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包装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747发布日期:2018-12-07 22:2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包装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包装套。



背景技术:

现在大量的纺织品都是用塑料制品进行包装,当塑料材质的包装套拆封之后,基本上会被丢弃掉,而丢弃的塑料包装套易造成白色污染且难以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包装套,纸质的包装套在拆封丢弃之后容易回收利用或者自然分解,且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包装套,包括纸质且呈长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垂直于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央折痕,本体包括分别位于中央折痕两侧的固定部和翻转部;固定部远离中央折痕的一端开有第一卡接口,翻转部远离中央折痕的一侧边可翻折连接有第一卡接件,当第一卡接件卡接进第一卡接口内时,本体形成封闭环状;固定部的与中央折痕相连的侧边向外可翻折连接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侧边可翻折连接有第一连接条;固定部远离中央折痕的一侧边为固定边,固定边上可翻折连接有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上开设有第二卡接槽,第二连接条上裁切有第二卡接块,当第二卡接块卡接进第二卡接槽内时,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成一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先将第一连接条翻折并贴合在第一连接部上,再翻折第一连接部,同时翻折第二连接条,使第二连接条上的第二卡接块能扣进第一连接条上的第二卡接槽内,则此时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成一体,接着把纺织品收卷并固定在连接成一体的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上。最后翻折翻转部,将第一卡接件卡接进第一卡接口内,则本体形成用于包裹纺织品的封闭环状。

通过上述操作,可将纺织品包裹在该包装套内,且该包装套是纸质的,在用户拆封丢弃之后,可被回收利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接件与翻转部之间可翻转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沿本体宽度方向第二连接部的宽度等于翻转部的宽度;第二连接部与翻转部的连接处为第一折痕,第一折痕与中央折痕的间距等于固定边与中央折痕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卡接件可接进第一卡接口内时,第二连接部能增强该包装套对纺织品的包裹性能,降低纺织品掉出的概率;同时为第一卡接件与第一卡接口的连接提供一定缓冲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接口设有两个且成长条状,两个第一卡接口呈喇叭状排布且开口朝远离中央折痕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卡接耳分别嵌入两个第一卡接口内,且第一卡接件朝远离第一卡接口方向受拉时,呈喇叭状排布的两个第一卡接口能为第一卡接件提供向外的支撑力,促使两个卡接耳向外撑开,则卡接耳将不容易从第一卡接口脱出,从而使第一卡接件能更为稳固的连接在第一卡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侧边均成波浪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纺织品沿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长度方向滑动的概率,提高纺织品在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上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的与第一连接部相对的侧边向外可翻折连接有翻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部可翻折并贴合在翻转部外侧,则翻盖部可填补本体两侧的一部分空隙,降低纺织品掉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盖部上可翻折连接有第三卡接块,翻转部上开设有第三卡接口;当翻转部翻折并贴合在固定部上,且翻盖部翻折并贴合在翻转部外侧时,第三卡接块可卡接进第三卡接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置可使翻盖部能更为稳定的固定在翻转部外侧,从而进一步降低纺织品掉出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盖部上开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盖部翻折并贴合在翻转部外侧时,翻转部上的图案可透过通孔向外呈现,从而在节省材料的同时提高宣传图案的层次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盖部与固定部的连接处开有挂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挂孔将包装套挂至某处进行存放,即方便存放和展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将纺织品包裹在该包装套内,且该包装套是纸质的,在用户拆封丢弃之后,可被回收利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2、第二连接部可提高该包装套对纺织品的包裹性能,降低纺织品掉出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拆开状态下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折叠在一起状态下本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卡接件与第一卡接口分开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卡接件与第一卡接口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分开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连接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固定部;111、第一卡接口;112、固定边;12、翻转部;121、第三卡接口;122、第三连接部;13、中央折痕;14、第一折痕;15、第二连接部;2、第一卡接件;21、卡接耳;22、连接块;3、第一连接部;31、第一连接条;32、第二卡接槽;4、第二连接条;41、第二卡接块;5、翻盖部;51、第三卡接块;52、挂孔;5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纺织品包装套,参考图1,包括呈长条状的本体1,本体1呈纸质,本体1上设有垂直于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央折痕13,即本体1可沿中央折痕13对折。本体1包括分别位于中央折痕13两侧的固定部11和翻转部12,固定部11远离中央折痕13的一侧边为固定边112。

参考图1和图3,固定部11远离中央折痕13的一端开有第一卡接口111,第一卡接口111设有两个且成长条状,两个第一卡接口111呈喇叭状排布且开口朝远离中央折痕13的一端设置。翻转部12远离中央折痕13的一侧边可翻折连接有第二连接部15,第二连接部15与翻转部12的连接处为第一折痕14,第二连接部15上可翻折连接有第一卡接件2。第一卡接件2包括两个卡接耳21以及用于连接两个卡接耳21的连接块22。当翻转部12沿中央折痕13翻折并贴合在固定部11上时,固定边112对齐在第一折痕14上,且两个卡接耳21可分别嵌入两个第一卡接口111内,从而使整个本体1环绕成封闭环状结构。

参考图4,当两个卡接耳21分别嵌入两个第一卡接口111内,且第一卡接件2朝远离第一卡接口111方向受拉时,呈喇叭状排布的两个第一卡接口111能为第一卡接件2提供向外的支撑力,促使两个卡接耳21向外撑开,则卡接耳21将不容易从第一卡接口111脱出,从而使第一卡接件2能更为稳固的连接在第一卡接口111上。

参考图1和图5,与中央折痕13相连的固定部11的侧边向外可翻折连接有第一连接部3,第一连接部3的侧边可翻折连接有第一连接条31,第一连接条31的两侧边呈波浪齿状。固定边112上可翻折连接有第二连接条4,第二连接条4的两侧边也呈波浪齿状。第一连接条31上开设有第二卡接槽32,第二连接条4上裁切有第二卡接块41,当第二卡接块41卡接进第二卡接槽32内时,第一连接条31与第二连接条4固定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第一连接条31与第二连接条4可用于收卷、固定纺织品。

参考图1,与第一连接部3相对的固定部11的侧边向外可翻折连接有翻盖部5。翻盖部5上可翻折连接有第三卡接块51,翻转部12上开设有第三卡接口121。当翻转部12翻折并贴合在固定部11上,且翻盖部5翻折并贴合在翻转部12外侧时,第三卡接块51可卡接进第三卡接口121内。

参考图1,翻盖部5上开有正六边形的通孔53,当翻盖部5翻折并贴合在翻转部12外侧时,翻转部12上的图案可透过通孔53向外呈现。翻盖部5与固定部11的连接处开有挂孔52,操作人员可通过挂孔52将包装套挂至某处进行存放,即方便存放和展示。

参考图1,与中央折痕13相连的翻转部12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展示部,展示部可用于印刷一些宣传信息。

具体实施过程:将纺织品包装起来的过程:先将第一连接条31翻折并贴合在第一连接部3上,再翻折第一连接部3,同时翻折第二连接条4,使第二连接条4上的第二卡接块41能扣进第一连接条31上的第二卡接槽32内,则此时第一连接条31与第二连接条4固定连接成一体,接着把纺织品收卷并固定在连接成一体的第一连接条31与第二连接条4上。

然后翻折翻转部12,将第一卡接件2卡接进第一卡接口111内,最后翻转翻盖部5,使第三卡接块51卡嵌进第三卡接口121内,则本体1形成用于包裹纺织品的封闭环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