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876发布日期:2018-12-07 22:4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安全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轿厢式电梯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轿厢式电梯轿底存在障碍物的几率较大,然而现有的轿厢式电梯无法对其下方环境进行检测,如轿厢下行时遇到障碍物,无法自动停止,进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电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电梯,其包括:电梯轿厢、托架、滑轨、缓冲制动机构、光幕开关;

所述电梯轿厢沿所述滑轨于所在电梯运行空间中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所述光幕开光安装于所述托架上,且所述光幕开关覆盖所述电梯轿厢下方的安全作业范围,所述光幕开关与所述电梯轿厢的动力系统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缓冲制动机构位于所述电梯轿厢所在电梯运行空间的底部位置,并位于所述电梯轿厢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的改进,所述光幕开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光幕开关位于所述托架的两侧边缘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的改进,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滑轨之间还设置有导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的改进,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滑轨之间还设置有安全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的改进,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曳引机,所述曳引机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电梯轿厢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的改进,所述缓冲制动机构包括液压缓冲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通过在电梯轿厢底部设置光幕开关,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当有障碍物进入时,会阻挡光幕开关的信号,电梯的动力系统进而停止运行,保障轿厢以及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电梯,其包括:电梯轿厢1、托架2、滑轨3、缓冲制动机构4、光幕开关5。

所述电梯轿厢1在动力系统6的驱动下,沿所述滑轨3于所在电梯运行空间中进行升降运动。其中,所述动力系统6包括曳引机,所述曳引机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电梯轿厢1传动连接。

为了保证电梯轿厢1的稳定运行,所述电梯轿厢1与所述滑轨3之间还设置有导靴。此外,为了使得电梯轿厢1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制动,所述电梯轿厢1与所述滑轨3之间还设置有安全钳。

所述托架2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底部,所述光幕开光安装于所述托架2上,且所述光幕开关5覆盖所述电梯轿厢1下方的安全作业范围,所述光幕开关5与所述电梯轿厢1的动力系统6进行信号传输。

从而,当有障碍物进入时,会阻挡光幕开关5的信号,电梯的动力系统6进而停止运行,保障轿厢以及人员的安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幕开关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光幕开关5位于所述托架2的两侧边缘设置。如此,以使得底部的光幕开关5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

所述缓冲制动机构4用于在电梯轿厢1运行至电梯运行空间的底部时进行缓冲制动。具体地,所述缓冲制动机构4位于所述电梯轿厢1所在电梯运行空间的底部位置,并位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下方。其中,所述缓冲制动机构4包括液压缓冲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电梯通过在电梯轿厢底部设置光幕开关,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当有障碍物进入时,会阻挡光幕开关的信号,电梯的动力系统进而停止运行,保障轿厢以及人员的安全,降低安全隐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