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450发布日期:2018-11-07 20: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工作人员在高处安装电力设备或者电线。

目前,公告号为CN2060162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部均布有万向脚轮的底座上固定有步进电机和转盘轴承,步进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齿轮,转盘轴承包括转盘轴承内圈和转盘轴承外圈,转盘轴承内圈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与步进电机转轴上的主动齿轮相啮合,转盘轴承外圈通过转盘支柱固定于底座上,转盘轴承外圈上设有加油孔,转盘轴承内圈上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电动千斤顶,第一电动千斤顶两侧的转盘轴承内圈上固定有顶端由连接杆相连接且两条平行设置的竖向滑道;第一电动千斤顶顶部设置有上表面四周围设安全护栏的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相对两侧设置有可沿竖向滑道内侧滑动的滑轮。

这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虽然能够用于电力施工,但是若夏天施工地点在室外,工作人员长时间站在施工平台上容易中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其能够减小工作人员夏天在室外施工中暑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施工平台和第一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阳架和遮阳布,所述底座与施工平台之间通过第一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用于改变底座与施工平台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遮阳架设置在施工平台上,所述遮阳架上设有滑槽,所述遮阳布上相对两侧的边缘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嵌设在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夏天工作人员在室外施工时,拉动遮阳布,滑轮在滑槽内滑动,使遮阳布将遮阳架的顶部覆盖,能够减小工作人员直接被太阳照射到的可能性,从而减小工作人员夏天在室外施工中暑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遮阳架包括固定架和移动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施工平台上,所述移动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导向构件连接,所述导向构件包括燕尾条和燕尾槽,所述燕尾条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燕尾槽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燕尾条嵌设在燕尾槽内,遮阳架上还设有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机座设置在施工平台上,所述转轴通过支架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转轴与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转动时分别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从而改变移动架与固定架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遮阳架的高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对遮阳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转轴之间还设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主动链轮设置在第一电机上,所述从动链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主动链轮小于从动链轮,所述传动链条套设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且所述传动链条被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张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构的设置能够使转轴获得的转速降低,在调节遮阳架的高度过程中,能够使移动架移动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遮阳布的一端固定在遮阳架上,所述遮阳架上还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母座、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通过支撑架设置在遮阳架上,所述第一螺母座套设置在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二螺母座套设在第二丝杠上,连接第一丝杠的支撑架上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平行于第一丝杠且贯穿第一螺母座,连接第二丝杠的支撑架上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于第二丝杠且贯穿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均与遮阳布背离被固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遮阳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传动机构的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具有两个输出端,且分别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在工作状态下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转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移动,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遮阳布移动,从而实现遮阳布将遮阳架顶部覆盖的目的,与通过人工拉动遮阳布相比,节省时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五齿轮设置在第二丝杠上,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五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第一传动机构传动的目的,使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能够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丝杠、第四丝杠、第三螺母座和第四螺母座,所述第三丝杠和第四丝杠均通过连接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三丝杠与连接架之间转动连接,第四丝杠与连接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母座套设在第三丝杠上,所述第四螺母座套设在第四丝杠上,所述第三螺母座和第四螺母座分别连接施工平台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有两个输出端,且分别连接第三丝杠和第四丝杠,所述底座和施工平台之间还连接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包括固定筒和移动筒,所述固定筒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移动筒设置在施工平台上,且所述移动筒嵌套在固定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在工作状态下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三丝杠和第四丝杠转动,第三丝杠和第四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三螺母座和第四螺母座移动,从而带动施工平台移动,进而改变施工平台与底座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对施工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施工需求,将施工平台调节至适当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三丝杠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设置在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锥齿轮设置在第四丝杠上,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丝杠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带动第四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第二传动机构传动的目的,使第三丝杠和第四丝杠能够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便于移动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的设置便于对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进行移动,若工作地点发生改变,工作人员可以推动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将其移走,与通过人工搬运相比,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施工平台上设有用于对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的围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挡能够对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使其在固定范围内活动,避免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平台上掉落下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围挡上设有便于通风的通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口的设置能够使施工平台上的气流保持流动畅通,避免施工平台上的气流不通畅,导致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产生闷热的感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遮阳布的设置能够减小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被太阳直接照射的可能性,从而减小工作人员夏天在室外施工中暑的可能性;

2、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对遮阳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

3、通风口的设置能够使施工平台上的气流保持流动畅通,避免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产生闷热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用于体现转动轴与第一锥齿轮之间位置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用于体现转动轴与第三锥齿轮之间位置关系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用于体现导向构件的C部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用于体现减速机构的D部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遮阳架与遮阳布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用于体现滑轮与滑槽之间位置关系的E部结构放大图;

图12是图6中用于体现第一传动机构的F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施工平台;3、第一升降装置;31、第三电机;32、第二传动机构;321、主动齿轮;322、从动齿轮;323、转动轴;324、第一锥齿轮;325、第二锥齿轮;326、第三锥齿轮;327、第四锥齿轮;33、第三丝杠;34、第四丝杠;35、第三螺母座;36、第四螺母座;4、遮阳架;41、固定架;42、移动架;5、遮阳布;6、滑槽;7、滑轮;8、导向构件;81、燕尾条;82、燕尾槽;9、第二升降装置;91、第一电机;92、转轴;93、第一齿轮;94、第二齿轮;95、第一齿条;96、第二齿条;10、机座;11、支架;12、减速机构;121、主动链轮;122、从动链轮;123、传动链条;13、移动装置;131、第一丝杠;132、第二丝杠;133、第一螺母座;134、第二螺母座;135、第一传动机构;1351、第三齿轮;1352、第四齿轮;1353、第五齿轮;136、第二电机;14、支撑架;15、第一限位杆;16、第二限位杆;17、连接架;18、导向套筒;181、固定筒;182、移动筒;19、轴架;20、滚轮;21、围挡;22、通风口;23、“U”形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电力施工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施工平台2、第一升降装置3、遮阳架4、遮阳布5。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1上设有滚轮20,便于移动,底座1与施工平台2之间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连接,第一升降装置3包括第三电机31、第二传动机构32、第三丝杠33、第四丝杠34、第三螺母座35和第四螺母座36,第三丝杠33和第四丝杠34均通过连接架17设置在底座1上,第三丝杠33与连接架17之间转动连接,第四丝杠34与连接架17之间转动连接,第三螺母座35套设在第三丝杠33上,第四螺母座36套设在第四丝杠34上,第三螺母座35和第四螺母座36分别连接施工平台2的两侧,第三电机31设置在底座1上,第二传动机构32包括主动齿轮321、从动齿轮322、转动轴323、第一锥齿轮324、第二锥齿轮325、第三锥齿轮326和第四锥齿轮327,转动轴323通过轴架19设置在底座1上,主动齿轮321连接于第三电机31的输出轴,从动齿轮322设置在转动轴323上,主动齿轮321与从动齿轮322啮合,第一锥齿轮324设置在转动轴323的一端,第二锥齿轮325设置在第三丝杠33上,第一锥齿轮324与第二锥齿轮325啮合(见图4),第三锥齿轮326设置在转动轴323的另一端,第四锥齿轮327设置在第四丝杠34上,第三锥齿轮326与第四锥齿轮327啮合(见图5);如图1所示,底座1和施工平台2之间还连接有导向套筒18,导向套筒18包括固定筒181和移动筒182,固定筒181设置在底座1上,移动筒182设置在施工平台2上,且移动筒182嵌套在固定筒181内。

如图1所示,遮阳架4设置在施工平台2上,施工平台2上设有围挡21,以便对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定,避免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从施工平台2上掉落,围挡21上设有通风口22,便于通风,使施工平台2上的气流能够保持流动畅通,如图6和图7所示,遮阳架4包括固定架41和移动架42,固定架41设置在施工平台2上,移动架42与固定架41之间通过导向构件8连接,导向构件8包括燕尾条81和燕尾槽82,燕尾条81设置在移动架42上,燕尾槽82设置在固定架41上,燕尾条81嵌设在燕尾槽82内,如图8和图9所示,遮阳架4上还设有第二升降装置9,第二升降装置9包括第一电机91、转轴92、第一齿轮93、第二齿轮94、第一齿条95和第二齿条96,第一电机91通过机座10设置在施工平台2上,转轴92通过支架11设置在固定架41上,转轴92与支架11之间转动连接,转轴92与第一电机91之间通过减速机构12连接,减速机构12包括主动链轮121、从动链轮122和传动链条123,主动链轮121设置在第一电机91上,从动链轮122设置在转轴92上,主动链轮121小于从动链轮122,传动链条123套设在主动链轮121和从动链轮122上,且传动链条123被主动链轮121和从动链轮122张紧,第一齿轮93和第二齿轮94均设置在转轴92上,第一齿条95和第二齿条96均设置在移动架42上,第一齿轮93与第一齿条95啮合,第二齿轮94与第二齿条96啮合。

如图10和图11所示,遮阳架4上设有滑槽6,遮阳布5上相对两侧的边缘上设有“U”形夹23,“U”形夹23上连接有滑轮7,滑轮7嵌设在滑槽6内,如图6和图12所示,遮阳布5的一端固定在遮阳架4上,遮阳架4上还设有移动装置13,移动装置13包括第一丝杠131、第二丝杠132、第一螺母座133、第二螺母座134、第一传动机构135和第二电机136,第一丝杠131和第二丝杠132均通过支撑架14设置在遮阳架4上,第一螺母座133套设置在第一丝杠131上,第二螺母座134套设在第二丝杠132上,连接第一丝杠131的支撑架14上设有第一限位杆15,第一限位杆15平行于第一丝杠131且贯穿第一螺母座133,以便对第一螺母座133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螺母座13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连接第二丝杠132的支撑架14上设有第二限位杆16,第二限位杆16平行于第二丝杠132且贯穿第二螺母座134,以便对第二螺母座134进行限位,避免第二螺母座134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第一螺母座133和第二螺母座134均与遮阳布5背离被固定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36设置在遮阳架4上,第一传动机构135包括第三齿轮1351、第四齿轮1352和第五齿轮1353,第三齿轮1351连接于第二电机136的输出轴,第四齿轮1352设置在第一丝杠131上,第五齿轮1353设置在第二丝杠132上,第四齿轮1352和第五齿轮1353分别与第三齿轮1351啮合。

实施过程:在室外施工时,启动第二电机136,第二电机136带动第三齿轮1351转动,第三齿轮135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1352和第五齿轮1353转动,第四齿轮1352和第五齿轮1353分别带动第一丝杠131和第二丝杠132转动,第一丝杠131和第二丝杠132在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螺母座133和第二螺母座134移动,第一螺母座133和第二螺母座134同时移动带动遮阳布5移动,使滑轮7在滑槽6内滑动,从而实现遮阳布5将遮阳架4顶部覆盖的目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遮阳布5将遮阳架4顶部全部覆盖或者部分覆盖。

将遮阳布5调节好后,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身高对遮阳架4的高度进行调节,启动第一电机91,第一电机91带动主动链轮121转动,主动链轮121通过传动链条123带动从动链轮122转动,从动链轮122带动转轴92转动,转轴92带动第一齿轮93和第二齿轮94转动,第一齿轮93和第二齿轮94在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齿条95和第二齿条96移动,在第一齿条95和第二齿条96移动的过程中,燕尾条81在燕尾槽82内滑动,从而改变移动架42与固定架41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对遮阳架4的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将遮阳架4的高度调节好后,工作人员站在施工平台2上,启动第三电机31,第三电机31带动主动齿轮321转动,主动齿轮321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322转动,从动齿轮322带动转动轴323转动,转动轴323带动第一锥齿轮324和第三锥齿轮326转动,第一锥齿轮324和第三锥齿轮326分别带动第二锥齿轮325和第四锥齿轮327转动,第二锥齿轮325和第四锥齿轮327分别带动第三丝杠33转动和第四丝杠34转动,第三丝杠33和第四丝杠34在转动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三螺母座35和第四螺母座36移动,第三螺母座35和第四螺母座36同时移动带动施工平台2移动,在施工平台2移动过程中,移动筒182在固定筒181内滑动,从而改变施工平台2与底座1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施工平台2调节至适当位置处,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