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9419发布日期:2018-10-02 20:0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箱,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纸箱包装是使用最广泛的包装方式,纸质的包装盒也应用到很多产品的精美包装上。

就扁平产品(如书本等)的包装盒,目前的包装盒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截面呈方环形的盒体10以及与盒体10两端的底部一体成型的端板20,端板20包括一体成型的端板侧板201和端板插接部202,端板侧板201分别与端板插接部202和盒体10一体成型,当包装盒处于包装状态时端板侧板201将盒体10的两端密封,端板插接部202插入盒体10内。此时书本等扁平的产品位于盒体10的内部,实现了包装和保护产品的目的。

盒体10与书本等扁平产品的厚度及宽度尺寸相当,这样产品位于盒体10内时才会较为稳定,其不足之处在于,因产品与盒体10的厚度及宽度尺寸相当,因此在产品装入盒体10内以及拿出盒体10时都较为不便,在装入和取出产品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包装盒,不利于重复利用,尤其在一个包装盒内装两件产品时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解决了产品装入和取出包装盒时容易损坏包装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包装盒,由纸板制成,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两个顶板,底板为矩形,两个侧板和两个顶板分别位于底板的四个侧边,且侧板和顶板与底板一体成型,侧板和顶板与底板的连接处具有折痕; 侧板包括侧板边部和固定部,侧板边部分别与底板和固定部一体成型,固定部远离底板,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侧板边部与底板垂直,固定部向内垂直于侧板边部,固定部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垂直于侧板边部的固定槽; 顶板包括依次一体成型的顶板边部、顶部和插接部,顶板边部远离顶部的一侧与底板一体连接,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底板、顶板边部、顶部和插接部中互相连接的部件之间互相垂直,且插接部插入固定槽内,顶板边部的高度与侧板边部的高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产品分别放置在底板上,之后再将两个侧板翻折,使侧板边部处于竖直状态,固定部处于水平状态;再翻折顶板,使顶板边部处于竖直状态,顶部处于水平状态,同时将插接部插入固定槽内,将产品包装起来;采用这种包装形式,在装入和取出产品时,产品与包装盒之间不会存在配合的关系,因此不易损坏包装盒,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在装入两件产品时,两件产品的取出和放入互不影响。

较佳地,顶板边部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护翼,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护翼垂直于顶板边部且位于两个侧板边部之间并与侧板边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翼的设置能够增大顶板边部与侧板边部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也能加强顶板边部与侧板边部搭接的地方不易产生变形。

较佳地,插接部的两侧边开设有卡接槽,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卡接槽处于水平状态,且卡接槽与固定槽互相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与固定槽的互相插接配合能够增大插接部与固定部的固定形式的稳定程度。

较佳地,纸板包括两层面纸、两层瓦楞纸和一层芯纸,从内到外依次为芯纸、瓦楞纸和面纸。

较佳地,其中一侧的面纸外侧粘合有印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纸的设置能够使得产品的外观多样化。

较佳地,插接部与顶部的连接处具有折痕,在该处折痕的中间部位并且垂直于该处折痕朝向插接部和顶部划出两道互相平行的划痕,所述划痕贯穿顶板的纸板,两道划痕中间的部位为抠拉部,所述抠拉部沿插接部与顶部的折痕反向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手指扣住抠拉部,能够快速地打开顶板,更加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侧板和顶板翻折拼装的结构,在装入和取出产品时,产品与包装盒之间不会存在配合的关系,因此不易损坏包装盒,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在装入两件产品时,两件产品的取出和放入互不影响;

2、通过在顶板上设置抠拉部,便于使用者更加方便地打开顶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纸板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包装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处于半开的三维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纸板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板;21、侧板边部;22、固定部;221、固定槽;3、顶板;31、顶板边部;311、护翼;32、顶部;33、插接部;331、卡接槽;34、抠拉部;6、印纸;7、面纸;8、瓦楞纸;9、芯纸;10、盒体;20、端板;201、端板侧板;202、端板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包装盒,由纸板制成,包括底板1、两个侧板2和顶板3,底板1为矩形,两个侧板2和两个顶板3分别位于底板1的四个侧边上,两个侧板2和两个顶板3对称设置,侧板2和顶板3与底板1一体成型,之后在侧板2以及顶板3上压折痕,将侧板2和顶板3向上翻折,形成闭合的包装盒。采用这种包装形式后,产品的取出和放入时侧板2和顶板3均处于打开状态,产品与包装盒之间不会产生过多的接触与配合,从而在取放产品时不易损坏包装盒。

如图2所示,侧板2和顶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均具有折痕。结合图2和图4所示,侧板2上还具有一道折痕,该折痕与侧板2和底板1之间的折痕平行,且该折痕将侧板2分为侧板边部21和固定部22,侧板边部21分别与底板1和固定部22一体成型,固定部22远离底板1,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侧板边部21与底板1垂直,固定部22向内垂直于侧板边部21,固定部2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垂直于侧板边部21的固定槽221。结合图2和图4所示,顶板3上具有两道折痕,顶板3上的两道折痕与顶板3和底板1之间的折痕平行,顶板3上的两道折痕将顶板3分为顶板边部31、顶部32和插接部33,顶板边部31远离顶部32的一侧与底板1一体连接,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底板1、顶板边部31、顶部32和插接部33中互相连接的部件之间互相垂直,且插接部33插入固定槽221内,顶板边部31的高度与侧板边部21的高度相同。

当需要包装产品时,将两件产品放在底板1上,首先向上翻折侧板2,使侧板边部21垂直于底板1,固定部22平行于底板1;之后再向上翻折顶板3,使顶板边部31垂直于底板1,顶部32平行于底板1,插接部33插入固定槽221内,从而将产品包装起来,包装起来的两个产品之间互不干扰,能够单独取出和放入。

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顶板边部3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护翼311,当包装盒折起成型对产品进行包装时,护翼311垂直于顶板边部31,且位于两个侧板边部21之间并与侧板边部21贴合。护翼311的设置能够增大顶板边部31与侧板边部21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也能加强顶板边部31与侧板边部21搭接的地方不易产生变形。

为了进一步增大插接部33与固定部22的插接稳定程度,如图2和图4所示,可以在插接部33的两侧边开设卡接槽331,当包装盒折起成型时,卡接槽331处于水平状态(即平行于插接部33与顶部32之间的折痕),卡接槽331与固定槽221互相插接配合。利用开设的卡接槽331与固定槽221的插接配合,能够增大插接部33与固定部22的插接稳定程度,避免插接部33脱离固定部22。

由于顶部32和插接部33的表面较为光滑,并且包装盒处于折起成型的状态时包装盒的两侧顶部32互相靠近,使用者很难找到受力的点将顶部32翻起,从而使插接部22脱离固定部3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在插接部33与顶部32连接处折痕的中间部位并且垂直于该处折痕朝向插接部33和顶部32划出两道互相平行的划痕,所述划痕贯穿顶板3的纸板,两道划痕中间的部位为抠拉部34,所述抠拉部34沿插接部33与顶部32的折痕反向弯折即朝向包装盒内侧弯折。这样设置后,顶板3上能够形成适合使用者抠拉的抠拉部34,便于快速方便地将顶部32、插接部33向上拉开,以使得插接部33脱离固定部22,从而打开包装盒。

如图5所示,包装盒采用的纸板包括两层面纸7、两层瓦楞纸8和一层芯纸9,从内到外依次为芯纸9、瓦楞纸8和面纸7。另外,可以在其中一侧的面纸7外侧粘合印纸6,印纸6上具有不同的图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