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764发布日期:2019-01-08 22:1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具体说是用于实现较长货物在两层建筑之间上、下运输的大跨度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61078947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铝材仓储升降平台。如图1所示,这种铝材仓储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底座上自下而上依次铰接有多个X形的升降连杆12,最上方的升降连杆12上铰接有呈水平布置的升降台11。这种升降平台利用升降连杆12的剪刀叉形式的联动作用,实现升降台11的上升与下降。然而,采用剪刀叉形式的联动方式铰接点较多,铰接点在工作中易磨损,从而产生空隙,使得升降平台在作业时不稳定,存在晃动风险。而且,这种升降平台升的越高,上下部的支撑面积越小,工作的稳定性越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跨度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作业稳定、不存在晃动风险,工作的稳定性较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跨度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该支撑框上有长方形的升降托架,该升降托架呈水平布置。其特点是所述升降托架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架,滑动架与支撑框间呈上、下滑动状配合,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架带动升降托架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支撑框包括位于升降托架两端的立柱组,立柱组中均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立柱,所述滑动架分别位于对应立柱组中的两个立柱间,且滑动架与立柱组中的两个立柱间均呈上、下滑动状配合。

所述立柱组中两个立柱的相对侧面上均有呈竖向布置的限位凹槽,使得立柱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滑动架包括两个呈竖向布置的滑动板,滑动板均位于升降托架一端的两个角上,且两个滑动板呈一一对应状位于立柱中限位凹槽的外侧,滑动板的板面与限位凹槽的槽底平行;朝向限位凹槽的那个滑动板板面上均设置有主滚轮,主滚轮与限位凹槽的两个槽壁间均呈滚动状配合。

所述立柱的顶部均有上链轮、中部均有下链轮,上链轮与下链轮间均有链条,链条的下端固定在立柱上,上端依次绕过下链轮、上链轮后与对应的滑动架相连。

所述滑动板上有通孔,通孔内有第一侧滚轮,第一侧滚轮的轴线与主滚轮的轴线垂直,第一侧滚轮与限位凹槽的槽底呈滚动状配合。

所述滑动板上均有两个主滚轮,且滑动板上的两个主滚轮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第一侧滚轮位于两个柱滚轮间。

邻近升降托架的那个滑动板竖边上有向外呈90弯曲的弯折板,远离滑动板的那段折弯板上有第二侧滚轮,第二侧滚轮的轴线与主滚轮的轴线垂直,第二侧滚轮位于远离限位凹槽的那个立柱侧面外侧,且第二侧滚轮与远离限位凹槽的那个立柱侧面呈滚动状配合。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滑动架下方的底座,底座与滑动架间有推动油缸。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升降机构的升降托架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架,滑动架与支撑框间呈上、下滑动状配合,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架带动升降托架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上、下运动,与背景技术相比,不存在铰接点,从而避免因铰接点磨损而出现的工作不稳定、存在晃动风险的问题。而且,这种升降机构不会因升高而减小下部的支撑面积,工作的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升降机构中升降架中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跨度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框,该支撑框上有长方形的升降托架1,该升降托架1呈水平布置。所述升降托架1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架,滑动架与支撑框间呈上、下滑动状配合,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架带动升降托架1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支撑框包括位于升降托架1两端的立柱6组,立柱6组中均有两个并排布置的立柱6,所述滑动架分别位于对应立柱6组中的两个立柱6间,且滑动架与立柱6组中的两个立柱6间均呈上、下滑动状配合。

所述立柱6组中两个立柱6的相对侧面上均有呈竖向布置的限位凹槽5,使得立柱6的横截面呈C形。所述滑动架包括两个呈竖向布置的滑动板9,滑动板9均位于升降托架1一端的两个角上,且两个滑动板9呈一一对应状位于立柱6中限位凹槽5的外侧,滑动板9的板面与限位凹槽5的槽底平行;朝向限位凹槽5的那个滑动板9板面上均设置有主滚轮11,主滚轮11与限位凹槽5的两个槽壁间均呈滚动状配合。

所述立柱6的顶部均有上链轮2、中部均有下链轮4,上链轮2与下链轮4间均有链条3,链条3的下端固定在立柱6上,上端依次绕过下链轮4、上链轮2后与对应的滑动架相连。

所述滑动板9上有通孔,通孔内有第一侧滚轮10,第一侧滚轮10的轴线与主滚轮11的轴线垂直,第一侧滚轮10与限位凹槽5的槽底呈滚动状配合。

所述滑动板9上均有两个主滚轮11,且滑动板9上的两个主滚轮11呈上、下并排布置,所述第一侧滚轮10位于两个柱滚轮间。

为了限制滑动架水平活动,邻近升降托架1的那个滑动板9竖边上有向外呈90弯曲的弯折板8,远离滑动板9的那段折弯板上有第二侧滚轮7,第二侧滚轮7的轴线与主滚轮11的轴线垂直,第二侧滚轮7位于远离限位凹槽5的那个立柱6侧面外侧,且第二侧滚轮7与远离限位凹槽5的那个立柱6侧面呈滚动状配合。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滑动架下方的底座12,底座12与滑动架间有推动油缸13。

使用时,利用推动油缸13的活塞杆伸出或收缩带动滑动架的主滚轮11、第一侧滚轮10和第二测滚轮在立柱6上滚动,从而带动滑动架和升降托架1沿立柱6上、下滑动,使得升降托架1作业稳定、避免了晃动的风险,工作稳定性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