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杆具有减震功能的岸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808发布日期:2018-12-05 19:4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起吊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拉杆具有减震功能的岸吊。



背景技术:

岸吊是码头上用于对重量较大的货物进行起吊转运,便于将岸上的货物吊至船上或将船上的货物吊至岸上。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岸吊主要包括支架1、横梁2、拉杆4、竖梁3和吊箱架5,支架1固定设置在岸边,横梁2水平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顶端,竖梁3竖直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顶端,拉杆4具有多根,拉杆4一端与竖梁3的顶端相铰接,另一端与横梁2相铰接,用于对横梁2进行吊拉以提高横梁2悬空部位的承重能力。横梁2上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动架6,滑动架6通过滑轮与横梁2滑动连接,吊箱架5位于滑动架6的正下方,滑动架6与吊箱架5之间通过吊绳相连接,滑动架6由电动机驱动沿横梁2水平滑动,带动吊箱架5沿横梁2水平运动。

工作时,横梁2一端悬于船的上方,另一端通过支架1固定在岸上,滑动架6先沿横梁2滑动至船的正上方,吊绳逐渐向下投放,吊箱架5向下运动至船上,将船上的货物(通常为集装箱)与吊箱架5相连接,然后书卷吊绳,货物随吊箱架5向上运动至一定高度后,电动机带动滑动架6沿横梁2朝靠近支架1的方向运动,将货物吊至岸的上方,最后吊绳向下投放,使货物平稳降落在岸上。

横梁2吊起货物之后会受到较大的弯矩作用力,拉杆4可以对横梁2进行吊拉支撑,防止横梁2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或被折断,在工作过程中,横梁2在竖直方向上回发生一定的震动,拉杆4随横梁2一起震动,拉杆4震动越剧烈,对横梁2的吊拉支撑越不稳定,横梁2发生更剧烈的震动,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横梁对货物进行吊运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杆具有减震功能的岸吊,其优点是可以减小拉杆产生的震动从而提高对货物吊运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杆具有减震功能的岸吊,包括横梁、固定支撑在横梁下面的支架、固定连接在支架顶端的竖梁以及拉杆,拉杆两端分别与竖梁的顶端以及横梁相铰接,用于对横梁进行吊拉支撑,拉杆分为多段,相邻两段拉杆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一对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相邻拉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的连接盘,连接盘之间通过弹性组件相弹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横梁工作过程中发生震动时,将震动传递给拉杆,拉杆发生震动,拉杆再将震动传递给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将一部分震动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削弱拉杆的震动,使拉杆的震动减小,提高拉杆对横梁吊拉支撑的稳定性,提高横梁对货物吊运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拉环,拉环固定连接在两所述连接盘相互靠近的一面,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两连接盘上的拉环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将一部分震动能量转化为弹性势能,削弱拉杆的震动,使拉杆的震动减小,提高拉杆对横梁吊拉支撑的稳定性,提高横梁对货物吊运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拉杆的轴向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环上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所述连接盘相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调节螺杆,可改变减震弹簧受拉伸的张紧程度,改变弹性组件的弹性性能,调节减震组件对拉杆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盘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滑动插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拉杆的轴向相平行;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相邻的所述拉杆相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杆震动时,减震弹簧伸缩变形,两连接盘之间的距离不断改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可对连接盘的运动进行导向,使连接盘沿拉杆的轴向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减震弹簧可以稳定地沿拉杆的轴向伸缩运动,提高弹性组件的减震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盘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套和外层防护套,内层防护套的外壁与外层防护套的内壁相密封滑动连接,内层防护套和外层防护套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层防护套和外层防护套可将弹性组件密封在内侧,阻挡雨水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防止雨水沾湿腐蚀减震弹簧,延长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杆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内部,第二连杆靠近第一连杆的一端边缘设有倒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倒角可在第二连杆插入第一连杆的过程中对第二连杆进行导向,便于第二连杆插入第一连杆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段相邻的所述拉杆之间设有垂直铰接结构,垂直铰接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相邻拉杆端面上的第三铰接片和第四铰接块,第四铰接块和第三铰接片上同时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铰接轴水平且垂直于拉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过程中,拉杆可能受到侧向的作用力,相邻拉杆之间可通过第二铰接轴相对转动,避免拉杆沿侧向方向发生弯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接盘可对弹性组件进行固定,弹性组件在拉杆发生震动时可吸收一部分拉杆的动能,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减小拉杆的震动,提高拉杆的稳定性,提高拉杆对横梁的吊拉支撑稳定性,提高横梁对货物进行吊运的平稳性;

2、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滑动插接可对减震弹簧伸缩变形进行导向,使减震弹簧保持沿第一梁杆的轴向伸缩运动,提高减震弹簧的减震效率;

3、内层防护套和外层防护套可将弹性组件密封在内侧,阻挡雨水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防止雨水沾湿腐蚀减震弹簧,延长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体现岸吊的工作原理的结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长度调节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细调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第三铰接块和第二铰接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体现垂直铰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体现第三铰接片和第四铰接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中体现加强筋与拉杆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3中体现加强筋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4中体现长度微调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4中体现主动螺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4中体现连接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4中体现注油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5中体现减震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5中体现弹性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5中体现倒角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横梁;3、竖梁;4、拉杆;41、长度调节组件;411、粗调杆;412、细调杆;413、连接块;144、第一铰接片;415、第一铰接轴;416、第一限位螺母;417、第二铰接块;418、耐磨片;419、第二铰接片;4110、第三铰接块;42、垂直铰接结构;421、第三铰接片;422、第四铰接块;423、第二铰接轴;424、第二限位螺母;43、加强筋;44、长度微调组件;441、连接体;442、主动螺杆;443、防尘防雨套;444、咬合口;445、密封块;446、插接条;447、插接槽;448、密封槽;449、密封圈;4410、注油孔;4111、第一铰接块;45、从动螺孔;46、减震组件;461、第一连杆;462、第二连杆;4621、倒角;463、连接盘;464、弹性组件;4641、减震弹簧;4642、拉环;4643、调节螺杆;465、内层防护套;466、外层防护套;5、吊箱架;6、滑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拉杆具有减震功能的岸吊,如图2所示,包括支架1、横梁2、竖梁3、拉杆4和吊箱架5,支架1固定在岸边上,横梁2水平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顶端,竖梁3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的顶端,支架1用于对横梁2和竖梁3进行支撑,由于横梁2在吊运货物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载荷,拉杆4两端分别与竖梁3的顶端以及横梁2相铰接,用于对横梁2进行吊拉支撑,增大横梁2的承载能力,减小横梁2受弯矩作用后的弯曲变形。拉杆4具有多根,分别对横梁2的不同位置进行吊拉支撑,使横梁2吊运货物过程中更加平稳且保持水平状态。横梁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6,滑动架6由电动机驱动沿横梁2水平滑动,吊箱架5位于滑动架6的正下方,吊箱架5与滑动架6之间通过吊绳相连接。工作时,横梁2一端悬于船的上方,另一端通过支架1固定支撑在岸上,滑动架6先沿横梁2滑动带动吊箱架5运动至船的正上方,然后,吊绳向下投放,吊箱架5降落至船上,将货物与吊箱架5相连接,收卷吊绳,将货物向上提升,滑动架6带动货物朝靠近岸上的方向运动,将货物吊运至岸上。

如图3所示,拉杆4分为两段,两段拉杆4之间设有长度调节组件41,长度调节组件41包括粗调杆411和细调杆412,粗调杆411与细调杆412相铰接,细调杆412与粗调杆411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段拉杆4相互靠近的一端相铰接,当安装拉杆4时出现误差过大而无法使横梁2(见图2)保持水平时,可以替换相应长度的粗调杆411或细调杆412,来改变拉杆4的总长度,最终消除因拉杆4长度的不适当而造成的横梁2倾斜的问题,粗调杆411的长度大于细调杆412的长度,当误差比较大时,可替换粗调杆411,当误差比较小时,可替换细调杆412。

结合图4,细调杆412包括一连接块413和和两对第一铰接片144,连接块413的其中一对侧面上开设有减重凹槽,用于减轻连接块413的重量。两对第一铰接片144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块413的两端,第一铰接片144均相互平行设置,拉杆4靠近细调杆4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4111,第一铰接块4111位于两个第一铰接片144之间,第一铰接片144和第一铰接块4111之间同时贯穿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铰接轴415,细调杆412可通过第一铰接轴415与拉杆4相铰接,第一铰接轴41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416,第一限位螺母416可限制第一铰接轴415沿轴向运动,避免第一铰接轴415与第一铰接片144相互脱离,为简化描述,本实施例中下文的第一铰接轴4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416。

粗调杆411靠近细调杆4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块417,第二铰接块417位于两个第一铰接片144之间,第二铰接块417和第一铰接片144之间同时贯穿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铰接轴415,细调杆412可通过第一铰接轴415与粗调杆411相铰接。

第二铰接块417靠近第一铰接片14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耐磨片418,耐磨片418远离第二铰接块417的一面与第一铰接片144相滑动连接,细调杆412与粗调杆411相对转动时,第一铰接片144与耐磨片418相对摩擦,使用较长时间后,耐磨片418逐渐被磨损,可避免直接磨损第二铰接块417,延长第二铰接块417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粗调杆411靠近拉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铰接片419,拉杆4靠近粗调杆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块4110,第三铰接块4110位于两个第二铰接片419之间,第三铰接块4110和第二铰接片419之间同时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铰接轴415,粗调杆411可通过第一铰接轴415与拉杆4相铰接。结合图3,第一铰接轴415均水平设置,拉杆4承受的载荷发生改变时,拉杆4与细调杆412之间、细调杆412与粗调杆411之间以及粗调杆411与拉杆4之间均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415水平相对转动,转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位于同一平面上,可降低拉杆4与细调杆412相铰接部位、细调杆412与粗调杆411相铰接部位以及粗调杆411与拉杆4相铰接部位的磨损。

工作过程

安装拉杆4的过程中,若拉杆4的长度不够,会导致横梁2远离支架1的一端向上翘起,影响对货物的吊运,可通过替换粗调杆411或细调杆412来改变拉杆4的总长度以使横梁2保持水平状态,不需要对拉杆4整体进行更换,便于安装;当拉杆4的长度误差比较大时,可替换粗调杆411,若拉杆4的长度误差比较小,可替换细调杆412。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粗调杆411分为两段,两粗调杆411之间设有垂直铰接结构42,垂直铰接结构42包括一对第三铰接片421、一个第四铰接块422以及第二铰接轴423,第三交接片以及第四铰接块42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段拉杆4相互靠近的端面上,第四铰接块422位于两第三铰接片421之间,第二铰接轴423同时贯穿第四铰接块422和第三铰接片421,第四铰接块422与第三铰接片421通过第二铰接轴423相铰接。第二铰接轴423与第一铰接轴415相互垂直,当拉杆4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两段粗调杆411之间可通过第二铰接轴423水平相对转动,可以避免拉杆4沿水平方向弯折。结合图7,第二铰接轴4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螺母424,用于限制第二铰接轴423沿轴向运动,避免第二铰接轴423与第三铰接片421相互脱离。

工作过程

横梁2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震动或侧向作用力导致拉杆4两端沿侧向相对偏转,拉杆4可通过第二转轴相对转动,可以减小拉杆4沿侧向的方向弯折,避免拉杆4受到频繁的弯折产生疲劳,提高拉杆4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和图9所示,粗调杆411的端面与第二铰接片419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3,拉杆4的端面与第三铰接块4110之间也固定连接有加强筋43,加强筋43用于提高第二铰接片419与粗调杆411之间以及拉杆4与第三铰接块41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两段拉杆4之间设有长度微调组件44,结合图11,长度微调组件44包括连接体441和分别固定连接体441两段的一对主动螺杆442,两段拉杆4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开设有供主动螺杆442螺纹连接的从动螺孔45,两个主动螺杆442的螺纹旋向相反,朝一个方向转动连接体441时,两主动螺杆442同时旋入从动螺孔45或旋出从动螺孔45,减小或增大两段拉杆4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拉杆4的总长度。

如图11所示,连接体441两端固定连接有防尘防雨套443,防尘防雨套443密封滑动套接在拉杆4的外壁上,用于阻挡雨水或空气中的灰尘流入至转动螺杆上,减缓雨水对主动螺杆442的腐蚀,延长主动螺杆442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2,连接体441上开设有一对咬合口444,咬合口444以经过连接体441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便于扳手咬合在咬合口444上施加扭转力转动连接体441。结合图11,咬合口444内设有密封块445,用于对咬合口444进行填充,减少雨水在咬合口444内的滞留。密封块44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条446,咬合口444与插接条446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插接槽447,插接条446与插接槽447可相互插接以对密封块445插入咬合口444的过程中进行导向,在密封块445插入咬合口444之后,插接条446可限制密封块445沿连接体441的径向朝远离连接体441的方向运动。

如图13所示,防尘防雨套443内壁上开设有密封槽448,密封槽448内设置有密封圈449,密封圈449与拉杆4的外壁相密封滑动连接,用于提高防尘防雨套443的内壁与拉杆4外壁之间的密封性能。咬合口444的侧避上开设有注油孔4410,注油孔4410远离咬合口444的一端与防尘防雨套443内侧的空间相连通,便于将油注入至防尘防雨套443的内侧空间,油可以对主动螺杆442进行轮滑和防锈。注油孔4410远离咬合口444的一端与连接体441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连接体441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便于注入注油孔4410的油沿注油孔4410朝靠近主动螺杆442的一端流动。

工作过程

当拉杆4的长度误差比较小时,可将密封块445从咬合口444上拔出,然后用扳手咬合在咬合口444上,朝一个方向转动连接体441,在两个螺纹旋向相反的主动螺杆442作用下,可驱动拉杆4的端面相互靠近或远离,调节拉杆4的总长度,每旋转一圈,总长度的改变值为主动螺杆442的螺距的两倍,主动螺杆442的螺距比较小,便于对拉杆4的总长度进行微调。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相邻拉杆4的端面之间设有减震组件46,用于吸收拉杆4的震动,提高拉杆4的稳定性。

结合图15,减震组件46包括相互滑动插接的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连杆相互靠近的端面相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63,两连接盘463之间设有弹性组件464,拉杆4受到震动时,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往复波动,带动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沿轴向相对滑动,从而带动弹性组件464伸缩,拉杆4的一部分动能可转化为弹性组件464的弹性势能,达到减震的目的。

如图15所示,弹性组件464包括减震弹簧4641和拉环4642,减震弹簧4641采用带钩的拉簧,减震弹簧4641通过拉钩与拉环4642相钩接,拉环4642与连接盘463相固定连接,减震弹簧4641始终保持受拉伸状态,可对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沿轴向的相对运动进行缓冲。

第一连杆461上的连接盘46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内层防护套465,内层防护套46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连杆46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第二连杆462上的连接盘46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层防护套466,外层防护套466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连杆46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外层防护套466的内壁与内层防护套465的外壁相密封滑动插接,内层防护套465和外层防护套466可阻挡雨水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粘在减震弹簧4641上,使减震弹簧4641保持清洁,延长减震弹簧4641的使用寿命。

如图16所示,减震弹簧464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连杆46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弹性组件464具有多组且绕第一连杆461圆周均匀分布,多组弹性组件464可提高对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沿轴向相对运动的缓冲性能,吸收更多的震动能量。拉环4642远离减震弹簧46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4643,调节螺杆4643与连接盘463相螺纹连接,朝一个方向旋转调节螺杆4643可改变减震弹簧4641受拉伸的程度,对减震组件46的整体减震性能进行微调。第二连杆462靠近第一连杆461的一端边缘开设有倒角4621,便于第二连杆462插入第一连杆461内部。

工作过程

横梁2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拉杆4在震动时会影响对横梁2吊拉支撑的稳定性;拉杆4震动时,相互靠近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往复波动,带动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沿轴向相对滑动,连接盘463带动减震弹簧4641拉伸或收缩,减震弹簧4641可将第一连杆461和第二连杆462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吸收拉杆4的震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