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6932发布日期:2018-11-02 23:5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门框的周转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是目前最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随着汽车售价的降低以及国产汽车的崛起,目前汽车已经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在汽车的生产加工中,车门是属于相对工艺复杂的部件,需要将通过冲压成型的门框和车门窗框侧进行焊接固定,然后还要安装固定外侧钣金,另外还需要喷漆等工艺,并在车体的门框内安装一些设备,比如玻璃升降器、音箱等;最后还要安装内饰板

由于车体的车门窗框结构是保证车门窗体强度的最核心的部件,所以其结构相对复杂。在生产过程中,车门窗框需要频繁周转,所以周转的效率以及周转上下料的效率,会严重影响到整个车辆的生产效率。目前车门窗框的周转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周转装置,比如转运箱。由于车门窗框并非规则形状,所以需要在转运向内设置类似沟槽等特殊的限位装置对车门窗框进行限位固定,以免车门窗框在周转过程中发生移动而到止损坏。但是由于沟槽等特殊结构的限制,在车门窗框进行周转上料的时候,操作工需要花费时间将车门窗框对准沟槽等显微结构,导致周转上下料的时间较长,影响了周转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车门窗框周转上料的时候,操作工不需要将车门窗框进行转向,可以直接放入转运箱内,不需要将车门窗框的底边与沟槽对齐,有利于车门窗框周转的快速上下料,提高周转效率;通过支撑水平杆A和支撑水平杆B分别支撑车门窗框的底部和顶部,从而使得车门窗框在周转过程中所受的支撑力分散、均匀,避免某一处集中受理后产生形变;通过位于支撑水平杆所设槽口内的触发杆、限位杆的作用,可以使得限位杆能够对下一个放置的车门窗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转运箱内的车门窗框能够保持整齐,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摩擦或磕碰;通过水平压杆A和水平压杆B的作用,从而可以对转运箱内的车门窗框进行限位调节,以保证车门窗框受力均匀、并且固定稳当;转运箱底座为叉车托板,进一步便于转运箱的周转操作,提高转运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包括转运箱底座,所述转运箱底座的顶面边沿设有围栏,所述围栏的俯视面为“U”形结构,分别与转运箱底座的两侧和后侧固定连接,转运箱底座顶面的前侧形成敞口,位于转运箱底座后侧的围栏向敞口一侧设有支撑水平杆,所述支撑水平杆与车门窗框的放置方向垂直、并且将车门窗框支撑挂起;所述支撑水平杆的顶面、沿着支撑水平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槽口,所述槽口内分别设有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限位杆和触发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触发杆的前侧,所述限位杆与触发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限位杆与触发杆的连接处通过转轴与槽口的槽壁转动连接;并且当限位杆水平的时候、触发杆向上翘起,当触发杆水平的时候、限位杆向上翘起;并且自由状下,限位杆水平、触发杆向上翘起。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槽口的前端侧壁下部、向后设有凸台;所述限位杆的前端底部对应于凸台设有缺口;当缺口与凸台接触的时候,限位杆保持水平、并且限位杆的顶部与支撑水平杆的顶部齐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触发杆与其后侧相邻的限位杆之间的距离小于车门窗框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水平杆设有多根,分别支撑于车门窗框底部和顶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位于转运箱底座两侧的围栏向内分别设有水平压杆,所述水平压杆与车门窗框的放置方向垂直、并且分别与车门窗框的前后侧贴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水平压杆设有多根,包括分设于转运箱底座两侧的围栏的水平压杆A和水平压杆B,所述水平压杆A和水平压杆B分别与支撑水平杆平行。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水平压杆A和水平压杆B分别通过调节块与围栏上下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调节块与围栏之间设有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转运箱底座为叉车托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车门窗框周转上料的时候,操作工不需要将车门窗框进行转向,可以直接放入转运箱内,不需要将车门窗框的底边与沟槽对齐,有利于车门窗框周转的快速上下料,提高周转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通过支撑水平杆分别支撑车门窗框的底部和顶部,从而使得车门窗框在周转过程中所受的支撑力分散、均匀,避免某一处集中受理后产生形变。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通过位于支撑水平杆所设槽口内的触发杆、限位杆的作用,可以使得限位杆能够对下一个放置的车门窗框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转运箱内的车门窗框能够保持整齐,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摩擦或磕碰。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通过水平压杆A和水平压杆B的作用,从而可以对转运箱内的车门窗框进行限位调节,以保证车门窗框受力均匀、并且固定稳当。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窗框加强板冲压件转运箱的水平支撑定位杆,转运箱底座为叉车托板,进一步便于转运箱的周转操作,提高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水平杆的放大侧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转运箱底座1,所述转运箱底座1的顶面边沿设有围栏2,所述围栏2的俯视面为“U”形结构,分别与转运箱底座1的两侧和后侧固定连接,转运箱底座1顶面的前侧形成敞口,位于转运箱底座1后侧的围栏2向敞口一侧设有支撑水平杆3,所述支撑水平杆3与车门窗框9的放置方向垂直、并且将车门窗框9支撑挂起;所述支撑水平杆3的顶面、沿着支撑水平杆3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槽口31,所述槽口31内分别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限位杆32和触发杆33,所述限位杆32位于触发杆33的前侧,所述限位杆32与触发杆3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限位杆32与触发杆33的连接处通过转轴34与槽口31的槽壁转动连接;并且当限位杆32水平的时候、触发杆33向上翘起,当触发杆33水平的时候、限位杆32向上翘起;并且自由状下,限位杆32水平、触发杆33向上翘起;所述槽口31的前端侧壁下部、向后设有凸台35;所述限位杆32的前端底部对应于凸台35设有缺口36;当缺口36与凸台接触的时候,限位杆32保持水平、并且限位杆32的顶部与支撑水平杆3的顶部齐平;触发杆33与其后侧相邻的限位杆32之间的距离小于车门窗框9的厚度;位于最后侧的触发杆33与围栏2后侧之间的距离小于车门窗框9的厚度;所述支撑水平杆设有多根,分别支撑于车门窗框9底部和顶部;位于转运箱底座1两侧的围栏2向内分别设有水平压杆,所述水平压杆与车门窗框9的放置方向垂直、并且分别与车门窗框9的前后侧贴合限位;所述水平压杆设有多根,包括分设于转运箱底座1两侧的围栏2的水平压杆A6和水平压杆B7,所述水平压杆A6和水平压杆B7分别与支撑水平杆平行;所述水平压杆A6和水平压杆B7分别通过调节块8与围栏2上下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块8与围栏2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转运箱底座1为叉车托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现通过调节块8分别将水平压杆A6和水平压杆B7向上移动至不影响车门窗框9放入转运箱内;然后将多个整齐的车门窗框9分次或者直接一次性从转运箱的敞口一侧推入转运箱内;使支撑水平杆3将车门窗框9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支撑;再通过调节块8分别将水平压杆A6和水平压杆B7向下移动至与车门窗框9的前后侧接触限位,并对水平压杆A6和水平压杆B7高度进行微调,以使车门窗框9对各位置处的支撑水平杆3的作用力分别相同。

当车门窗框9接触到限位杆32的时候,由于限位杆32自由状态下是与支撑水平杆3齐平的水平状态的,所以可以直接移动至限位杆32上,当车门窗框9沿着限位杆32移动至触发杆33的时候,触发杆33在车门窗框9重力作用下被压下然后绕转轴34转动至与支撑水平杆3齐平的水平状态,此时限位杆32则同时绕转轴34转动至向上翘起,对下一个车门窗框9具有定位作用;当车门窗框9继续向后移动至离开触发杆33之后,对应的触发杆33再次翘起、对应的限位杆32继续保持水平,以使下一个车门窗框9能够顺利移动至限位杆32上;直至车门窗框9向后移动至被后侧的围栏2挡住或被已经翘起的限位杆32挡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