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543发布日期:2018-12-14 22:2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解决在建高层建筑项目垂直运输问题,在建建筑项目施工垂直运输的主要解决途径以塔吊、人货梯为主,辅以桅杆吊、汽吊等其他垂直运输手段。塔吊、桅杆吊、汽吊主要运输物料。人货电梯指在建筑施工中作垂直运输使用,同时具备载人和载物运输功能的升降式人货两用电梯。目前解决在建工程人员以及小型物料垂直运输问题的途径主要采用外墙扶墙式人货两用电梯。现行施工现场人货两用电梯,需在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至三层以上时,结合落地外墙脚手架或悬挑式外墙脚手架进行安装使用。人货梯安装前,需根据人货梯选用规格在紧靠建筑主体墙体外侧地面位置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浇筑养护完毕,安装人货电梯箱笼、爬升杆,在建筑主体各楼面外墙对应人货电梯位置预留人货电梯水平进出通道,并设置单独的防护脚手架、防护门。整套设备连接电源后,检测合格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随着主体结构的上升,人货两用电梯也需要自我顶升,以保证人员物料可以到达在建工程楼层,顶升后为保证爬升结构稳定,必须设置扶墙装置。同时,每次顶升或每三个月必须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使用完毕后,逐层拆除外墙水平通道,进行外围墙体的封闭,拆除防护脚手架,拆除扶墙装置,逐步拆除爬升结构、箱笼,拆除完毕,需要将人货两用电梯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破碎并外运。

现行施工现场人货两用电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安全可靠度不高,人货两用电梯主要采用两传动、三传动螺杆式爬升装置,将箱笼进行提升或下降。因爬升主杆长细比较大,缺乏足够的刚度,当爬升装置因箱笼超载时往往会造成爬升主杆失稳倒塌或断裂,造成箱笼整体倾覆,进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当建筑项目主体结构上升时,人货两用电梯必须同步顶升,为保证人货电梯结构稳定性,必须按人货电梯使用规范每9-10米反复设置扶墙装置。当人货电梯使用完毕,必须在外墙外高空拆除防护脚手架和防护门、扶墙装置,再利用吊绳或吊篮修补外墙粉刷、涂料,容易造成外墙渗水、外墙装饰面层观感不一致的质量隐患。同时,人货电梯混凝土基础使用前的浇筑、使用后的拆除又造成了多余的资金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在建建筑具有由混凝土墙体构成的井道,所述垂直运输装置包括箱笼;所述箱笼设置在所述井道内;所述混凝土墙体上设置有爬升主杆,所述爬升主杆上设置有齿形边,所述箱笼上方设置有齿轮,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齿轮带动箱笼沿着爬升主杆的齿形边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混凝土墙体上还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箱笼上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可在导向杆上滑动。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箱笼通过尼龙滑轮轴承和弹簧连接件与滑轮相连。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导向杆为镀锌铜管,通过角钢和膨胀螺丝与墙体相连。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井道底部设置有槽钢,所述槽钢上安装有圆形压缩弹簧。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箱笼内设置有控制箱。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井道一侧设置有临时防护门。

所述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井道处设置有临时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在建项目现浇混凝土井道作为垂直运输装置的外围结构,爬升主杆、导向杆固定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井道的剪力墙或圈梁上,爬升主杆、导向杆刚度大,稳定性好,较好的实现了垂直运输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保证了人货两用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当建筑主体结构上升时,只需加长人货两用电梯爬升主杆、导向杆,无需反复增加扶墙装置,节约工期,节省了工程造价投入,避免了后续高空作业拆除扶墙装置的危险性,杜绝了外墙结构、装饰二次施工墙体渗水、外观质量不一等质量通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立面图。

图3是爬升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道;2、墙体,3、箱笼,4、爬升主杆,41、齿形边,5、齿轮,6、涡轮齿轮机,7、导向杆,8、滑轮,9、尼龙滑轮轴承,10、弹簧连接件,11、角钢,12、膨胀螺丝,13、槽钢,14、圆形压缩弹簧,15、控制箱,16、临时防护门,17、临时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在建建筑的垂直运输装置,所述在建建筑具有由混凝土墙体2构成的井道1,所述垂直运输装置包括箱笼3;所述箱笼3设置在所述井道1内;所述混凝土墙体2上设置有爬升主杆4,所述爬升主杆4上设置有齿形边41,所述箱笼3上方设置有齿轮5,涡轮齿轮机6驱动所述齿轮5带动箱笼3沿着爬升主杆4的齿形边41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一般在建项目现浇混凝土井道1会有两个,两个井道1内均可设置垂直运输装置。

所述齿轮5设置有两个,涡轮齿轮机6同样设置有两个,即采用两个传动机构。通过齿轮5带动箱笼3在垂直方向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墙体2上还设置有导向杆7,所述箱笼3上还设置有滑轮8,所述滑轮8可在导向杆7上滑动。通过导向杆7,箱笼3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更加顺畅。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笼3通过尼龙滑轮轴承9和弹簧连接件10与滑轮8相连,连接牢固。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7为镀锌铜管,通过角钢11和膨胀螺丝12与墙体2相连,连接牢固。

更进一步地,所述井道1底部设置有四道槽钢13,每道槽钢13上安装有两组圆形压缩弹簧14。通过在底层井道内设置4道30a槽钢,并在每道槽钢上安装2组圆形压缩弹簧,4道槽钢一共8组圆形压缩弹簧作为垂直运输装置的缓存座。4道槽钢作为垂直运输装置的基础,使用完成可拆除并加以反复周转使用,大大节约了工程投入。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笼3内设置有控制箱15。通过控制箱15控制箱笼3。

更进一步地,所述井道1一侧设置有临时防护门16。由于箱笼3位于现浇混凝土结构井道1内,同时,可利用在建项目电梯井道的预留门洞作为水平通道,故无需单独搭设防护脚手架,降低了外墙脚手架的搭设难度,也大大节约了工程投入,并且,可在预留门洞处设置临时防护门16,提高安全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井道1处设置有临时防护层17。在在建工程电梯井道1施工楼层下方设置临时防护层,以保护箱笼使用安全。所述临时防护层17采用钢管加厚木板的方式进行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在使用时,

首先,将在建项目现浇混凝土井道1、基坑清理完毕后,在首层现浇混凝土井道1下方约0.5米位置,采用焊接方式将四根根30a槽钢13焊接在混凝土井道1侧壁上,并将八组圆形压缩弹簧14安装在槽钢13上。

其次,安装爬升主杆4,导向杆7,安装箱笼3,安装涡轮齿轮机6组件,安装临时防护门16;在在建工程电梯井道1施工楼层下方设置临时防护层17,以保护箱笼3使用安全;接通箱笼3随行电缆,在控制箱15内进行调试;

再次,随着建筑主体结构的上升,反复加长爬升主杆4、导向杆7,以保证可到达相应的楼层;

最后,使用完毕,逐层拆除爬升主杆4、导向杆7,箱笼3降至首层进行拆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