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737发布日期:2018-11-07 23:1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粮大国,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稳定的增产,农户生产粮食数量也日益增多,而随着而来的粮食储存问题愈加明显。在我国每年因为粮食霉变都会产生巨大的损失,现有市场上的粮食储存装置,大多存在密封效果不好,不具有防潮防湿的功能,致使粮食储存效果不佳,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内部设置有内箱,且外箱与内箱之间有空隙设置,所述内箱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且通孔直径小于粮食颗粒的直径,所述内箱外侧底部与外箱内部底端之间还设置有多组伸缩机构,所述外箱上端卡设有上盖,所述外箱上端两侧均设置有预紧机构,用于对上盖进行预紧,所述上盖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卡设在内箱与外箱之间,所述外箱外部一侧水平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放置有热风机,所述外箱外部一侧还开设有进风口,且热风机的出风口与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外箱外部另一侧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套管、连接杆以及磁铁片,所述套管固定安装在外箱内部底端,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内箱外侧底部,且连接杆部分延伸至套管内,所述套管内的连接杆一端以及套管内侧底端均水平安装有磁铁片,且两块磁铁片为同级设置,所述磁铁片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优选的,所述预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外箱一侧的L型板以及贯穿L型板一侧上端的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的另一端与上盖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内箱内表面设置有防潮层,且防潮层具体为复合型珍珠棉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有益效果在于:该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通过伸缩机构实现内箱与外箱的连接,外箱与内箱之间有空隙设置,使得外部的湿气无法进入箱体内部对粮食影响,上盖卡设在外箱上端,再通过预紧机构进行预紧,使得箱体内部呈密封状态,热风机配合通孔的设计使得箱体内部的粮食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上盖1、把手2、支撑板3、热风机4、进风口5、卡块6、外箱7、内箱8、伸缩机构9、套管91、连接杆92、磁铁片93、通孔10、出风口11、限位螺栓12、L型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粮食用防潮防湿储存设备,包括外箱7,外箱7内部设置有内箱8,内箱8内表面设置有防潮层,且防潮层具体为复合型珍珠棉层,具有防潮的功能,防止粮食霉变,且外箱7与内箱8之间有空隙设置,内箱8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0,且通孔10直径小于粮食颗粒的直径,内箱8外侧底部与外箱7内部底端之间还设置有多组伸缩机构9,伸缩机构9包括套管91、连接杆92以及磁铁片93,套管91固定安装在外箱7内部底端,连接杆92固定安装在内箱8外侧底部,且连接杆92部分延伸至套管91内,套管91内的连接杆92一端以及套管91内侧底端均水平安装有磁铁片93,且两块磁铁片93为同级设置,磁铁片93直径大于连接杆92直径。当内箱8内装有粮食时,内箱8压迫连接杆92在套管91内部运动,管91内的连接杆92一端以及套管91内侧底端均水平安装有磁铁片93,且两块磁铁片93为同级设置,同级设置的磁铁片93会相互排斥,从而起到伸缩减震的效果,并且内箱8与外箱7被伸缩机构9隔开,从而起到防湿防潮的效果。

外箱7上端卡设有上盖1,上盖1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2,用于对上盖1的取拿,外箱7上端两侧均设置有预紧机构,用于对上盖1进行预紧,上盖1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6,且卡块6卡设在内箱8与外箱7之间,外箱7外部一侧水平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端放置有热风机4,外箱7外部一侧还开设有进风口5,且热风机4的出风口与进风口5相连接,外箱7外部另一侧还开设有出风口11,通过限位螺栓12对上盖1的预紧,使得上盖1紧紧的卡合在外箱7上,使得箱体内部与粮食与灰尘隔绝。热风机4通过输送热风使得箱体内部保持干燥的环境,防止粮食出现霉变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