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的钢碗转向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4960发布日期:2018-11-16 23:0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尤其是指应用于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的钢碗转向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指的是将内置的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可长时间稳定供电,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挥很大的作用。电池由电解质溶液、金属电极和壳体组成,而电池壳体作为电池外壳,需要较高的尺寸精度来确保电池生产线装配时的高速运行。现有电池壳体生产中,一般采用单台多工位的冲床便可完成冲制(即对原料进行冲成圆片并浅拉伸成碗状、浅拉伸、深拉伸、成型整形、除废料、排出电池钢壳等一系列工序),其结构设计不够理想,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的钢碗转向提升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产电池钢壳不够理想,存在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应用于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的钢碗转向提升装置,包括用于将卷料展开的展开机、用于对展开料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的供料冲床、将钢碗进行转向输送的换向台以及将钢碗进行升高输送至平带传送台上的提升传送带,该换向台包括换向输送带、装设在该换向输送带上方的多个换向导条以及盖设在多个换向导条顶面的换向盖板,相邻地两个换向导条之间形成钢碗作90度转向地穿过的换向通道,每个换向导条包括弧形段和与弧形段连接的直条段。

所述换向台还包括位于供料冲床的出料口和换向输送带之间的飞料过渡板,该飞料过渡板包括飞料过度底板、装设在飞料过度底板顶面上并且间隔布置的多个飞料过渡块以及盖设在多个飞料过渡块顶面的飞料过渡盖板,相邻的两个飞料过渡块之间形成飞料过渡通道,该多个飞料过渡通道和所述多个换向通道一一对应,并且该多个飞料过渡通道的进料口和供料冲床的出料口相对接,该多个飞料过渡通道的出料口和所述多个换向通道相对接。

每个飞料过渡块呈直角状,所述飞料过渡盖板为透明过渡盖板。

所述换向台还包括连接在换向输送带端部和提升传送带之间的弧形过度板,该弧形过度板位于多个换向通道的出口处。

所述提升传送带装设在提升支架上,该提升传送带上方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提升导条,相邻地两个提升导条支架形成用于钢碗穿过的提升通道。

所述换向盖板为换向透明盖板。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钢碗转向提升装置结构设计理想,使得在供料冲床上的钢碗平稳有序的输送到平带传送台上,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采用多个换向导条和换向盖板的设计,对钢碗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钢碗可以顺利地从换向通道内通过实现90度转向,提高了换向台带动钢碗水平转向输送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飞料过渡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飞料过渡板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换向台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换向台的示意图,其中换向盖板处于分离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过度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传送带装设在提升支架上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传送带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传送带的示意图,其中多个提升导条处于分离状态。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碗平带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料直行保持器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平带传送台拐弯处的料道转向组件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料过渡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轨道和星形转盘配合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料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电池钢壳冲制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展开输送、将料卷展开通过供料冲床12对其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后输送;2)钢碗传送、将钢碗输送至平带传送台21的始端上进行传送,并且在传送过程中将其上的钢碗引送至成型冲床3上对钢碗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所述成型冲床3的数目为多个,并且该多个成型冲床3依次间隔地布置在平带传送台21一侧;3)余料暂存、将平带传送台21上的末端钢碗余料引送至储料线5上暂存,该储料线5根据平带传送台21上的钢碗数目需求可以将其上的钢碗余料引至平带传送台21的始端上进行再传送。每个储料线5储料时关闭闸门,出料时打开闸门,每个储料线5的进料端有无料检测,其出料端有满料检测。一台供料冲床12将卷料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然后再采用多台成型冲床3对钢碗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一台冲床托多台冲床的分体式生产模式,供料冲床12能集中批量生产钢碗(半成品)供给多台成型冲床3同时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了卷料的利用率,改变了传统多工位冲床的一模一出生产方式,解决了多工位冲床在作业时存在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分体式生产模式生产的电池钢壳尺寸精度高,提高了产品品质,模具损耗减少,而且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成型冲床对钢碗进行拉伸程度处理,生产各种不同尺寸的电池钢壳。

参照图1。具体地说,所述步骤1)中料卷通过展开机11展开并且传送至供料冲床12的进料口,然后通过该供料冲床12对其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该钢碗从供料冲床12的出料口排出经过换向台13转向后至提升传送带14上,该提升传送带14将钢碗进行升高输送至平带传送台21上。

参照图1和图12。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所述多个成型冲床3均位于所述平带传送台21的内侧,该平带传送台21上的钢碗需要经过料直行保持器22处理,使其保持有序地数排钢碗进行输送,靠内侧的一排钢碗通过一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传送至首个成型冲床3上,剩余排数的钢碗需要经过换道器23处理,使其剩余排数的钢碗靠内侧进行输送,一个换道器23位于下一个成型冲床3的前方,下一个成型冲床3通过另一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将靠内侧的一排钢碗传送至其上。所述平带传送台21呈U字造型,所述成型冲床3的数目为八个,所述换道器23的数目为七个,每个成型冲床3通过一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与平带传送台21对接。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包括将料卷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后输送的钢碗转向提升装置1、用于承接钢碗转向提升装置上钢碗的钢碗平带传送装置2、将钢碗平带传送装置2上钢碗牵引至成型冲床3上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的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以及用于承接钢碗平带传送装置上钢碗余料并将其暂存的储料线5,该储料线5的数目为三个。

参照图1、图9、图10和图11。所述钢碗转向提升装置1包括用于将卷料展开的展开机11、用于对展开料进行初加工制成钢碗的供料冲床12、将钢碗进行转向输送的换向台13以及将钢碗进行升高输送至平带传送台上的提升传送带14。所述提升传送带14装设在提升支架15上,该提升传送带14上方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提升导条141,相邻地两个提升导条141形成用于钢碗穿过的提升通道142。该多个提升导条141的设计,使得钢碗可以顺利地从提升通道142内通过,对钢碗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提升传送带14的带动钢碗提升输送的平稳性。

参照图6、图7和图8。所述换向台13包括换向输送带131、装设在该换向输送带131上方的多个换向导条132以及盖设在多个换向导条132顶面的换向盖板133,相邻地两个换向导条132之间形成钢碗作90度转向地穿过的换向通道134,每个换向导条132包括弧形段和与弧形段连接的直条段。所述换向盖板133为换向透明盖板。所述换向台13还包括连接在换向输送带131端部和提升传送带14之间的弧形过度板135,该弧形过度板135位于多个换向通道134的出口处。采用多个换向导条132和换向盖板133的设计,使得钢碗可以顺利地从换向通道134内通过,对钢碗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换向台13的带动钢碗水平转向输送的平稳性。而且可以通过换向透明盖板实时观察钢碗在换向通道134内输送情况,倘若出现钢碗卡位等故障,可以及时发现,进行维修。

参照图1、图4和图5。所述换向台13还包括位于供料冲床12的出料口和换向输送带131之间的飞料过渡板16,该飞料过渡板16包括飞料过度底板161、装设在飞料过度底板161顶面上并且间隔布置的多个飞料过渡块162以及盖设在多个飞料过渡块162顶面的飞料过渡盖板163,相邻的两个飞料过渡块162之间形成飞料过渡通道164,该多个飞料过渡通道164和所述多个换向通道143一一对应,并且该多个飞料过渡通道164的进料口和供料冲床12的出料口相对接,该多个飞料过渡通道164的出料口和所述多个换向通道143相对接。每个飞料过渡块162呈直角状,所述飞料过渡盖板163为透明过渡盖板。所述飞料过渡板16的设计,使得供料冲床12加工的钢碗可以顺利穿过飞料过渡通道164进入换向输送带131上,对钢碗起到平稳过渡传送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透明过度盖板实时观察钢碗在飞料过渡通道164内推送情况,倘若出现钢碗卡位等故障,可以及时发现,进行维修。

参照图1和图12。所述钢碗平带传送装置2包括所述平带传送台21以及装设在平带传送台21上并且用于将钢碗进行排序输送的料直行保持器22、和将剩余数排钢碗进行向内一侧变道的换道器23,所述成型冲床的数目为八个,并且每个成型冲床3配有一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所述换道器23的数目为七个,一个换道器位于一个成型冲床的后方。每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将所述平带传送台21上靠内侧的一排钢碗牵引至对应的成型冲床3上。

另外,所述成型冲床的数目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也可以为十个或十二个等其他合适的数目,所述换道器的数目对应的也可以为九个或十一个等其他合适的数目。所述储料线5的数目也可以是二个或者四个等其他合适的数目。

参照图1、图12和图15。所述平带传送台21呈U字造型,所述钢碗平带传送装置2还包括支撑框架24,所述平带传送台21装设在支撑框架24上,并且该平带传送台21的离地高度大于换向台13的离地高度。所述平带传送台21上还设有用于数排钢碗作90度拐弯的料道转向组件25,该料道转向组件25位于平带传送台21的拐弯处,该料道转向组件25包括垂直布置的前、后拐弯压板251、252以及连接在前、后拐弯压板251、252底部上并且呈径向布置的多个弧形导条253,相邻的两个弧形导条253之间形成钢碗作90度拐弯穿过的拐弯通道254。

参照图12和图14。所述料直行保持器22包括呈U造型的料直行底板221、架设在所述平带传送台21上的料直行顶板222以及固定在料直行顶板底部221并且沿平带传送台21宽度方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料直行导向条223,相邻的两个料直行导向条223之间形成一排钢碗穿过的料直行通道224。该料直行保持器22的设计,钢碗可以顺着料直行通道224有序地穿过,使得杂乱无章的钢碗变成数排钢碗进行输送。

参照图12和图13。每个换道器23包括架设在所述平带传送台21上的换道顶板231以及连接在换道顶板231底部并且沿平带传送台21宽度方向等间隔布置的多个倾斜导向条232,该多个倾斜导向条232位于所述平带传送台21的上方,相邻的两个倾斜导向条232之间形成一排钢碗变道穿过的换道通道233。多个倾斜导向条232的前端通过一横向条234相连接,多个倾斜导向条232的后端连接在换道顶板231底部上,所述横向条234位于多个倾斜导向条232的顶面上。该换道器23的设计,钢碗可以顺着换道通道233有序地进行向平带传送台21内侧变道,使得靠内侧的一排钢碗通过一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传送至对应的成型冲床3上。

参照图12、图16和图17。每个出料过渡传送装置4包括装设在平带传送台21内侧的过渡导向板41、用于承接过度导向板41上钢碗的单道输送带42和用于承接单道输送带42上钢碗并呈S形状的钢丝轨道43,该钢丝轨道43的出料口通过一星形转盘44推送至成型冲床3进料口上。所述平带传送台21离地高度大于成型冲床3进料口的离地高度。所述过渡导向板41上开设有呈弯弧形的一条过渡通道410,该过渡通道410一端部与所述单道输送带42相对接,该过渡通道410另一端部外侧向外延伸一档杆45,该档杆45和平带传送台21内侧壁之间形成一排钢碗通过的前沿通道46。所述钢丝轨道43的出料口处设有用于对钢碗进行向前吹送的吹气喷嘴47。靠内侧(边道)的一排钢碗由于受到档杆45的阻挡作用,会顺着前沿通道46进入过渡通道410内,然后再通过单道输送带42的输送至钢丝轨道43的进料口上,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会顺着钢丝轨道43向下滑落至钢丝轨道43的出料口,再通过一星形转盘44推送至成型冲床3上进行深加工制成电池钢壳。所述吹气喷嘴47的设计,可以对钢丝轨道43的出料口处的钢碗提供一个辅助的推力,便于钢碗顺利进入星形转盘44上。

参照图1和图18。所述储料线5位于所述平带传送台21的始端部、尾端部之间,该储料线5和所述平带传送台21形成旋转供料平台。所述储料线5包括与所述平带传送台21持平的缓冲暂存输送台51以及装设在缓冲暂存输送台51出料端处的闸门52以及驱动闸门52打开的闸门动力组件53。所述缓冲暂存输送台51出料端处还设有左导向档条54和右导向档条55,并且该左、右导向档条54、55分别位于缓冲暂存输送台51出料端处的左右两侧边上。所述左导向档条54和右导向档条55均包括固定在缓冲暂存输送台51侧壁上的基座56、可转动地装设在基座56上的倾斜挡片57以及连接在倾斜挡片57和基座56之间压缩弹簧58,该倾斜挡片57包括倾斜段和与倾斜段一体连接的竖直段。由于闸门动力组件带动闸门52打开和关合的原理为现有常见技术,因此其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赘诉。所述储料线5设有闸门,储料时关闭闸门,储料时打开闸门,对钢碗余料起到一个暂存的作用,给本生产线连续供料得到保障,大幅度地提高本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