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分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604发布日期:2018-12-05 19:13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大米分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大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米分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大米分装是大米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由于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加工过程后,不能以散装的方式直接进行运输或者售卖,需要进行分装成袋后才可以运输或者售卖,因此,大米分装尤为重要。

目前,大多数大米加工企业采用大米分装生产线对大米进行分装,现有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包括烘干机、称重台以及包装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烘干机对大米进行烘干,然后通过称重台对大米进行称重,最后通过包装装置完成大米的分装包装。

这种现有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对大米进行分装时,每次只能完成一袋大米的称重包装,无法同时进行多袋大米的称重包装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大米工业化加工的产量需求,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对大米进行多袋同时分装的大米分装生产线,以提高大米分装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分装生产线,以解决现有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大米分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大米分装生产线,包括干燥机、输送通道、出料通道;

所述输送通道的一端为开口部,所述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为封闭部,所述输送通道倾斜设置,所述开口部高于所述封闭部,所述干燥机与所述开口部连接,所述封闭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出料通道为至少两个,在所述输送通道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封闭部之间间隔设置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数量与所述出料通道的数量相同,所述出料孔与所述出料通道相连通,所述出料通道为圆柱状,所述出料孔上还设置有过滤网;

每个所述出料通道的正下方均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和底座,所述称重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称重平台所在平面与所述出料通道的轴线垂直;

每个所述称重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包装装置;

每个所述称重装置与所述称重装置一侧的所述包装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料通道远离所述出料孔的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软管,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软管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内径与所述出料通道的外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软管远离所述出料通道的一端设置有塞子,所述塞子为圆柱状,所述塞子的横截面的直径与所述软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塞子与所述软管远离所述出料通道的一端为可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软管的连接部套设有卡箍。

可选的,所述称重平台上设置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边与所述称重平台通过铰链连接。

可选的,所述载物板上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橡胶垫上设置有四个挡板,所述挡板分别首尾连接与所述橡胶垫形成顶部开口的密闭空间,所述挡板与所述橡胶垫相垂直,靠近所述输送带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输送口。

可选的,所述称重装置与所述包装装置之间设置有杀菌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米分装生产线,包括干燥机、输送通道、出料通道,输送通道的一端为开口部,输送通道的另一端为封闭部,输送通道倾斜设置,开口部高于封闭部,干燥机与开口部连接,封闭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出料通道为至少两个,在输送通道的开口部与封闭部之间间隔设置有出料孔,出料孔的数量与出料通道的数量相同,出料孔与出料通道相连通,出料通道为圆柱状,出料孔上还设置有过滤网,每个出料通道的正下方均设置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和底座,称重平台设置在底座的顶部,称重平台所在平面与出料通道的轴线垂直,每个称重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包装装置,每个称重装置与称重装置一侧的包装装置通过输送带连接,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出料通道,将经过干燥机烘干之后的大米分流到每个出料通道相对应的称重装置上进行称重,以及完成后续的包装工序,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大米分装生产线每次只能完成一袋大米的称重包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可以同时完成两袋以上大米的称重包装,进而提高了大米分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出料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出料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塞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称重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干燥机,2-输送通道,3-支撑柱,4-出料通道,5-称重装置,6-输送带,7-包装装置,8-杀菌装置,20-开口部,21-封闭部,22-出料孔,23-过滤网,41-软管,42-塞子,43-卡箍,51-称重平台,52-底座,53-载物板,54-橡胶垫,55-挡板,56-输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包括干燥机1、输送通道2、出料通道4,输送通道2的一端为开口部20,输送通道2的另一端为封闭部21,输送通道2倾斜设置,开口部20高于封闭部21,干燥机1与开口部20连接,封闭部2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3。

出料通道4为至少两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以及多个,根据生产需要可以设置相应数量的出料通道4,在输送通道2的开口部20与封闭部21之间间隔设置有出料孔22,出料孔22的数量与出料通道4的数量相同,出料孔22与出料通道4相连通,出料通道4为圆柱状,出料孔22上还设置有过滤网23。

每个出料通道4的正下方均设置有称重装置5,称重装置5包括称重平台51和底座52,称重平台51设置在底座52的顶部,称重平台51所在平面与出料通道4的轴线垂直,每个称重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包装装置7,每个称重装置5与该称重装置5一侧的包装装置7通过输送带6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大米首先经过干燥机1烘干,去除大米中含有的水分,然后通过开口部20进入输送通道2,输送通道2的另一端为封闭部21,而且输送通道2为倾斜设置,开口部20高于封闭部21,因此,大米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开口部20流向封闭部21,并且封闭部21可以起到防止大米流出输送通道2的作用。由于出料通道4为至少两个,在输送通道2的开口部20与封闭部21之间间隔设置有出料孔22,出料孔22的数量与出料通道4的数量相同,出料孔22与出料通道4相连通,因此大米在流向封闭部21的过程中通过出料孔22被分流入至少两个出料通道4中,在出料孔22上设置的过滤网23可以过滤大米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被分流入各个出料通道4的大米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设置在各个通道4正下方的称重装置5的称重平台51上进行称重,最后经过输送带6输送至包装装置7完成包装,以上就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的大米分装的工作流程,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包括至少两个出料通道4,进而将大米分流至对应的各个称重装置5进行称重,以及完成后续的包装工序,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大米分装生产线每次只能完成一袋大米的称重包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可以同时完成两袋以上大米的称重包装,进而提高了大米分装的效率。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出料通道4远离出料孔22的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软管41,出料通道4与软管41相连通,软管41的内径与出料通道4的外径相同。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软管耐弯折以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当大米通过出料通道4流向称重装置5时,可以通过调整软管41远离出料孔22的一端与称重装置5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控制大米流到称重平台51时所处的位置,使称重结果更加准确。

可选的,软管41为橡胶软管,橡胶软管分为两层结构,内层为钢丝编织层,采用多股钢丝相互编织而成,外层为橡胶层,橡胶软管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和抗拉伸性。

可选的,软管41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抗腐蚀性。

可选的,参见图4,软管41远离出料通道4的一端设置有塞子42,塞子42为圆柱状,塞子42的横截面的直径与软管41的内径相同,塞子42能够将软管41远离出料通道4的一端堵住,以防止当称重装置5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大米源源不断地从软管41中流出造成浪费,其中塞子42与软管41远离出料通道4的一端为可活动连接,当使用塞子42时,将塞子42堵在软管41远离出料通道4的一端,不使用塞子42时,将塞子42从软管41远离出料通道4的一端移走。

可选的,出料通道4与软管41的连接部套设有卡箍43,卡箍43能够使软管41与出料通道4之间的连接更牢固,防止软管41从出料通道4上滑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出料通道4远离出料孔22的一端的外壁上套设有软管41,出料通道4与软管41相连通,软管41的内径与出料通道4的外径相同,由于软管耐弯折以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当大米通过出料通道4流向称重装置5时,可以通过调整软管41远离出料孔22的一端与称重装置5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控制大米流到称重平台51时所处的位置,使称重结果更加准确。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图6,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称重平台51上设置有载物板53,载物板53靠近输送带6的一边与称重平台51通过铰链连接。其余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载物板53上的大米达到包装所规定的重量时,由于载物板53靠近输送带6的一边与称重平台51通过铰链连接,可以将载物板53绕靠近输送带6的一边转动,大米依靠自身的重力向输送带6滑动,从而将载物板53上的大米移动至输送带6上。

可选的,所述载物板53上设置有橡胶垫54,所述橡胶垫54能起到缓冲作用,当大米依靠自身重力流到载物板53上时,由于大米与载物板53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米发生飞溅现象,同时载物板53由于受到大米的冲击力,长年累月会使载物板53的表面上产生凹陷,从而影响称重装置5的准确性,橡胶垫54能够减小大米对载物板53的冲击力,进一步,当橡胶垫54表面产生凹陷时,更换新的橡胶垫54即可,无需更换载物板53,减小了更换难度以及节省了更换时间。

可选的,橡胶垫54上设置有四个挡板55,挡板55分别首尾连接与橡胶垫54形成顶部开口的密闭空间,挡板55与橡胶垫54相垂直,靠近输送带6的挡板55上设置有输送口56,四个挡板55能够有效防止称重装置5上的大米飞溅出来,从而减少了浪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在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称重平台51上设置有载物板53,载物板53靠近输送带6的一边与称重平台51通过铰链连接,当载物板53上的大米达到包装所规定的重量时,由于载物板53靠近输送带6的一边与称重平台51通过铰链连接,可以将载物板53绕靠近输送带6的一边转动,大米依靠自身的重力向输送带6滑动,从而将载物板53上的大米移动至输送带6上。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7,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称重装置5与包装装置7之间设置有杀菌装置8。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称重装置5与包装装置7之间设置杀菌装置8,可以在大米分装包装之前,有效消灭大米中的细菌。

可选的,杀菌装置8采用紫外线杀菌装置、声波杀菌装置或者辐射杀菌装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大米分装生产线,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称重装置5与包装装置7之间设置有杀菌装置8,在称重装置5与包装装置7之间设置杀菌装置8,可以在大米分装包装之前,有效消灭大米中的细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