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封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7242发布日期:2019-01-25 17:1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封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使超纯水生产系统中的超纯水储存桶槽与外界大气之间实现密封和压力平衡的配套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半导体芯片行业的重视及投资加大,目前在微电子工业对超纯水的使用量日益变大,当超纯水产生后中间必有一套纯水储存桶槽,如何解决纯水储存桶槽与外界大气间的压力平衡并保持与大气之间的密封,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污染水体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当前,大多数厂家采用了一个非常简陋的办法:在一个桶槽里面加点水,然后,插入一根与纯水桶槽相连的管子来解决上述问题,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可靠性也不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污染桶槽水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水封桶,彻底解决了超纯水储存桶槽与外界大气间密封的根本性问题,杜绝了外界大气中的细菌和尘埃对储存桶槽中水体的污染,并较好地解决了车间生产过程中纯水桶槽内外压力平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封桶,其结构包括:密闭的桶体,桶体中设置有横隔板、形成上半腔和下半腔,横隔板中穿设有连通上、下半腔的中间管,所述桶体的一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半腔相通的负压进气口和与下半腔相通的排气排水口,排气排水口的下沿高于中间管的下端口,负压进气口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L”形负压进气通道,负压进气通道向外开口、形成负压进气端口,所述的排气排水口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排气排水通道,排气排水通道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置有排水控制阀,排气排水通道向外开口、形成排气端口,所述桶体的另一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半腔相通的溢流口和与下半腔相通的排污口,溢流口的上沿高于所述中间管的上端口、溢流口的下沿低于所述中间管的上端口,溢流口上设置有溢流控制阀,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控制阀;所述桶体的顶壁上开设有补水口和进气口,补水口上设置有补水控制阀,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向外开口、形成外接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水封桶中,所述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桶体顶壁的中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水封桶中,所述负压进气口的上沿高于所述中间管的上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水封桶中,所述排污口的上沿低于所述中间管的下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水封桶中,所述的溢流口上设置有溢流通道,所述的排污口上设置有排污通道,溢流通道的下端口与排污通道相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水封桶中,所述的溢流控制阀通过溢流通道设置在溢流口上,即:所述的溢流控制阀串设在溢流通道上、将溢流通道分成溢流内通道和溢流外通道;所述的排污控制阀通过排污通道设置在排污口上,即:所述的排污控制阀串设在排污通道上、将排污通道分成排污内通道和排污外通道,所述的溢流通道的下端口与排污通道相通指的是溢流外通道的下端口与排污外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封桶彻底解决了超纯水储存桶槽与外界大气间密封的根本性问题,杜绝了外界大气中的细菌和尘埃对超纯水储存桶槽中水体的污染,并较好地解决了车间生产过程中超纯水储存桶槽内外压力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封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11、补水控制阀,12、溢流控制阀,13、排污控制阀,14、排水控制阀,2、桶体,20、横隔板,201、上半腔,202、下半腔,22、排气排水口,220、排气排水通道,221、排水口,222、排气端口,223、拦水凸起部,23、负压进气口,230、负压进气通道,231、负压进气端口,24、补水口,25、进气口,250、进气通道,251、外接端口,26、溢流口,261、溢流内通道,262、溢流外通道,27、排污口,271、排污内通道,272、排污外通道,28、中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封桶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封桶,包括:密闭的桶体2,桶体2中设置有横隔板20、形成上半腔201和下半腔202,横隔板20中穿设有连通上半腔201和下半腔202的中间管28,所述桶体2的一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半腔201相通的负压进气口23和与下半腔202相通的排气排水口22,排气排水口22的下沿高于所述中间管28的下端口,负压进气口23的上沿高于所述中间管28的上端口,负压进气口23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L”形负压进气通道230,负压进气通道230向外开口、形成负压进气端口231,所述的排气排水口22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排气排水通道220,排气排水通道220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口221,排水口221上设置有排水控制阀14,排气排水通道220向外开口、形成排气端口222,排气端口222的下沿还设置有拦水凸起部223;所述桶体2的另一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半腔201相通的溢流口26、以及与下半腔202相通的排污口27,排污口27的上沿低于所述中间管28的下端口,溢流口26的上沿高于所述中间管28的上端口、溢流口26的下沿低于所述中间管28的上端口,溢流口26上设置有溢流通道,排污口27上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的溢流控制阀12通过溢流通道设置在溢流口26上,即:所述的溢流控制阀12串设在溢流通道上、将溢流通道分成溢流内通道261和溢流外通道262;所述的排污控制阀13通过排污通道设置在排污口27上,即:所述的排污控制阀13串设在排污通道上、将排污通道分成排污内通道271和排污外通道272,所述的溢流外通道262的下端口与排污外通道272相连通;所述桶体2的顶壁上开设有补水口24和进气口25,进气口25上设置有进气通道250,进气通道250向外开口、形成外接端口251,补水口24上设置有补水控制阀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口25位于所述桶体2顶壁的中央。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封桶通过外接端口251与超纯水储存桶槽连通。实际使用时,补水控制阀11常开,保持少量的补水进入水封桶内,溢流控制阀12保持常闭状态,排污控制阀13在需要排污或维修时开启,排水控制阀14常开;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封桶与超纯水储存桶槽连通后,超纯水储存桶槽内的气体会进入到水封桶内,此时,由补水口24向水封桶进水,使水封桶的上半腔201中的A区域满水,当水位高过中间管28的上端口时,溢流至水封桶的下半腔202的B区域,当B区域的液面没过中间管28的下端口时,就实现了超纯水储存桶槽与外界的空气隔离,当超纯水储存桶槽内有气体进入后,B区域液面高出一定程度后,经过排水口221排出;通常情况下,负压进气端口231会接入氮气,当超纯水储存桶槽液位低的时候,为了维持超纯水储存桶槽内的压力平衡,氮气会自动进入水封桶内,当超纯水储存桶槽液位高时,水封桶内的压力会经过B区域的排气端口222向外释放,确保超纯水储存桶槽的压力平衡。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