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梯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279发布日期:2019-06-22 00:1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电梯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梯缓冲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缓冲器,采用的是一个油缸、一个柱塞的单级结构,柱塞相对油缸向下运动的压缩行程几乎就是油缸的高度,因此整个缓冲器的高度基本就是油缸与柱塞的高度之和。由于传统的电梯缓冲器的高度过高,致使电梯井道的底坑深度过深,这样会对电梯井道尺寸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增加井道的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缓冲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建筑成本的改进的电梯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电梯缓冲器,其特点是: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液压缸、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内且具有底板的中空柱塞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中空柱塞内且具有底部承压板的空心柱塞,所述液压缸、中空柱塞和空心柱塞的内底部分别设置有竖直过油管,各竖直过油管相互连通,且所述空心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的顶部封闭,其中所述空心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可套接在中空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上,所述中空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可套接在液压缸内的竖直过油管上,所述液压缸和中空柱塞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

其中,所述各竖直过油管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通油孔,且所述液压缸和中空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的顶部分别开设有过油孔。

所述液压缸内的竖直过油管的外壁与中空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的内壁之间以及中空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的外壁与空心柱塞内的竖直过油管的内壁之间分别预留有间隙。

所述各竖直过油管均为圆柱形过油管。

所述液压缸和中空柱塞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所述中空柱塞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上的限位套筒内,所述空心柱塞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中空柱塞上的限位套筒内。

各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

所述液压缸与中空柱塞之间以及中空柱塞与空心柱塞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二级缓冲和竖直过油管结构,在保证达到同样要求的压缩行程的前提下,能够将缓冲器总体的压缩行程分解为各级柱塞的压缩行程,降低了油缸和压缩后的缓冲器的整体高度,从而降低了电梯井道深度,降低井道建筑成本,而且通过二级缓冲,能更好地对电梯下落的动能进行转化,缓冲效果更好。并且,在限位套筒内设置有环形凹槽,较少了柱塞与限位套筒之间直接接触的面积,从而有效降低了两者之间的刚性摩擦,柱塞移动更加顺畅,并延长了缓冲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各竖直过油管之间预留有间隙,通过间隙形成供油气自上而下流转的通道,从而延长了油气的摩擦路径,更有利于实现动能的转化,使缓冲效果更加理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状态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状态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状态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状态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电梯缓冲器,包括安装在底座111上的液压缸112、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112内且具有底板121的中空柱塞122及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中空柱塞122内且具有底部承压板131的空心柱塞132,所述液压缸112、中空柱塞122和空心柱塞132的内底部分别设置有竖直过油管16,各竖直过油管16相互连通,如图所示,所述各竖直过油管16的侧壁上分别开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通油孔161,且所述液压缸112和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的顶部分别开设有过油孔162,所述空心柱塞132内的竖直过油管16的顶部封闭。其中,所述空心柱塞132内的竖直过油管16可套接在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上,所述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可套接在液压缸112内的竖直过油管16上,同时所述液压缸112内的竖直过油管16的外壁与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的内壁之间以及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的外壁与空心柱塞132内的竖直过油管16的内壁之间分别预留有间隙,通过间隙形成供油气自上而下流转的通道,从而延长了油气的摩擦路径,更有利于实现动能的转化,使缓冲效果更加理想。而且,所述液压缸112和中空柱塞122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15。同时,在中空柱塞132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撑板133,且在空心柱塞132的上部开设有通气孔。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竖直过油管16均为圆柱形过油管。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竖直过油管16设置成其它形状,例如锥形过油管等。而且,所述液压缸112上设有液压油加注口14,所述液压油加注口14上设有油塞19。

为了防止中空柱塞132和空心柱塞132脱离连接,所述液压缸112和中空柱塞122上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限位套筒17,所述中空柱塞122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112上的限位套筒17内,所述空心柱塞132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中空柱塞122上的限位套筒17内,而且各限位套筒17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环形凹槽171。此时,空心柱塞132的底板121的外缘设置有凸环,该凸环可抵压在液压缸112上的限位套筒17的底部。同时,空心柱塞132的底部承压板131的外缘同样设置有凸环,该凸环可抵压在中空柱塞132上的限位套筒17的底部。

为了防止液压油泄漏,所述液压缸112与中空柱塞122之间以及中空柱塞122与空心柱塞132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多样,位于液压缸112内的复位弹簧15也可以套接在中空柱塞122上。位于中空柱塞122内的复位弹簧15也可以套接在空心柱塞13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电梯下落时,与空心柱塞132上的支撑板133接触,然后顶压空心柱塞132向下运动,空心柱塞132向下运动的同时作用于中空柱塞122内的复位弹簧15,通过该复位弹簧15的压缩而驱使中空柱塞122向下运动,中空柱塞122向下运动的同时压缩液压缸112内的复位弹簧15,此时空心柱塞132内的竖直过油管16套接在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上,中空柱塞122内的竖直过油管16套接在液压缸112内的竖直过油管16上,而液压缸112内注入的液压油通过竖直过油管16向上流动进入到中空柱塞122和空心柱塞132内,给中空柱塞122和空心柱塞132提供向上的承压力,并且液压油会在电梯下落动能产生的高温作用下雾化,有效地将下落的动能转化消除,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电梯的缓冲。当电梯上升时,空心柱塞132和中空柱塞122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恢复常态,液压油回落至液压缸112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