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电梯可定位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488发布日期:2018-12-14 22:2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智能楼宇电梯可定位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楼宇电梯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楼宇电梯的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电梯,例如垂直电梯、自动扶梯等,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的数据,中国电梯的保有量已经达到500万台的水平,成为世界上使用电梯最多的国家。由于现代的智能楼宇多为高层建筑物,在面对人群大流量时往往对电梯设备的载运能力有较高的依赖性,如何提高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成为智能楼宇建设面对的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近些年智能楼宇电梯设备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来分析,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都可归纳为电梯老化、电梯维修保护不到位以及用户使用不当三类。因此,除了对杂乱无序的电梯维保市场进行规范外,就是要保证日常生活当中电梯的监管和使用都要到位,同时还需要采用相应的科学技术提高维保质量和效率。要想使智能楼宇电梯的维保质量跟上国内电梯市场的加速,就必须通过建设网络级电梯运行监测系统,加快电梯维保的信息化建设,比如采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目前,许多新建的智能楼宇都加大了对电梯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的模块化程度较低,缺少整体的系统设计,还有就是缺少与电梯设备之间的安全隔离措施,非常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楼宇电梯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的模块化程度,以及改进由于缺少安全隔离机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智能楼宇电梯可定位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两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集中监测显示装置、设置于楼宇电梯设备上并与电梯设备隔离安装的监测终端以及用于对监测终端进行定位的北斗定位装置;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用于获取楼宇电梯设备预设类型运行数据的传感装置、用于采集传感装置数据信息的采集装置、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传感装置获取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的通信协议转换模块;所述传感装置、通信协议转换模块、采集装置依次通过无线数据信号连接;所述采集装置和传输装置之间通过电连接;所述传输装置和所述集中监测显示装置之间通关过通过无线数据信号连接;所述北斗定位装置为GPS定位装置;所述集中监测显示装置为计算机服务器,为市售产品,其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安装在轿箱顶部的平层及方向感应器、门开关感应器、红外人体感应器、基站感应器、上极限感应器、下极限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楼宇电梯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监测终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无线数据单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终端和电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路上设置防火墙。

优选的,所述电梯设备不接受远程控制指令。

优选的,监测终端独立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确认用户信息管理权限并读取信息的电梯企业监测平台,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电梯企业监测平台之间通过无线数据信号双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终端与所述电梯企业监测平台之间通过加密的无线数据信号双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备监控系统;所述监测终端与设备监控系统之间通过无线数据信号或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双向连接,集中监测显示装置与所述设备监控系统之间通过无线数据信号进行双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终端设置一个以上的冗余的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冗余的通信接口包含一个以上的RS-232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终端还具有一个备用电源。

优选的,所述通信协议转换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集成于电梯设备控制系统当中。

本实用新型所获得的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安全可靠地实现楼宇电梯设备的运行监测,并与电梯企业的监测平台相互连接,协助实时指挥调动抢修资源,可靠地维护电梯的正常有序运行。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网络级运行监测系统的模块化程度高,便于整体设计,易于建设和维护;本实用新型设置科学合理,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还能避免电梯设备与监测系统的相互干扰,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是把此实用新型限制在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楼宇内设置三台的电梯设备,每台电梯设备对应一个监测终端;监测终端安装于智能楼宇电梯设备上并与楼宇电梯设备相互隔离;所述电梯设备不接受远程控制指令;每个监测终端独立安装;每台电梯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监测终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无线数据信号单向连接;每个所述监测终端具有多个冗余的通信接口,其中有一个RS-232,监测终端通过RS-232接口与设备监控系统双向连接,设备监控系统与集中监测显示装置之间通过无线数据信号进行双向连接;每个所述监测终端内置备用电源,所述监测终端包括传感装置、采集装置、传输装置以及通信协议转换模块;采集装置可通过RS-232接口读取符合BACNET协议的设备报警、设备故障、事件信息及运行状态信息;采集装置收到数据信号后由RS-232接口传输给设备监控系统,然后再发送至集中监测显示装置,本实例中的设备监控系统为智能楼宇系统包括的子系统,用于对楼宇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外接传感装置与电梯设备完全隔离;通信协议转换装置独立设置于电梯设备控制系统外;本实施例还包括北斗定位装置,即GPS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电梯的位置,便于电梯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所述传感装置包括安装在轿箱顶部的平层及方向感应器、门开关感应器、红外人体感应器、基站感应器、上极限感应器、下极限感应器。

实施例2:

如图1和3所示,其与实施例2之间的区别在于,本实例是采用电梯企业监测平台和无线网络代替了设备监控系统和RS-232接口;其中监测终端与电梯企业监测平台通过加密处理的无线数据信号进行信号传输;电梯企业监测平台在接收到输入的用户信息后进行管理权限的确认,并读取收到的信息,然后电梯企业监测平台将该信息进一步传送给集中监测显示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的无线网络是用来实现电梯企业监测平台和监测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的,因此也可以用移动通信网络等其它通信手段来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线连接。

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本实例在监测终端和电梯设备之间加入了防火墙。

本实用新型的北斗定位装置、采集装置、传输装置以及通信协议转换模块均为现有技术,平层及方向感应器、门开关感应器、红外人体感应器、基站感应器、上极限感应器以及下极限感应器均为市售产品,其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