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816发布日期:2019-02-12 22:0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随高楼日益增多,大众对舒适安全的电梯要求更高,传统钢带电梯对重悬吊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定位精准度低,维护保养麻烦等问题,采用此实用新型安装方式更加简单,结构牢固,机械寿命长的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对重架两侧直梁壁与两块上梁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电梯对重轮通过卡板与对重轮座螺栓连接,对重轮座内置于对重夹板内螺栓连接,对重轮座下方安装挡绳圆钢防止钢带跳绳。使得穿过导向轮的多条钢带能够均匀分布在对重轮两侧,保证对重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减小钢带抖动造成对重侧钢带偏移误差,并且全封闭结构能够有效防止井道内异物灰尘落入对重轮内,造成钢带非正常磨损,内置跳绳圆钢有效防止钢带上下运行中抖动偏移造成的跳绳现象,对重轮内置与对重上梁夹板与对重直梁内的结构,有效减小对重高度提高井道利用率,一体化对重架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重直梁和第二对重直梁,所述第一对重直梁上安装有第一对重上梁夹板,所述第二对重直梁上安装有第二对重上梁夹板,所述第一对重上梁夹板和所述第二对重上梁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对重轮座和第二对重轮座,所述第一对重轮座和所述第二对重轮座内安装有第一挡绳圆钢和第二挡绳圆钢。

由此,内置的所述第一档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档绳圆钢能够有效的防止钢带上下运行过程中抖动偏移所造成的跳绳现象,使得电梯悬吊过程中更加的平稳和安全。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还包括对重轮卡板和对重轮,所述对重轮通过所述对重轮卡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对重轮座和所述第二对重轮座内,所述对重轮卡板与所述对重轮偏心连接。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一对重上梁夹板上安装有对重上梁上盖板,所述第二对重上梁夹板上安装有对重上梁下盖板。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对重轮的上部与所述对重轮卡板连接。

由此,所述对重轮和所述对重卡板通过螺钉螺母固接。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一挡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的安装高度相同,并且位于所述对重轮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第一挡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轮的直径,且大于等于所述对重轮卡板的长边长度。

由此,所述第一挡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是用来让导向轮的多条钢带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对重轮的两侧,使得钢带在所述对重轮上运动过程中提供向上的力量保护的同时,限定钢带在其竖直空间的跳动范围,所述第一挡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轮的直径,且大于等于所述对重卡板的长边长度,这样设计能够在安全隐患排出的情况下保证挡绳圆钢与所述对重轮之间的距离等于钢带的直径,即所述第一挡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与所述对重轮之间的距离等于钢带的直径,防止钢带的跳绳现象的发生,使得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安全和平稳。

作为本实用的优选,所述对重轮、所述第一挡绳圆钢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设置有钢带连接面,所述钢带连接面为背向所述对重轮圆心的弧面,弧面高度为1mm~3mm,所述钢带连接面上镶嵌有磁石,磁石表面经过磨光处理,所述钢带连接面上的磁石的间距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

由此,所述钢带连接面的光面设计既能够减少成本,并且在实际的实用过程中,当钢带发生一定的偏移时,所述钢带连接面的弧面设计能够保证钢带的自动校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很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安装方式更加简单,结构牢固,机械寿命长,对重架两侧直梁壁与两块上梁夹板通过螺栓连接,电梯对重轮通过卡板与对重轮座螺栓连接,对重轮座内置于对重夹板内螺栓连接,对重轮座下方安装挡绳圆钢防止钢带跳绳,使得穿过导向轮的多条钢带能够均匀分布在对重轮两侧,保证对重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减小钢带抖动造成对重侧钢带偏移误差,并且全封闭结构能够有效防止井道内异物灰尘落入对重轮内,造成钢带非正常磨损,内置跳绳圆钢有效防止钢带上下运行中抖动偏移造成的跳绳现象,对重轮内置与对重上梁夹板与对重直梁内的结构,有效减小对重高度提高井道利用率,一体化对重架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带连接面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对重直梁;2-第二对重直梁;3-第一对重上梁夹板;4-第二对重上梁夹板;5-第一对重轮座;6-第二对重轮座;7-对重轮;8-对重轮卡板;9-第一挡绳圆钢;10-第二挡绳圆钢;11-对重上梁上盖板;12-对重上梁下盖板;13-钢带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钢带梯对重嵌入式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重直梁1和第二对重直梁2,所述第一对重直梁1上安装有第一对重上梁夹板3,所述第二对重直梁2上安装有第二对重上梁夹板4,所述第一对重上梁夹板3和所述第二对重上梁夹板4之间设置有第一对重轮座5和第二对重轮座6,所述第一对重轮座5和所述第二对重轮座6内安装有第一挡绳圆钢9和第二挡绳圆钢10,内置的所述第一档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档绳圆钢10能够有效的防止钢带上下运行过程中抖动偏移所造成的跳绳现象,使得电梯悬吊过程中更加的平稳和安全。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重轮卡板8和对重轮7,所述对重轮7通过所述对重轮卡板8安装在所述第一对重轮座5和所述第二对重轮座6内,所述对重卡板8与所述对重轮7偏心连接,所述第一对重上梁夹板3上安装有对重上梁上盖板11,所述第二对重上梁夹板4上安装有对重上梁下盖板12,所述对重轮7的上部与所述对重轮卡板8连接,所述对重轮7和所述对重轮卡板8通过螺钉螺母固接,所述第一挡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10的安装高度相同,并且位于所述对重轮7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10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轮7的直径,且大于等于所述对重轮卡板8的长边长度,所述第一挡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10是用来让导向轮的多条钢带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对重轮7的两侧,使得钢带在所述对重轮7上运动过程中提供向上的力量保护的同时,限定钢带在其竖直空间的跳动范围,所述第一挡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10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对重轮7的直径,且大于等于所述对重轮卡板8的长边长度,这样设计能够在安全隐患排出的情况下保证挡绳圆钢与所述对重轮7之间的距离等于钢带的直径,即所述第一挡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10与所述对重轮7之间的距离等于钢带的直径,防止钢带的跳绳现象的发生,使得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安全和平稳。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轮7、所述第一挡绳圆钢9和所述第二挡绳圆钢10设置有钢带连接面13,所述钢带连接面13为背向所述对重轮7圆心的弧面,弧面高度为1mm~3mm,所述钢带连接面13上镶嵌有磁石,磁石表面经过磨光处理,所述钢带连接面13上的磁石的间距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所述钢带连接面13两侧设置有钢带挡边,所述钢带连接面的光面设计既能够减少成本,并且在实际的实用过程中,当钢带发生一定的偏移时,所述钢带连接面的弧面设计能够保证钢带的自动校正。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