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机立罐弧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575发布日期:2018-12-11 19:5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缆机立罐弧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料斗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缆机立罐弧门。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的9 m³缆机立罐弧门结构较为单薄,包括两块厚12mm的单扇板和一块与单扇板连接的厚8mm的筋板。12mm的单扇板通过弧门悬挂销轴与混凝土立罐罐体连接;8mm的筋板与弧门托辊螺栓连接,该筋板上还连接着弧门油缸销轴。在缆机栈桥落罐过程中,落罐时的震动极易造成混凝土立罐弧门结构变形及弧门托辊固定螺栓磨损,甚至会出现在卸料时弧门异常卡阻,不能正常卸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缆机立罐弧门结构。

一种缆机立罐弧门,包括扇形弧门和与弧门托辊螺栓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的扇形弧门和固定板平行设置,扇形弧门的上部连接有弧门固定部,所述的弧门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轴孔;

还包括连接在扇形弧门和固定板之间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垂直设置在扇形弧门的底部,所述的底板将固定板分为固定板上部和固定板下部;所述的扇形弧门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包括纵向主加强筋、多条纵向副加强筋和底板加强筋,纵向主加强筋的一端设置在弧门固定部上,纵向主加强筋的另一端设置在底板上,并与固定板上部连接,所述的多条纵向副加强筋对称分布在纵向主加强筋的两侧,底板加强筋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板下部,底板加强筋的另一端设置在扇形弧门的底部;所述的第一轴孔中设置有铜套。

所述的纵向主加强筋和多条纵向副加强筋的纵向截面为梯形。

所述的纵向主加强筋厚度为12mm~17mm,所述的多条纵向副加强筋的厚度为12mm。

所述的弧门固定部的厚度为30mm,所述的扇形弧门的厚度为28mm。

所述的铜套的长度与第一轴孔的开孔深度一致,铜套的厚度为2mm~4.5mm。

所述的扇形弧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弧门油缸销轴的第二轴孔,扇形弧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以第二轴孔为中心的框体,所述的框体对应于第二轴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在扇形弧门和固定板之间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垂直设置在扇形弧门的底部,为弧门构建了一个稳定的框体。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扇形弧门上设置加强筋,增强了整个扇形弧门的强度和刚性,同时节约了材料用量;克服了因为应力不均所造成的变形。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纵向主加强筋,纵向主加强筋的一端设置在弧门固定部上,纵向主加强筋的另一端设置在底板上,并与固定板上部连接,纵向主加强筋的厚度为12mm~17mm;纵向主加强筋设置在扇形弧门的中部,增强了弧门固定部的强度和刚性。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条纵向副加强筋,所述的多条纵向副加强筋的厚度为12mm;纵向主加强筋和纵向副加强筋从整体上加固了扇形弧门,克服了因为应力不均所造成的扇形弧门的变形。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加强筋,加固了底板。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厚度为2mm~4.5mm的铜套,很好地密封了弧门悬挂销轴与弧门固定部上第一轴孔间的空隙,保证了弧门在开启闭合时平滑稳定地运动。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弧门固定部的厚度为30mm,扇形弧门的厚度为28mm,比现有技术的弧门结构厚度更厚,不易变形。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框体,为弧门油缸销轴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保证了弧门平稳地开启和闭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立罐的连接视图,

图中:1-扇形弧门,2-固定板,3-弧门固定部,4-第一轴孔,5-底板,6-固定板上部,7-固定板下部,8-加强筋,9-纵向主加强筋,10-多条纵向副加强筋,11-底板加强筋,12-铜套,13-第二轴孔,14-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缆机立罐弧门,包括扇形弧门1和与弧门托辊螺栓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的扇形弧门1和固定板平行设置,扇形弧门1的上部连接有弧门固定部3,所述的弧门固定部3上开设有第一轴孔4,所述的第一轴孔4中设置有铜套12。所述的铜套12的长度与第一轴孔4的开孔深度一致,铜套12的厚度为3mm。在现有技术中,弧门悬挂销轴与弧门固定部3上第一轴孔4因为彼此间的摩擦,间隙越来越大,很大地影响了缆机立罐弧门在开启关闭过程中的稳定性,而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耐磨性。因此选用铜套12套设在第一轴孔4中,比较好地改善了缆机立罐弧门上部的稳定性。

一种缆机立罐弧门还包括连接在扇形弧门1和固定板之间的底板5,所述的底板5垂直设置在扇形弧门1的底部,所述的底板5将固定板分为固定板上部6和固定板下部7;所述的扇形弧门1上设置有加强筋8,所述的加强筋8包括纵向主加强筋9、多条纵向副加强筋10和底板加强筋11。

所述的纵向主加强筋9厚度为15mm,纵向主加强筋9的一端设置在弧门固定部3上,纵向主加强筋9的另一端设置在底板5上,并与固定板上部6连接;纵向主加强筋9的设置,增强了缆机立罐弧门中部和弧门固定部3的刚性和强度。

所述的多条纵向副加强筋10的厚度为12mm,多条纵向副加强筋10对称分布在纵向主加强筋9的两侧。

底板加强筋11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板下部7,底板加强筋11的另一端设置在扇形弧门1的底部;所述的纵向主加强筋9和多条纵向副加强筋10的纵向截面为梯形。

所述的弧门固定部3的厚度为30mm,所述的扇形弧门1的厚度为28mm,都比现有技术提供的缆机立罐弧门的厚度厚。

所述的扇形弧门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弧门油缸销轴的第二轴孔13,扇形弧门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以第二轴孔13为中心的框体14,所述的框体14对应于第二轴孔13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弧门油缸销轴穿过该通孔和第二轴孔13固定在扇形弧门1上,该通孔和第二轴孔13中都设有轴套。

实施例2

所述的纵向主加强筋9的厚度为12mm,所述的铜套12的厚度为2mm。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的纵向主加强筋9的厚度为17mm,所述的铜套12的厚度为4.5mm。

其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