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5985发布日期:2018-12-25 20:2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应用于洁厕灵瓶生产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洁厕灵液是种强酸性溶液,市场上多是以瓶装包装的产品,但现有的洁厕灵瓶在使用时都会产生消毒液外洒的现象,外洒的强酸性溶液会流到瓶身或地面上,不仅导致瓶身或地面的污染,而且清理十分不便。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包括:瓶体、瓶口、柱塞、导流槽、瓶盖,所述瓶体顶部设有注塑一体的瓶口,所述瓶口内安装设有柱塞,所述柱塞的外壁上设有一体化结构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固定插接在瓶口内壁的安装槽内,所述柱塞的外壁与瓶口的内壁之间为间隙设置,所述柱塞内开设有与瓶体内部相连通的导流腔,在所述的柱塞开设的导流腔的顶端紧固插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外壁上紧固套设有锁紧压板,所述锁紧压板的底面上设有一体化结构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固定插接在柱塞的外壁与瓶口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腔中,所述第二卡扣设置在第一卡扣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卡扣的正下方设有防渗漏挡块,所述防渗漏挡块的内壁与柱塞的外壁固接安装一体,且所述的防渗漏挡块的外壁与瓶口相抵触装配。

优选的,所述瓶口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瓶口与瓶盖之间通过螺纹相旋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瓶盖的底面上设有一体化结构的防渗漏套环,所述防渗漏套环套设在导流槽的槽口上。

优选的,所述锁紧压板与瓶口以及柱塞的顶口端相抵触压紧。

有益效果是:其组件结构简单,锁紧装配连接方便,可以确保瓶口、柱塞、导流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渗漏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的柱塞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的导流槽截面示意图。

其中:1-瓶体;2-瓶口;3-柱塞;31-第一卡扣;32-导流腔;33-防渗漏挡块;4-导流槽;41-锁紧压板;42-第二卡扣;5-瓶盖;51-防渗漏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洁厕灵瓶的防外洒组件,包括:瓶体1、瓶口2、柱塞3、导流槽4、瓶盖5,所述瓶体1顶部设有注塑一体的瓶口2,所述瓶口2内安装设有柱塞3,所述柱塞3的外壁上设有一体化结构的第一卡扣31,所述第一卡扣31固定插接在瓶口2内壁的安装槽内,所述柱塞3的外壁与瓶口2的内壁之间为间隙设置。

所述柱塞3内开设有与瓶体1内部相连通的导流腔32,在所述的柱塞3开设的导流腔32的顶端紧固插设有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的外壁上紧固套设有锁紧压板41,所述锁紧压板41与瓶口2以及柱塞3的顶口端相抵触压紧,所述锁紧压板41的底面上设有一体化结构的第二卡扣42,所述第二卡扣42固定插接在柱塞3的外壁与瓶口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腔中。

所述第二卡扣42设置在第一卡扣3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卡扣31的正下方设有防渗漏挡块33,所述防渗漏挡块33的内壁与柱塞3的外壁固接安装一体,且所述的防渗漏挡块33的外壁与瓶口2相抵触装配。

所述瓶口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瓶盖5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瓶口2与瓶盖5之间通过螺纹相旋紧连接,所述瓶盖5的底面上设有一体化结构的防渗漏套环51,所述防渗漏套环51套设在导流槽4的槽口上,使得瓶盖5与瓶口2螺纹旋转时,可以通过导流槽4的槽口由防渗漏套环51套设,起到防止瓶液渗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通过在瓶口2内紧固安装柱塞3,柱塞3上的第一卡扣31卡接在瓶口2的内壁上,使得柱塞3与瓶口2卡接固定牢靠,且柱塞3的外壁与瓶口2内壁之间为间隙设置,在柱塞3的导流腔32内紧固插设导流槽4,导流槽4外壁固接的锁紧压板41压紧瓶口2以及柱塞3的顶口端,起到防渗漏作用,且锁紧压板41底面一体的第二卡扣42紧固插接在柱塞3的外壁与瓶口2内壁之间的间隙中,使得锁紧装配安装方便,同时在第一卡扣31的下方且位于柱塞3的外壁与瓶口2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防渗漏挡块33,进一步起到防渗漏的作用,且第二卡扣42、第一卡扣31、渗漏挡块33为上中下设置在柱塞3的外壁与瓶口2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可以保持柱塞3在瓶口2内的稳定,可以防止倾倒瓶液发生侧漏的情况。采用本技术方案,其组件结构简单,锁紧装配连接方便,可以确保瓶口、柱塞、导流槽之间的密封性,防渗漏性能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