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0789发布日期:2019-01-22 21:30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中使材料精确定位对准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在使用时都需要对被加工的材料进行移动调节,且被加工的材料移动精度要求非常高。但现有的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要么通过人手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劳动强度较大,被加工的材料移动位置难以精确把握,需要反复操作;要么通过驱动器自动化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但由于现有驱动器运动精度较低,很难精准控制被加工的材料的移动位置,为此在自动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后,还要人工手动完成被加工的材料微调,使被加工的材料移动调节还是较为麻烦,且驱动器的电机容易损坏、不耐用,导致驱动器性能不稳定、不可靠。

此外,伺服对中功能是所有纠偏装置中一项最基本的性能要求,它能在机器穿料和启动之前将纠偏装置预先复位到机器中线状态,保证刚穿料的设备开机顺利和停机后重新启动工作的机器能正常进行纠偏。目前普遍的机电驱动器都不具备这个功能,需要另外配置伺服对中装置才能实现伺服对中功能,安装使用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杆直线运动控制精度高,可满足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对被加工的材料移动的高精度要求,同时具备伺服对中功能,简化了纠偏装置的安装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为纠偏系统的快速安装提供极大便利,且性能稳定、耐用,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的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被加工的材料移动机电驱动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包括有直流无刷伺服电机、推杆组件和传动变速箱,所述直流无刷伺服电机和推杆组件安装在传动变速箱上,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传动变速箱的动力轴驱动连接,所述推杆组件的传动杆伸入传动变速箱内,所述传动变速箱的动力输出带轮套在传动杆上、并与传动杆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与其驱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由连接一体的钢制后推杆和铝制前推杆组成,且铝制前推杆的长度为机电驱动器总推动行程的一半,同时所述推杆组件位于钢制后推杆和铝制前推杆连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伺服对中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是滚珠丝杆组件,所述传动杆是滚珠丝杆,所述滑块是丝杆螺母,所述动力输出带轮与滚珠丝杆表面的螺纹啮合连接,而且所述推杆是与传动杆同轴心的圆柱筒,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位于推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对中传感器为电感式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变速箱是皮带减速箱,包括有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动力轴、动力输出带轮、动力输入轮和一组以上传动连接的减速传动带轮;其中,所述动力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并与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的驱动轴驱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动力输入轮,所述动力输入轮和动力输出带轮均为同步带轮,所述减速传动带轮由两个同轴芯且连接一体的大传动带轮和小传动带轮组成,所述大传动带轮和小传动带轮均为同步带轮,而且动力输入轮通过传动带依次与减速传动带轮和动力输出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传动带轮通过偏心螺丝轴可拆卸地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大大提高推杆直线运动的控制精度,满足了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中材料位置精确对准的要求,自动化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无需反复手工调整,提高被加工的材料调整的便利性,而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性能稳定、耐用,免去日后维护,加上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和普及应用;并且通过采用在钢制的推杆前部设置长度为机电驱动器总推动行程一半的铝制传动轴,以及与纠偏控制器连接的伺服对中传感器实现伺服对中功能,使机电驱动器集纠偏和伺服对中功能于一体,简化了纠偏装置的安装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为纠偏系统的快速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外,传动变速箱的减速传动带轮通过偏心螺丝轴可拆卸地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内。实现对动力输出带轮、动力输入轮和减速传动带轮之间传动带的张力调节,进一步提高驱动器性能的稳定性,而且可根据需要拆下偏心螺丝轴,更换不同直径比的减速传动带轮,实现变速调整,从而控制推杆的直线运动速度,适应不同生产线速度的精准纠偏要求,使用更灵活、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伺服对中功能的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1—驱动轴,2—推杆组,21—传动杆,22—滑块,23—推杆,24—钢制后推杆,25—铝制前推杆,26—伺服对中传感器,27—塑料紧定螺钉,3—传动变速箱,31—动力轴,32—动力输出带轮,33—壳体,34—动力输入轮,35—减速传动带轮,36—大传动带轮,37—小传动带轮,38—偏心螺丝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带伺服对中功能的高精度直线运动机电驱动器,包括有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推杆组件2和传动变速箱3,所述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和推杆组件2安装在传动变速箱3上,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的驱动轴11与传动变速箱3的动力轴31驱动连接,所述推杆组件2的传动杆21伸入传动变速箱3内,所述传动变速箱3的动力输出带轮32套在传动杆21上、并与传动杆2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1上设有与其驱动连接的滑块22,所述滑块22上设有推杆23,所述推杆23由连接一体的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组成,且铝制前推杆25的长度为机电驱动器总推动行程的一半,同时所述推杆组件2位于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连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伺服对中传感器26。其中,所述推杆组件2可以是滚珠丝杆组件,所述传动杆21是滚珠丝杆,所述滑块22是丝杆螺母,所述动力输出带轮32与滚珠丝杆表面的螺纹啮合连接,而且所述推杆23是与传动杆21同轴心的圆柱筒,所述传动杆21的一端位于推杆23内;所述伺服对中传感器26可以为电感式传感器,并由塑料紧定螺钉27进行固定。所述传动变速箱3可以是皮带减速箱,具体结构可以为:包括有壳体33和设于壳体33内的动力轴31、动力输出带轮32、动力输入轮34和一组减速传动带轮35(也可以是一组以上传动连接的减速传动带轮35);所述动力轴31的一端伸出壳体33外、并与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的驱动轴11驱动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动力输入轮34,所述动力输入轮34和动力输出带轮32均为同步带轮,所述减速传动带轮35由两个同轴芯且连接一体的大传动带轮36和小传动带轮37组成,所述大传动带轮36和小传动带轮37均为同步带轮,而且动力输入轮34通过传动带依次与减速传动带轮35和动力输出带轮32传动连接。

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器通过采用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和传动变速箱3(皮带减速箱)共同作用下,大大提高了推杆23直线运动的控制精度,满足了卷材收卷/放卷纠偏系统中材料位置精确对准的要求,自动化完成被加工的材料移动,无需反复手工调整,提高被加工的材料调整的便利性,且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性能稳定、耐用,免去日后维护;同时通过采用由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构成的推杆23以及位于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连接处的伺服对中传感器26,具备了伺服对中功能(即当钢制后推杆24和铝制前推杆25的连接处位于伺服对中传感器26的感应区域时,伺服对中传感器26会触发一个开关信号给卷材纠偏系统中的纠偏控制器,并由纠偏控制器发出信号给本实用新型机电驱动器的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停止工作,从而实现伺服对中功能),使机电驱动器集纠偏和伺服对中功能于一体,简化了纠偏装置的安装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为纠偏系统的快速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该机电驱动器结构简单、巧妙,易于生产,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和普及应用。

另外,所述减速传动带轮35通过偏心螺丝轴38可拆卸地转动地安装在壳体33内。这样,通过转动偏心螺丝轴38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对动力输出带轮32、动力输入轮34和减速传动带轮35之间传动带的张力调节,进一步提高驱动器性能的稳定性,而且可根据需要拆下偏心螺丝轴38,更换不同直径比的减速传动带轮35,实现变速调整,从而控制推杆23的直线运动速度,以适应不同生产线速度的精准纠偏要求,使用更灵活、更方便。

此外,所述推杆23的驱动端还可根据安装需要设置有不同的连接头,如图3实施例二中的杆端关节轴承接头,或者图4实施例三中的杆端U型接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