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冰袋储冷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326发布日期:2019-01-04 23:1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冰袋储冷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冰袋储冷包。



背景技术:

水果、蔬菜、冰淇淋或熟食等物品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需要放在储冷包中冷藏以避免其变质,现有储冷包所采用的冰袋内只填充有制冷剂,用户在利用冰袋吸热过程中无法判断冰袋当前剩余的吸热能力,运输过程中冰袋可能会中途失去制冷能力从而导致货物变质,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而且现有储冷包所采用冰袋都为一个简单的袋状容腔,用户在复用冰袋之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冷冻冰袋进行放热,冰袋使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冰袋储冷包,在冰袋内设置感温变色油墨对温度进行指示,辅助用户判断冰袋剩余的吸热能力,避免储冷包运输过程中失去制冷能力,并将冰袋设置为折叠结构,提高冷冻时冰袋的放热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冰袋储冷包,包括包本体和冰袋,所述包本体为密封的箱体结构,所述包本体的顶部设有拉链,所述包本体包括织物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贴附于所述织物层的内壁,所述保温层的内壁设有网袋,所述冰袋设于所述网袋内;所述冰袋包括连接件和制冷单体,多个所述制冷单体通过所述连接件顺次连接,所述制冷单体包括袋体和矩形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端板和铰接杠,所述袋体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袋体与所述端板固定相连且位于两所述铰接杠之间,所述袋体内设有制冷剂和感温变色油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与所述铰接杠相配合,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套筒相连,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设有条形的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上设有比色卡。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阻隔性隔热保温涂料。

进一步地,所述包本体的顶部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制冷单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套筒套接于制冷单体的铰接杠,边框可以绕铰接杠转动,冰袋吸热时制冷单体相互重叠,此时冰袋主要通过顶部和底部的制冷单体进行吸热,而位于中部的制冷单体吸热较少,这样可以使冰袋长时间吸热,对冰袋进行冷冻放热时则展开冰袋,此时各个制冷单体同时放热,冰袋迅速冷却,短时间内即可重复使用,提升冰袋的利用率;

(2)在制冷剂中混合感温变色油墨,感温变色油墨在不同温度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制冷剂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会逐步变化,通过感温变色油墨的颜色可以反映当前制冷剂的温度,辅助用户判断冰袋剩余的放热量或吸热量,进而方便地判断冰袋还能吸热或放热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储冷包在运输货物中失去制冷能力,避免货物变质造成财产损失;

(3)冰袋采用可拆卸结构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运输路程和运输时间的不同加装不同数量的制冷单体,由于吸热时冰袋处于折叠状态,不同数量制冷单体的热交换面积几乎相同,加装更多制冷单体时冰袋的吸热时间也就变长,设备适应性更强,功能也更多样化;

(4)在储冷包织物层的内壁设置保温层,通过保温层降低储冷包内外热交换速率,提升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织物层和保温层的结构实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冰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单体和连接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

附图中:

1-包本体,11-拉链,12-织物层,13-保温层,14-网袋,15-提手,2-冰袋,3-连接件,31-第一套筒,32-第二套筒,33-连接板,34-开口,4-制冷单体,41-袋体,42-边框,43-端板,44-铰接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冰袋储冷包,如图1所示,包括包本体1和冰袋2,所述包本体1为密封的箱体结构,包本体1接近长方体形,所述包本体1的顶部设有拉链11,所述包本体1的顶部设有提手15,通过拉链11实现包本体1顶部的开合。如图3所示,所述包本体1包括织物层12和保温层13,所述保温层13贴附于所述织物层12的内壁,保温层13的材质可以采用市场上常见的阻隔性隔热保温涂料,所述保温层13的内壁设有网袋14,所述冰袋2设于所述网袋14内。

如图2所示,在包本体1的四个内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网袋14,网袋14采用弹性织物织成,每个网袋14的大小比制冷单体4略大,网袋14采用顶部开口结构。冰袋2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所示)放进网袋14内,此时冰袋2处于保温层13与网袋14之间,在网袋14的紧压下,多个制冷单体4之间紧密贴合,相邻两制冷单体4之间的端板43也紧密贴合。

如图4所示,所述冰袋2包括连接件3和制冷单体4,多个所述制冷单体4通过所述连接件3顺次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制冷单体4包括袋体41和矩形的边框42,所述边框42包括端板43和铰接杠44,所述袋体41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袋体41与所述端板43固定相连且位于两所述铰接杠44之间,所述袋体41内设有制冷剂和感温变色油墨,冰袋2内制冷剂可以采用市场上常规冰袋所采用的高聚化合物等物质。

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套筒31、第二套筒32和连接板33,所述第一套筒31和所述第二套筒32均与所述铰接杠44相配合,所述第一套筒31通过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第二套筒32相连,所述第一套筒31和所述第二套筒32均设有条形的开口34,所述开口34沿所述连接板33的长度方向设置,设备组装时,铰接杠44通过开口34卡入套筒内。

所述端板43上设有比色卡。比色卡上的印刷色彩与变色油墨的色彩变化相对应,用户可以将比色卡上的颜色与冰袋2显示的颜色进行对比,便于用户判断。

所述边框42的材质为硬质橡胶,边框42一方面可以对袋体41起到定形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冰袋2折叠状态时热量从两个相邻制冷单体4之间进入冰袋2,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冰袋2的吸热速度,延长冰袋2吸热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