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9305发布日期:2019-02-22 21:52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体输送线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体输送线,由于直线排布有多个工位,需要将工装座直线输送行进,现有的结构在工装座运行直线轨道的一侧安装另一条回复轨道,使得回复轨道和工装座直线运行轨道水平向平行布置,其需要设置驱动工装座抬升和侧移的机构、其结构复杂,且由于两侧平行布置,使得整个产线的占地面积大、土地成本高;为此,需要研发一种仅需垂直向驱动即可完成工装座循环工作的结构,现有的升降机构无法满足对应的工作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构,其可驱动工装座垂直向升降、并完美配合与对应的直线运行轨道和直线回复轨道,其确保整个线性输送线的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垂直向驱动结构、工装座支承板,所述垂直向驱动结构包括垂直向框架,所述垂直向框架上的朝向直线运行轨道的立面上布置有垂直向轨道,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内端立式安装板通过导轨副配合安装于所述垂直向轨道,所述垂直向框架内设置有垂直向驱动结构,所述垂直向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内部的伸入所述垂直向框架的螺母连接部分;所述工装座支承板对应于直线运行轨道位置处设置有补充直线轨道,所述补充直线轨道位于垂直向的上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所述补充直线轨道位于垂直向的下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所述直线回复轨道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向框架的朝向所述直线运行轨道的立面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止挡、下止挡,确保工装座的定位准确可靠;

所述工装座支承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所述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的上端面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的边为圆弧面,该结构确保可以在不受平行于直线运行轨道的力时的工装座的定位稳固可靠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运行轨道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通过外部机构将工件放置于起始工位所对应的工装座,工装座通过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等间距向前输送,通过外部机构取出末端工位上的工件后,起始工位工装座支承板上没有工装座,末端工位的工装座支承板上有工装座,升降机构均下降,使得升降机构所对应的工装座支承板下降,并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回复轨道组成完成的直线轨道,驱动工装座沿着直线回复轨道复位,升降机构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直线运行轨道再次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之后依次循环工作,综上,其可驱动工装座垂直向升降、并完美配合与对应的直线运行轨道和直线回复轨道,其确保整个线性输送线的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直线产线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垂直向驱动结构1、工装座支承板2、垂直向框架3、直线运行轨道4、垂直向轨道5、内端立式安装板6、导轨副7、垂直向驱动结构8、丝杆9、圆弧面10、补充直线轨道11、直线回复轨道12、上止挡13、下止挡14、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15

升降机构100、工装座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升降机构,见图1-图2:其包括垂直向驱动结构1、工装座支承板2,垂直向驱动结构1包括垂直向框架3,垂直向框架3上的朝向直线运行轨道4 的立面上布置有垂直向轨道5,工装座支承板的内端立式安装板6通过导轨副 7配合安装于垂直向轨道5,垂直向框架3内设置有垂直向驱动结构8,垂直向驱动结构8的输出端丝杆9螺纹连接工装座支承板2的内部的伸入垂直向框架的螺母连接部分(图中未画出);工装座支承板2对应于直线运行轨道4 位置处设置有补充直线轨道11,补充直线轨道11位于垂直向的上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直线运行轨道4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补充直线轨道11位于垂直向的下部位置时无缝连接、并平齐直线回复轨道12的长度方向对应端布置。

垂直向框架3的朝向直线运行轨道的立面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止挡13、下止挡14,确保工装座的定位准确可靠;

工装座支承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15,弹性工装座定位凸起15的上端面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的边为圆弧面10,该结构确保可以在不受平行于直线运行轨道的力时的工装座的定位稳固可靠

其工作原理如下、见图2,升降机构100驱动工装座支承板2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11、直线运行轨道4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通过外部机构将工件放置于起始工位所对应的工装座200,工装座200通过等间距直线搬送机构沿着直线运行轨道等间距向前输送,通过外部机构取出末端工位上的工件后,起始工位工装座支承板2上没有工装座200,末端工位的工装座支承板2上有工装座200,升降机构100均下降,使得升降机构100所对应的工装座支承板2下降,并使得补充直线轨道11、直线回复轨道12组成完成的直线轨道,驱动工装座200沿着直线回复轨道复位至起始工位的正下方布置,升降机构100驱动工装座支承板上升,使得补充直线轨道11、直线运行轨道4再次组合形成N个工位所对应的直线轨道,之后依次循环工作,综上,其可驱动工装座垂直向升降、并完美配合与对应的直线运行轨道4和直线回复轨道12,其确保整个线性输送线的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