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118发布日期:2018-12-11 19:5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奶袋倒奶时容易洒出,使用操作不方便,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奶袋倒奶时容易洒出,使用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包括:一袋体、一连接件以及一绳体;所述袋体设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上方设有一相连通的袋口,所述容纳空间的下方设有一能供撕开的内薄膜,而所述袋体的内侧面设有一能供开启关闭所述袋口的夹链部,所述袋体的外侧面设有一能供撕开、且对应于所述内薄膜的外薄膜;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并且与所述内薄膜相连接;所述绳体的一端设在所述袋体内,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绳体的另一端则设在所述袋体外,供使用者能拉起所述连接件。

所述袋体位于所述袋口边缘处,更设有至少一能便于瓶体的瓶口放置的弧形槽。

所述绳体为一环状绳体;所述袋体相对应的内侧边缘处更分别设有至少一能定位所述绳体、供所述绳体与所述连接件间一环形范围的定位部。

所述袋体的外形为由上往下渐渐缩小的袋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能将刚挤出来的母乳装入容纳空间处保存,而在喂食婴儿前,需先将外薄膜撕开后,再拉起绳体以牵动连接件,并同时将内薄膜撕开,以露出开口,供母乳从开口处流出,解决以前集奶袋在使用上容易洒出的解决。

2.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由于在袋口处更设置一弧形槽,当妇女在利用吸奶器将母乳挤在一瓶体后,使瓶体的瓶口能放置在弧形槽处,供母乳能完全倒入容纳空间中,而不会倒出袋体外。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第3图是第2图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第4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母乳由袋口处倒入袋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一。

第5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母乳由袋口处倒入袋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二。

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袋体内的母乳倒入瓶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一。

第7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袋体内的母乳倒入瓶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如第1图至第3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100,其包括:一袋体1、一连接件2以及一绳体3;所述袋体1设有一容纳空间10,所述容纳空间10的上方设有一相连通的袋口11,所述容纳空间10的下方设有一能供撕开的内薄膜12,而所述袋体1的内侧面设有一能供开启关闭所述袋口11的夹链部13,所述袋体1的外侧面设有一能供撕开、且对应于所述内薄膜12的外薄膜14;所述连接件2设在所述容纳空间10处与所述内薄膜12相连接;所述绳体3的一端位于所述袋体1内,并与所述连接件2相连接,所述绳体3的另一端则位于所述袋体1外,供使用者能拉起所述连接件2;所述袋体1能在所述容纳空间10中装入母乳,想使用时需先将所述外薄膜14撕开,再由使用者拉起所述绳体3,牵动所述连接件2,并同时将所述内薄膜12撕开,因此形成一开口15,供母乳能从所述开口15处流出。

其中,通过袋体1、连接件2以及绳体3所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100,袋体1能供妇女在涨奶时,如第4图和第5图所示,将挤出的母乳装入容纳空间10处,以便密封保存并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冷冻,让婴儿能随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因此既能解决妇女在涨奶时的不适,也不用将多余的母乳丢弃,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当婴儿需进行喂食前,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100的实施方式,如第6图所示,首先需将外薄膜14撕开,再拉起绳体3以牵动连接件2,而连接件2因与袋体1的内薄膜12相连接,所以在牵动连接件2的同时,内薄膜12能如第7图所示一样撕开,并露出一开口15,供母乳从开口15处流出,解决以前集奶袋在使用上容易洒出的问题。

另外,通过内薄膜12与外薄膜14的双层设计,能供绳体3在拉起连接件2时,使内薄膜12从袋体1内撕除后,并且留置在容纳空间10处,而内薄膜12因通过外薄膜14的保护,所以在外薄膜14撕除前,不会长时间接触到外界空气,借此让母乳不易受到污染,以便能安心给予婴儿食用。

上述中,所述袋体1位于所述袋口11边缘处,更设有至少一能便于瓶体的瓶口放置的弧形槽16。

其中,当妇女在利用吸奶器将母乳挤在一瓶体后,为了能将母乳在装入容纳空间10时不易漏出袋体1外,所以在袋体1的袋口11处,更设置了一弧形槽16,供瓶体的瓶口如第3图所示,能放置在弧形槽16处,让母乳能完全倒入容纳空间10中。

上述中,所述绳体3为一环状绳体;所述袋体1相对应的内侧边缘处,更分别设有至少一能定位所述绳体3、供所述绳体3与所述连接件2间界定设有一环形范围的定位部17。

其中,绳体3是为一环状的绳体,而袋体1内两侧边缘处更设置了定位部17,如第5图所示,以定位绳体3并扩大界定出绳体3与连接件2间的环形范围,使绳体3能沿着定位部17所设置的路径拉起,而此设置能供绳体3在拉起连接件2时,使连接件2相对应两侧的力道能较为平均,以便能顺利撕开内薄膜12。

上述中,所述袋体1的外型为由上往下渐渐缩小的袋体。

如第1图所示,袋体1由上往下渐渐缩小的设计,能供袋体1下方在将外薄膜14撕开后,让还未将内薄膜12撕开的开口15处,对应于奶瓶的瓶口,再将内薄膜12撕开,有利于母乳能集中流入奶瓶内,防止漏出,相比较以前集奶袋从夹链处开启开口,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100在从袋口11处倒入母乳,以及从开口15处流出母乳并倒入奶瓶内的实施方式,都能防止母乳洒出袋体1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能将刚挤出来的母乳装入容纳空间处保存,而在喂食婴儿前,需先将外薄膜撕开后,再拉起绳体以牵动连接件,并同时将内薄膜撕开,以露出开口,供母乳从开口处流出,解决以前集奶袋在使用上容易洒出的解决。

2.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由于在袋口处更设置一弧形槽,当妇女在利用吸奶器将母乳挤在一瓶体后,使瓶体的瓶口能放置在弧形槽处,供母乳能完全倒入容纳空间中,而不会倒出袋体外。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