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桶搬运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8803发布日期:2018-12-07 22:34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油桶搬运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桶搬运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大型的油桶300皆包括筒体310、钢桶封闭器320和卡扣于钢桶封闭器320上的封口盖,筒体的上表面310设有边沿 330,筒体上开设有出油开口,出油开口上旋设有钢桶封闭器320。如图2所示,钢桶封闭器320上设有一凹陷区域,钢桶封闭器320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出部321。

目前,用户在搬运或移动大型油桶时,常常需要搬运车进行搬运或移动,但是搬运车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且需要用户具备搬运车操作的水平,在短距离的移动过程中,运用搬运车成本过高,且操作不便捷。如果用户徒手进行搬运,难度较大,危险系数高,且对用户的要求极高。同时用户在使用油桶时,需要开启油桶盖,即需要撬开卡扣在钢桶封闭器上的封口盖,以及拧开设于油桶开口处的钢桶封闭器。但在现有技术中,用户一般徒手进行操作,危险系数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桶搬运开启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油桶搬运开启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顶板,所述杆部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杆部的另一端设有一扁平状的尾部。

较佳地,所述杆部的远离所述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杆部防滑层。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杆部设置有防滑层的设计,增大了用户在杆部施力时手与杆部的摩擦力,避免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施力移动油桶。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二侧板的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滑层。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设置有防滑层的设计,当头部卡设于油桶的边沿时,增大了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与油桶的边沿的摩擦力,避免了用户的手与杆部打滑的现象,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施力移动油桶。

较佳地,所述杆部固连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中心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防滑层上设有由所述第一防滑层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防滑层的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延伸的多条凸起;所述第二防滑层上设有由所述第二防滑层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二防滑层的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延伸的多条凸起。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凸起状的防滑条,当头部卡设于油桶的边沿时,增大了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与油桶的边沿的摩擦力,避免了头部与油桶的边沿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施力移动油桶。

较佳地,所述第一防滑层包括第一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所述第一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分布于第一侧板的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皆与所述顶板相邻,所述第一左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右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的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皆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左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右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皆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二防滑层包括第二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所述第二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分布于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第二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皆与所述顶板相邻,所述第二左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右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的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皆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左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右侧防滑位置上的所述凸起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皆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防滑层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为第一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将第二防滑层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为第二左侧防滑位置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通过在不同的防滑位置设置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凸起的设计,当用户以右手为惯用手时,用户将头部卡设于油桶的边沿,手握杆部,向靠近左手的方向施加力,这时,第一左侧防滑位置抵靠于油桶的边沿的侧面,第二右侧防滑位置抵靠于油桶的边沿的另一侧面,第一左侧防滑和第二右侧防滑上的凸起皆自下而上沿远离杆部方向延伸,配合施力的方向,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避免了头部与油桶的边沿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施力移动油桶;当用户以左手为惯用手时,用户将头部卡设于油桶的边沿,手握杆部,向靠近右手的方向施加力,这时,第一右侧防滑位置抵靠于油桶的边沿的侧面,第二左侧防滑位置抵靠于油桶的边沿的另一侧面,第一右侧防滑和第二左侧防滑上的凸起皆自下而上沿远离杆部方向延伸,配合施力的方向,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避免了头部与油桶的边沿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施力移动油桶。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为圆弧状,所述杆部固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向外突出的表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计为圆弧状,能更好的配合现有技术中油桶的为圆环状的边沿,当头部卡设于油桶的边沿时,可以增大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与油桶的边沿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头部与油桶的边沿的摩擦力,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施力移动油桶。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大于油桶的边沿的厚度。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使得头部能卡设于油桶的边沿,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在杆部施力,从而带动头部,使得卡设于头部中的油桶的边沿能够带动油桶一起移动。

较佳地,油桶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一出油开口,所述出油开口上旋设有钢桶封闭器和卡扣于所述钢桶封闭器上的封口盖,所述钢桶封闭器上设有一凹陷区域,所述钢桶封闭器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突出部,当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有所述杆部的表面与一个所述突出部的表面相抵靠时,所述第二侧板的远离所述杆部的表面与另一个所述突出部的表面相抵靠。

在本方案中,通过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长度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的设置,使得当第一侧板的连接有所述杆部的表面与钢桶封闭器的一个突出部相抵靠时,第二侧板的远离所述杆部的表面能够抵靠于钢桶封闭器的另一个突出部,此时,头部能够卡扣于两个突出部之间,用户能够通过旋转头部来拧开钢桶封闭器。

较佳地,油桶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一出油开口,所述出油开口上旋设有钢桶封闭器和卡扣于所述钢桶封闭器上的封口盖,所述尾部用于撬开卡扣在所述钢桶封闭器上的所述封口盖。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用户可以将头部卡设于油桶的边沿,通过在杆部施力,即可轻松地移动体积大质量大的油桶;同时可以利用尾部撬开封口盖,利用头部拧起钢桶封闭器,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油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油桶的钢桶封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油桶搬运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油桶搬运开启装置卡设于钢桶封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防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防滑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头部100

第一侧板110

第一防滑层111

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

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

第二侧板120

第二防滑层121

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

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

顶板130

凸起140

杆部200

杆部防滑层210

尾部220

油桶300

筒体310

钢桶封闭器320

突出部321

边沿330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D

油桶的边沿的厚度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3-6所示的油桶搬运开启装置,包括头部100和杆部200。

头部100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和顶板130,第一侧板110 和第二侧板120相对设置。顶板130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 120,且将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隔开一定的距离。杆部200的一端固设于第一侧板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为分离的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也可为一体成型件。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D大于油桶的边沿的厚度d,通过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D进行设计,使得头部100能卡设于油桶300的边沿330,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在杆部200施力,从而带动头部100,使得卡设于头部100中的油桶300的边沿330能够带动油桶300 一起移动。

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为圆弧状,通过将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设计为圆弧状,能更好的配合现有技术中油桶300的为圆环状的边沿 330,当头部100卡设于油桶300的边沿330时,可以增大第一侧板110以及第二侧板12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头部10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的摩擦力,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200施力移动油桶300。

杆部200固设于第一侧板110的向外突出的表面。通过将杆部200设置于向外突出的表面,使得用户可以在远离油桶300的位置上操作油桶搬运开启装置,使得操作便捷。

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110的与第二侧板120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一防滑层111,第二侧板120的与第一侧板110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滑层 121。通过在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上设置防滑层,当头部100卡设于油桶300的边沿330时,增大了第一侧板110以及第二侧板120与油桶 300的边沿330的摩擦力,避免了用户的头部10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200施力移动油桶30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防滑层111和第二防滑层121上设置条状凸起140来起到防滑作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防滑措施不局限于设置凸起14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采用防滑材料制成的防滑层,在此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防滑层111上设置由第一防滑层111的靠近顶板130的一端向第一防滑层111的远离顶板130的一端延伸的多条凸起140;第二防滑层121上设有由第二防滑层121的靠近顶板130的一端向第二防滑层121的远离顶板130的一端延伸的多条凸起140。

当用户将头部100卡设于油桶300的边沿330时,条状凸起140增大了第一侧板110以及第二侧板12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的摩擦力,避免了头部10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 200施力移动油桶30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防滑层上的凸起 140不局限于条状的凸起140,也可以采用其他样式的凸起140,例如米字形的凸起140、十字形的凸起140等等,在此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滑层111包括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分布于第一侧板110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 和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皆与顶板130相邻。

其中,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上的凸起140与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 上的凸起140的远离顶板130的一端皆靠近第一侧板110的中心位置,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上的凸起140与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上的凸起140的靠近顶板130的一端皆远离第一侧板110的中心位置;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防滑层121包括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分布于第二侧板120的中心位置的两侧,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皆与顶板 130相邻,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上的凸起140与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 上的凸起140的远离顶板130的一端皆靠近第二侧板120的中心位置,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上的凸起140与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上的凸起140的靠近顶板130的一端皆远离第二侧板120的中心位置。

通过在不同的防滑位置设置向不同方向倾斜的凸起140的设计,可满足不同惯用手的客户都能很轻松的移动油桶300。

当用户以右手为惯用手时,用户将头部100卡设于油桶300的边沿330,手握杆部200,向靠近左手的方向施加力,这时,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抵靠于油桶300的边沿330的一个侧面,第二右侧防滑位置1212抵靠于油桶 300的边沿330的另一侧面,第一左侧防滑位置1111和第二右侧防滑位置 1212上的凸起140皆自下而上沿远离杆部200方向延伸,配合因在杆部200 施力而作用到头部100的力的方向,使得头部100更好的卡紧油桶300的边沿330,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避免了头部10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200施力移动油桶300。

当用户以左手为惯用手时,用户将头部100卡设于油桶300的边沿330,手握杆部200,向靠近右手的方向施加力,这时,第一右侧防滑位置1112抵靠于油桶300的边沿330的一侧面,第二左侧防滑位置1211抵靠于油桶300 的边沿330的另一侧面,第一右侧防滑和第二左侧防滑上的凸起140皆自下而上沿远离杆部200方向延伸,配合因在杆部200施力而作用到头部100的力的方向,使得头部100更好的卡紧油桶300的边沿330,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避免了头部100与油桶300的边沿330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200施力移动油桶300。其中,当头部100卡设于油桶300 的边沿330时,第一防滑层111靠近油桶300的边沿330的内表面,第二防滑层121靠近油桶300的边沿330的外表面。

如图4所示,当第一侧板110的连接有杆部200的表面与一个突出部 321的表面相抵靠时,第二侧板120的远离杆部200的表面与另一个突出部 321的表面相抵靠。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侧板110的连接有杆部200的表面与图2和图4中所示的钢桶封闭器320上左侧的突出部321的表面相抵靠时,第二侧板120的远离杆部200的表面与图2和图4中所示的钢桶封闭器 320上右侧的突出部321的表面相抵靠。此时,头部100能够卡扣于两个突出部321之间。当用户需要开启油桶300上的钢桶封闭器320时,用户可以将头部100的与顶板130和第一侧板110皆相邻的侧面靠近钢桶封闭器320 的凹陷区域的表面,将头部100卡设于两个突出部321之间,并保证杆部 200的远离头部100的一端指向远离油桶300的方向。之后,用户可手握头部100的任意位置,逆时针拧动头部100,此时,第一侧面抵压于图2和图 4中所示的钢桶封闭器320上右侧的突出部321,第二侧面抵压于图2和图 4中所示的钢桶封闭器320上左侧的突出部321。用户通过拧动头部100带动两个突出部321,从而拧开旋设于油桶300的开口处的钢桶封闭器320。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杆部200的一端焊接于第一侧板110的中心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杆部200和头部100可为一体成型件,杆部200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第一侧板110连接,在此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

杆部200的远离头部100的外周面上设有杆部防滑层210。在本实施例中,杆部防滑层210上设有螺纹状的防滑纹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对杆部防滑层210做不同处理,在此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起到限定作用。通过在杆部200设置有杆部防滑层210,增大了用户在杆部200施力时手与杆部200的摩擦力,避免打滑的现象,使得用户可更轻松地通过在杆部200 施力移动油桶300。

杆部200的远离头部100的一端设有一扁平状的尾部220,尾部220用于撬开卡扣在钢桶封闭器320上的封口盖,封口盖未在图中标出。在本实施例中,尾部220与杆部200为一体成型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尾部220与杆部200也可为分离部件,并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此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限定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