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放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241发布日期:2019-01-15 23:1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放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线盒。



背景技术:

在电力施工时,电缆电线的铺设往往需要将成卷的电缆电线进行放线操作。在一些施工工地中,电工习惯性地从整卷电线的内圈拉线,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导线缠绕、弯曲等问题,降低了现场放线施工的速度,影响布线质量,导致存在潜在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710756819.4”的电线放线盒中记载的电线放线盒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移动。但是,由于壳体为圆柱状,只有横卧(即圆柱体的中心轴垂直于支撑面)时才能稳定放置。电线沿转动线轮的中心轴方向规律地上下反复绕设于转动线轮上,在放线时,若抽动卷绕于转动线轮上沿中心轴方向的上部的电线时,则电线容易与盒体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所需的抽线的拉动力变大,当抽线的拉力大于盒体整体的重力时,则盒体会发生移动,影响出线。因此,在使用上述专利产品进行抽线时,优选为由一个人抱住盒体,另一个人进行抽线的配合方式进行。这样,施工无法独立进行抽线操作,操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高效的电线放线盒。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线放线盒,包括转动线轮和带有容置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线槽口,所述转动线轮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线轮的轴向两端至少有一处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转动线轮和/或所述壳体上,

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便于放线盒稳定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支撑面相平行的支撑端部,该支撑端部与所述转动线轮的中心轴的相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圆柱体,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扣合在一起的底盒和上盖,所述底盒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的位置凸设有轴承定位座,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轴承定位座上,所述转动线轮对应于所述轴承的一端设有轴承套,该轴承套套于所述轴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包括圆形底板和围合连接于该圆形底板周沿的侧板,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支架包括提手和支撑脚,所述提手与所述侧板间隔设置,形成手提操作的活动空间,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提手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线轮包括紧配安装在一起的线轮主体和安装轴套,所述线轮主体包括用于卷绕电线的线轮轴套和具有止挡作用的线轮侧板,所述线轮轴套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线轮侧板,所述线轮轴套套于所述安装轴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轮轴套上开设有线头通孔,所述安装轴套上对应于线头通孔的位置设有沿所述安装轴套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线头容置槽,所述线头通孔和所述线头容置槽分别与所述电线的规格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套设置于所述安装轴套上对应于所述轴承的一端,所述安装轴套上对应于所述轴承一端的周沿延伸设有防止所述安装轴套反向脱落的外凸沿。

进一步地,所述线轮轴套的内侧壁设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限位凸起和/或限位槽,所述安装轴套的外侧壁相应地设有防止所述安装轴套相对所述线轮轴套发生移动的限位槽和/或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槽口设置于所述侧板上,所述壳体安装有与所述出线槽口相对应的侧盖,所述侧盖以可开关盖的方式活动贴设于所述侧板的内侧壁;

所述侧盖相对所述上盖的周沿凸设有上滑筋,所述侧盖相对所述圆形底板的周沿凸设有下滑筋,所以上盖相应地设有供所述上滑筋滑行的上滑槽,所述圆形底板相应地设有供所述下滑筋滑行的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所述下滑槽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出线槽口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设有壳体的外侧壁加工成凹凸不平便于光散射的粗糙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圆柱体,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扣合在一起的底盒和上盖,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底盒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的位置凸设有第一轴承定位座,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定位座上,所述转动线轮对应于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套,所述第一轴承套套于所述第一轴承上;

所述上盖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的位置凸设有第二轴承定位座,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定位座上,所述转动线轮对应于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套,所述第二轴承套套于所述第二轴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放线盒,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借助支架结构,将放线盒稳定放置于地面上,且使放线盒的中心轴与地面相平行,此时,转动线轮与壳体(及轴承) 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并且抽线时可顺着电线的重力的方向和电线的绕圈方向进行操作,快速省力。轴承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力,使得抽线更轻松。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和支架,使得抽线操作简单高效,可实现独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转动线轮-01; 容置腔-02;

壳体-03; 出线槽口-04;

底盒-05; 上盖-28;

圆形底板-06; 侧板-07;

轴承定位座-08; 线轮主体-09;

安装轴套-10; 线轮轴套-11;

线轮侧板-12; 轴承套-13;

外凸沿-14; 线头通孔-15;

线头容置槽-16; 限位槽-17;

限位凸起-18; 侧盖-19;

转动支撑沿-20; 定位凸环-21;

加强筋-22; 支架-23;

提手-24; 支撑脚-25;

定位柱-26; 防滑纹-27;

轴承-29; 限位凸起-30;

限位槽-31; 沟槽-32;

支撑端部-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放线盒,用于放置电线。如图1-图5所示,电线放线盒包括转动线轮01和带有容置腔02的壳体03,壳体03开设有出线槽口04,转动线轮01活动安装于容置腔02内。壳体03为圆柱体,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扣合在一起的底盒05和上盖28。底盒 05和上盖28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02。壳体03的外侧壁加工成凹凸不平便于光散射的粗糙面,优选为亚光面。相比于市面上光滑的壳体外侧壁,粗糙面便于光的散射,可防止阳光直射至壳体03内的电线,保护电线减少阳光直射,防止电线老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盒05和上盖28可采用常见的卡扣结构扣合连接,常见扣合结构可为定位柱与柱槽的配合结构,或者卡扣片与卡槽的配合结构等。

转动线轮01的轴向两端至少有一处通过轴承29与壳体03活动安装在一起,轴承29安装于转动线轮和/或壳体03上。下面以轴承 29安装于底盒05上为例进行说明。

底盒05包括圆形底板06和围合连接于该圆形底板06周沿的侧板07,圆形底板06和侧板07优选为一体加工成型。转动线轮01的轴向两端分别活动安装于上盖28和圆形底板06。圆形底板06的内壁上对应于壳体03的中心轴的位置凸设有轴承定位座08,轴承安装座08为圆柱体。轴承29安装于轴承定位座08上。轴承29优选滚珠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以及置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

转动线轮01包括紧配安装在一起的线轮主体09和安装轴套10,线轮主体09包括线轮轴套11和线轮侧板12,安装轴套10和线轮轴套分别大致呈圆柱形。线轮轴套11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线轮侧板12,线轮轴套11套于安装轴套10上,二者之间紧配安装。线轮轴套11 用于卷绕电线,线轮侧板12具有止挡作用,便于电线按行业常用的绕线方式卷绕于两线轮侧板12之间的线轮轴套11上。线轮侧板12 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沿周向方向设置的加强筋22。增强转动线轮01的受力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注塑工艺加工的可行性,线轮主体 09和安装轴套10可一体成型。

转动线轮01对应于轴承29的一端设有轴承套13,并且轴承套 13设置于安装轴套10上,该轴承套13套于轴承29上,轴承29的外圈端沿抵顶于轴承套13的底部,这样(如相比于轴承29的外圈外侧壁与轴承套13的内侧壁相紧配),可减小轴承套13与轴承29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转动线轮01省力、快速且顺畅地转动。安装轴套10 上对应于轴承29一端的周沿设有防止安装轴套10反向脱落的外凸沿 14。外凸沿14沿安装轴套10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线轮轴套11远离轴承29的一端沿线轴轴套11的轴向方向延伸凸设有转动支撑沿 20。上盖28对应于转动支撑沿20的位置凸设有定位凸环21,定位凸环21与转动支撑沿20活动装配在一起,这样,便于转动线轮01 在抽线时发生转动。

线轮轴套1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线头通孔15,安装轴套10 上对应于两线头通孔15的位置分别设有沿安装轴套10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线头容置槽16。线头容置槽16不仅用于容置电线的线头部位,且在容置有线头的情况下还具有防止安装轴套10发生周向转动的作用。通孔15和线头容置槽16分别与电线的规格大小相匹配。

线轮轴套11侧壁设有限位凸起和/或限位槽,安装轴套10侧壁相应地设有限位槽和/或限位凸起。本实施例中,线轮轴套11侧壁设有限位槽17,安装轴套10侧壁相应地设有限位凸起18,限位槽17 和限位凸起18相匹配,二者均呈长条状,分别沿线轮轴套1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当线轮轴套11套于安装轴套10时,限位凸起18限位于限位槽17内,可进一步防止安装轴套10先对线轮轴套11发生周向转动。

出线槽口04设置于侧板07上,壳体03安装有与出线槽口04相对应的侧盖19,侧盖19以可开关盖的方式活动贴设于侧板07的内侧壁。出线槽口04呈四方形,侧盖19呈四方形。侧盖19相对上盖 28的周沿凸设有上滑筋,侧盖19相对圆形底板06的周沿凸设有下滑筋,上盖28相应地设有供所述上滑筋滑行的上滑槽,所述圆形底板06相应地设有供所述下滑筋滑行的下滑槽,所述上滑槽的槽宽与所述上滑筋相匹配,所述下滑槽的槽宽与所述下滑筋相匹配,所述上滑槽和所述下滑槽的长度相等。所述上滑槽和所述下滑槽的长度分别大于出线槽口04的长度,所述上滑槽和所述下滑槽的长度设置受出线槽口04的长度的影响,以能实现侧盖19的开关盖为宜,在此不予详述。侧盖19的外侧壁上凸设有防滑纹27,便于侧盖19的滑动操作。使用时,侧盖19开启,电线的一端由出线槽口04引出以实现抽线操作。不使用时,侧盖20关闭,可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壳体03内而导致电线老化。

侧板07上设有便于放线盒稳定放置于支撑面上的支架23,支架 23具有与地面等支撑面相平行的支撑端部33,支撑端部33与转动线轮01的中心轴的相平行设置。支架23包括提手24和支撑脚25,提手24与侧板07间隔设置,形成手提操作的活动空间,便于操作者进行拿取和放置等操作。提手24为圆环柱,固定于上盖28上,底盒 05上设有与提手24相匹配的定位柱26,提手24与定位柱26之间形成紧配连接,定位柱26限位于提手24的圆环柱内。支撑脚25与提手24相对设置。支撑脚25包括复数个大致呈三角形且并排设置的支撑片,使得支架23具有稳定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放线盒,可借助支架结构,将放线盒稳定放置于地面上,且使放线盒的中心轴与地面相平行,此时,转动线轮 01与壳体03(及轴承29)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并且抽线时可顺着电线的重力的方向和电线的绕圈方向进行操作,快速省力。轴承29 的设置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力,使得抽线更轻松。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29和支架23,使得抽线操作简单高效,可实现独立操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转动线轮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活动安装在一起。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底盒的内壁上对应于壳体的中心轴的位置凸设有第一轴承定位座,第一轴承安装于第一轴承定位座上,转动线轮对应于第一轴承的一端设有第一轴承套,并且第一轴承套设置于安装轴套的一端,第一轴承套套于第一轴承上。

上盖的内壁上对应于壳体的中心轴的位置凸设有第二轴承定位座,第二轴承安装于第二轴承定位座上,转动线轮对应于第二轴承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套,并且第二轴承套设置于安装轴套的另一端,第二轴承套套于第二轴承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结构。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线轮轴套11内侧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30,安装轴套10侧壁相应地设有限位槽31。

限位凸起30设置于呈坡块状,设置于线轮轴套11上远离轴承的一端部,安装轴套10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两对沟槽32,沟槽32贯穿于安装轴套10上远离轴承的一端沿。每对沟槽32之间分别形成安装部,限位槽31一一对应设置于安装部上。沟槽32的设置使得安装部具有弹性,因此便于限位槽31与限位凸起30的锁扣安装。当线轮轴套11套于安装轴套10时,限位凸起30限位于限位槽31内,可进一步防止安装轴套10相对线轮轴套11发生周向转动和/或轴向窜动。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