制精度差,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精度高的可调整分包输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整分包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传送带,环形传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板,隔板竖立在环形传送带上,隔板的高度小于待输送的产品的高度。

隔板与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

传送带上覆盖有多个尺寸相同的固定块,隔板下端设置在固定块上,相邻两个隔板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固定块。

每个固定块的宽度是待输送的不同产品的厚度的公约数,固定块的个数等于待输送的不同厚度的包装袋的厚度的公倍数。

隔板下端设置至少一个凸起,固定块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凸起形状配合,隔板和固定块通过凸起和凹槽装配在一起。

隔板下端还设置有弹性卡爪,固定块对应位置上设置卡接槽,弹性卡爪可装配在卡接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采用同步带输送方式,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同时采用新型隔板固定方式,调整起来简单方便快捷,输送控制更加精准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包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包装机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翻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圆圈N中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翻器的部分结构立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翻器的部分结构立体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包输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包输送器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包输送器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方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包装机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矩形框M中的结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袋推杆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袋推杆的侧视图。

图中,1、分包输送装置,11、环形传送带,12、隔板,13、凸起,14、弹性卡爪,15、固定块,16、凹槽,17、卡接槽;

2、侧方推杆,21、推板,22、第二环形同步带,23、第二滑轨;

3、中央输送带,

4、外包装袋输送带,41、外包装袋输送器,42、吸袋抓手,43、第三滑轨;

5、封口装置,

6、支架,

7、装袋推杆,71、第一环形同步带,72、第一滑轨,73、连接板,74、连接杆,75、推手,76、通风管,77、吸风管;

8、侧翻输送装置,81、第一输送台,811、第一挡板,812、中隔板,82、侧翻器,820、主动辊,821、第一被动辊,822、第二被动辊,823、第一输送带,824、第二输送带,825、第一曲柄连杆机构,826、第二曲柄连接机构,827、第一电机,828、第二电机,8291、前传动滚筒,8292、后传动滚筒,83、第二输送台,831、第二挡板,84、加速调包器,841、左传送带,842、右传送带,843、滑块,844、丝杠,845、左顶板,846、右顶板,847、弹簧;

91、下吸袋器,92、上吸袋器;

a、产品,b、外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整包输送装置应用在多功能组合包装机上。

如图1-14所示,一种多功能组合包装机,包括可调整分包输送装置1、侧方推杆2、中央输送带3、外包装袋输送带4和封口装置5,侧方推杆2和中央输送带3分别位于分包输送装置1两侧,中央输送带3与分包输送装置1相邻且平行设置,侧方推杆2垂直分包输送装置1设置,外包装袋输送带4垂直设置在中央输送带3前端,封口装置5设置在外包装袋输送带4一侧且与中央输送带3相对;

分包输送装置1用于将多个待包装的产品a一个一个地隔开,侧方推杆2用于将产品从分包输送装置1推送至中央输送带3上,外包装袋输送带4用于将外包装袋输送至中央输送带3前端,封口装置5用于将外包装袋进行封口。

组合包装机还包括侧翻输送装置8,侧翻输送装置8设置在分包输送装置1后端;

侧翻输送装置8包括第一输送台81,第一输送台81后端设置侧翻器82,侧翻器82包括主动辊820、第一被动辊821和第二被动辊822,第一被动辊821和第二被动辊822均与主动辊820平行;

主动辊820两端固定在第一输送台81上并与第一输送台81输送方向垂直,第一被动辊821和第二被动辊822分别通过第一曲柄连杆机构825和第二曲柄连接机构826与第一电机827和第二电机828连接,第一电机827和第二电机828可分别通过第一曲柄连杆机构825和第二曲柄连杆机构826分别驱动第一被动辊821和第二被动辊822抬起和落下;主动辊820和第一被动辊821通过第一输送带823连接,主动辊820和第二被动辊822通过第二输送带824连接;

侧翻器82还包括与主动辊820平行设置的前传动滚筒8291和后传动滚筒8292,前传动滚筒8291和后传动滚筒8292分别位于第一输送带823和第二输送带824前后两端。

第一输送台81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挡板811,两侧的第一挡板811的间距大于侧翻器82的宽度;两侧的第一挡板811之间设置有中隔板812,中隔板812一端位于第一被动辊821和第二被动辊822之间,中隔板812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台81前端且接触第一挡板811内侧。当产品需要左翻时,中隔板812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台81前端且接触右侧的第一挡板811的内侧,产品可经过左侧的第一挡板811和中隔板812之间形成的通道进入加速调包器84。当产品需要右翻时,中隔板812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台81前端且接触左侧的第一挡板811的内侧,产品可经过右侧的第一挡板811和中隔板812之间形成的通道进入加速调包器84。

第一输送台81后端设置第二输送台83,第二输送台83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挡板831,两侧的第二挡板831的间距与侧翻器82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侧翻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时,第一输送带823和第二输送带824平放,产品进入第二输送台83后经过前传动滚筒8291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带823和第二输送带824上。当需要左翻产品时,第二电机828通过第二曲柄连杆机构826抬起第二被动辊822,产品右侧被抬起,从而实现产品左翻并侧立在第二输送台83上。当需要右翻产品时,第一电机827通过第一曲柄连杆机构825抬起第一被动辊821,产品左侧被抬起,从而实现产品右翻并侧立在第一输送台81上。产品左翻或右翻,可满足多样化的包装需求。然后在中隔板812和两侧挡板的限制下继续向前输送,然后经过加速调包器84输送出去。

第一输送台81前端设置加速调包器84,加速调包器84包括竖直且正对设置的左传送带841和右传送带842,左传送带841和右传送带842间隔预设距离且形成开口为喇叭状的通道,喇叭状开口朝向第一输送台81。

左传送带841和右传送带842分别绕在竖直设置的左辊子和右辊子上,左辊子和右辊子下端分别设置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上,右底板底部设置在滑块843上,滑块843与丝杠844连接;左辊子和右辊子上端分别设置在左顶板845和右顶板846上,左顶板845和右顶板846之间设置弹簧847。

旋转丝杠844可以调整右传送带842和左传送带84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通道的宽度,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产品。初始状态时,通道的宽度调整为略小于产品的厚度,当产品通过时,由于右底板底部设置在滑块843上,通道的宽度会自适应的增大,同时在弹簧847的作用下能够对通道中的产品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使输送更加稳定。

可调整分包输送器包括环形传送带11,环形传送带1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板12,隔板12竖立在环形传送带11上,隔板12与环形传送带11的输送方向垂直;隔板12的高度小于待输送的产品的高度。传送带上覆盖有多个尺寸相同的固定块15,隔板12下端设置在固定块15上,相邻两个隔板12之间间隔至少一个固定块15;每个固定块15的宽度没有特别要求,只要不是很大就行,隔板之间的间距略大于产品厚度,并不是完全相等。例如:待输送的不同产品的厚度的公约数,固定块15的个数等于待输送的不同产品的厚度的公倍数。固定块15的宽度是指固定块15沿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尺寸。这样可以保证分包输送器适用多种厚度的产品。

例如,如果需要输送两种厚度的产品,厚度分别是2cm和3cm,那么固定块15的宽度可设置为1cm,固定块15的个数需要预先设置为6个,或者设置为6的倍数。当输送厚度是2cm的包装袋时,隔板12每间隔2个固定块15设置一个,并可保证环形输送带上所有隔板12之间都是间隔2个固定块15。当输送厚度是3cm的包装袋时,隔板12每间隔3个固定块15设置一个,并可保证环形输送带上所有隔板12之间都是间隔3个固定块15。

隔板12下端设置至少一个凸起13,固定块15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凹槽16,凹槽16与凸起13形状配合,隔板12和固定块15通过凸起13和凹槽16装配在一起,方便拆卸;隔板12下端还设置有弹性卡爪14,固定块15对应位置上设置卡接槽17,弹性卡爪14可装配在卡接槽17内。弹性卡爪14结构可在保证隔板12与隔板12固定块15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当输送不同厚度的产品时,可直接拔掉隔板12,然后根据产品的厚度调整隔板12之间的距离,因隔板12固定块15尺寸完全相同,隔板12固定块15之间紧密排列,所以只需要让相邻两个隔板12之间的固定块15数量保持一致,即可保证每对相邻隔板12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加速调包器84和分包输送器配合工作,原理如下:

分包输送器的运行速度与加速调包器84的运行速度配合,并且加速调包器84的运行速度大于侧翻输送装置8上第一输送台81的运行速度。加速调包器84的作用是将侧翻输送装置8输送过来的产品加速,使得加速调包器84每输出一个产品,分包输送器刚好运行至任意两个隔板12与加速调包器84的通道对齐,因此每个产品都可以刚好进入两个隔板12之间。

由于侧翻输送装置8上相邻两个产品的距离不完全相等,如果没有加速调包器84,很难保证每一个产品从第一输送台81输出后都刚好进入分包输送器上的两个隔板12之间。也即,假设调整第一输送台81的运行速度与分包输送器的运行速度配合,可以使第一输送台81输出的前两个产品刚好都能进入分包输送器上任意两个隔板12之间,但是假设第三个产品与第二个产品之间的间距与前两个产品之间的间距不相等,那么第三个产品经第一输送台81输出后很可能就会碰到分包输送器的某一个隔板12上,而无法进入某两个隔板12之间。

侧方推杆2前端可拆卸地设置推板21,推板21的位置高于隔板12的顶端。侧方推杆2侧面设置在第二环形同步带22上,第二环形同步带22下方设置有与第二环形同步带22平行的第二滑轨23,侧方推杆2后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23上。推板21的大小形状可以改变,针对不同的产品可以一次推出2件、3件或者更多件,从而根据需求可以一次性将2件、3件或者更多件的产品装袋。

外包装袋输送带4后端设置外包装袋输送器41,外包装袋输送带4和外包装袋输送器41之间设置吸袋抓手42,吸袋抓手42下端设置吸风装置,吸风装置与风机连接;吸袋抓手42为现有技术常规结构。吸袋抓手42上端设置在第三滑轨43上,第三滑轨43横跨外包装袋输送带4和外包装袋输送器41。

组合包装机还包括支架6和装袋推杆7,支架6上设置第一环形同步带71,第一环形同步带71下方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同步带71平行的第一滑轨72,第一滑轨72设置在中央输送带3上方,并一直延伸至封口装置5上方;连接杆74上端设置连接板73,连接板73上端设置在第一环形同步带71侧面,下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72上;

装袋推杆7包括中空的连接杆74,连接杆74末端可拆卸地设置推手75,推手75为中空箱体状结构;

外包装袋输送带4上方设置吸风管77,吸风管77与风机连接;装袋推杆7连接杆74上端连接通风管76,运行至外包装袋输送带4上方时,连接杆74的上端的通风管76与吸风管77的吸风口对齐。

装袋推杆7可设置多个,以保证装袋操作能够连续进行,以提高生产效率。

中央输送带3和外包装袋输送带4之间设置下吸袋器91,下吸袋器91正上方设置上吸袋器92,上吸袋器92和下吸袋器91均与风机连接。上吸袋器92和下吸袋器9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多次提到的“前端”指的是对应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下游,“后端”指的是对应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上游。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包装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产品装包并封口,产品进入第二输送台83后被输送至侧翻输送装置8,侧翻器82根据用户需求将产品左侧翻或者右侧翻,然后在加速调包器84的作用下进入分包输送装置1的隔板12之间,产品在分包输送装置1上排列整齐。

侧方推杆2从产品露出隔板12的部分将产品推入中央输送带3,装袋推杆7立即将产品沿中央输送带3向前推出,中央输送带3上方设有毛刷等缓冲机构防止产品倒斜。

外包装袋输送器41不断输出外包装袋b,包装袋输送至包装袋输送器前端时,吸袋抓手42将一个外包装袋吸起,并沿第三滑轨43上向前移动,然后将外包装袋放置在外包装袋输送带4上。

外包装袋输送带4继续将外包装袋向前输送,输送至与中央输送带3对齐的位置时,外包装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刚好与上吸袋器92和下吸袋器91对齐,上吸袋器92和下吸袋器91吸风,从而使外包装袋的开口处于完全张开状态,外包装袋开口朝向中央输送带3。

装袋推杆7将中央输送带3上的产品从外包装袋开口推进包装袋内,并继续向前推进,带动外包装袋脱离上吸袋器92和下吸袋器91进入封口装置5。

在外包装袋进入封口装置5的同时,装袋推杆7的连接杆74的上端的通风管76正好与吸风管77的吸风口对齐,在封口装置5将外包装端封封住前的瞬间,风机通过装袋推杆7将外包装袋内空气吸出,保证内装产品的质量,且美化外观。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