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658发布日期:2019-01-25 17:1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一种输送管道,尤其是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送管道主要在于管体的上段外径固结有两个钩耳邻抵于上凸缘底部,借着金属链条的结串联而使各管体间形成衔接状态;钩耳的钩体呈具有大小呈上小下大排列的造型,且使小钩尖到大钩的间的距离尺寸大于链条每单节的长度,使得钩结时须以金属链条先蜿蜒穿过进入大钩内,再穿过进入小钩的内,而使链条钩结后不易同时滑出而脱落,其于管体上凸缘的下的两侧各装置有上下相对的两副钩耳,而提供上下管体以金属链条进行串连者;于管体近下段的外径上凹设环槽,配合上段内径上环设道卡止凸缘俾于相互套结串联时,两管间内径的卜止凸缘恰可卡在另管体外径的环槽,不致挤在起而保持定的衔接长度,而 到减小衔接管体的无谓浪费及内外唇相密接而防止空气的污染者。

上述结构中,提供建筑中的高楼大厦用来处理垃圾所使用的管体结构,主要在于管体的上段外径固结有两个钩耳邻抵于上凸缘底部,而钩耳的钩体呈具有大小呈上小下大排列的造型,与链条钩结时不易滑出;另于环槽,配合上段内径上环设道卡止凸缘俾于相互套结时两管间可保持定的衔接长度,不致挤在起,而达到以较少的管体可衔接出较长的段长度,减少无谓的浪费又以密封衔接防止倾倒时尘土扬出筒外者。

上述结构管道的串接均利用钩接结构设计,以连续串接若干管道组成长条状垃圾管道,惟,钩接结构仅提供与其上下相邻的管道以链条串接钩设的功能,以致整体管道处于可晃动的不稳固悬吊状态,容易发生管道间脱落、或产生间距而使垃圾落于管道外、灰尘漫天飞扬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包括有:该输送管道包括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的第一管体其内部具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其端的外侧上设有平行相对的第一结合单元,该第一结合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钩部及第二钩部,该第一管体由上而下呈渐缩状;至少第一连接元件,其端分别钩设于各该第结合单元的第二钩部上;所述的第二管体,其内部具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其端的外侧上设有平行相对的第二结合单元,各该第二结合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三钩部及第四钩部,该第二管体由上而下呈渐缩状,且该第一管体的底端由该第二管体的顶端插入,使该第一管体的底端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各该第一连接元件的另端分别钩设于各该第二结合单元的第三钩部上,使该第一管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二管体的第二容置 间连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第一钩部结合有第二连接元件,各该第二连接元件的另一端提供固定于建筑物顶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第四钩部分别提供结合第三连接元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第一连接元件及各该第二连接元件为链条或钢缆。

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包括有:该输送管道包括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的第一管体其内部具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其端的外侧上设有平行相对的第一结合单元,该第一结合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钩部及第二钩部,该第一管体由上而下呈渐缩状;至少第一连接元件,其端分别钩设于各该第结合单元的第二钩部上;所述的第二管体,其内部具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其端的外侧上设有平行相对的第二结合单元,各该第二结合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三钩部及第四钩部,该第二管体由上而下呈渐缩状,且该第一管体的底端由该第二管体的顶端插入,使该第一管体的底端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各该第一连接元件的另端分别钩设于各该第二结合单元的第三钩部上,使该第一管体的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二管体的第二容置 间连通。以便于将垃圾由建筑物顶部经由第管体及第二管体输送至地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是延续图1的第一管体立体分解图; 图3是延续图1的第二管体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垃扫铁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废弃物输送管道 1。该输送管道包括有:第一管体10、第一连接元件20及第二管体30,第一管体10,其内部具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11,其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平行相对的第一结合单元12,第一结合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钩部121及第二钩部122,第一管体10由上而下呈渐缩状。第一连接元件20,其一端分别钩设于各第一结合单元12的第二钩部122上。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管体30,其内部具有两端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31,其一端的外侧上设有平行相对的第二结合单元32,第二结合单元32具有相对的第三钩部321及第四钩部322,第二管体30由上而下呈渐缩状,且第一管体10的底端由第二管体30的顶端插入,使第一管体10的底端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31内,第一连接元件20的另一端分别钩设于各第二结合单元32的第三钩部321上,使第一管体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与第二管体30的第二容置空间31连通。

如图4所示,第以钩部121分别结合有第二连接元件40,第二连接元件40的另一端可固定于建筑物50顶部或依需求再连结个或多个第管体10。而第二管体30上的各第四钩部322分别提供结合第三连接元件60,借此再连结个或多个第二管体30,而最末端的第二管体30的第四钩部322则不需再连结第三连接元件60。第一连接元件20、第二连接元件40及第三连接元件60为链条或钢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