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805发布日期:2019-01-15 23:22阅读:1178来源:国知局
顶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高器。



背景技术:

在对建筑物进行室内和室外装修时,经常需要将防盗门、防盗窗、墙砖等作业对象抬起在一定的高度,而后对作业对象进行固定安装。目前,在进行前述作业时,常用的方式是:人工使用砖坯等建材或是简单的工具将作业对象抬起,待加工固定安装完成后,再将下面的所垫物体取下。显然,这样的方式较为不便,且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高器,它具有承重较大,且能够方便和稳定的对作业对象进行支撑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顶高器,所述顶高器包括:

底座;

左竖杆和右竖杆,该左竖杆和右竖杆下端固定在该底座上且均呈竖向的向上延伸;

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2个分别用于该左竖杆和该右竖杆穿过的通孔从而该支撑板能够沿着该左竖杆和该右竖杆进行上下滑动;

起升装置,该起升装置和该支撑板相配;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和该支撑板相配。

所述起升装置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一向左延伸的手柄,且该主体中部具有一前后贯通的内腔,该左竖杆穿过该主体且从该内腔内穿过从而该主体能够沿着该左竖杆上下移动,同时,有一压柄的中部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在该主体的左部,该压柄的右部铰连有一推板,该推板套设于该左竖杆上且位于该内腔内,有一第一压簧顶在该推板的下部和该内腔的下侧边之间。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间隙配合的套设在该左竖杆上的卡板,该卡板的右端铰连在一连接柱的上端上,该连接柱的下端固定在该主体的上部右侧,同时,有一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顶在该主体的上部和该卡板的下表面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承重较大,且能够方便和稳定的对作业对象进行支撑。本发明的顶高器通过设置2根相互平行的竖杆以及能够沿着2个竖杆上下移动的支撑板,确保了支撑板上下移动的稳定,便于对作业对象的底部进行稳定的支撑。同时,双竖杆的结构便于采用较大的支撑板,继而能够支撑较重的作业对象。同时,由于支撑板的位置能够精确的进行调整,确保了作业对象支撑高度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顶高器的主视图;

图2和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顶高器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所示:顶高器,包括:底座10、左竖杆21和右竖杆22、支撑板30、起升装置40、锁定机构50等部件。

其中:

该底座10可以采用矩形板制备。

该左竖杆21和右竖杆22下端均固定在该底座10上且均呈竖向的向上延伸。显然,该左竖杆21和该右竖杆22相互平行,且该左竖杆21和该右竖杆 22最好均集中在该底座10的左部。

该支撑板30上设有2个分别用于该左竖杆21和该右竖杆22穿过的通孔从而该支撑板30能够沿着该左竖杆21和该右竖杆22进行上下滑动。该支撑板30最好亦采用矩形板制备,且2个通孔最好亦均位于该支撑板30的左部。通孔和该左竖杆21、右竖杆22均为间隙配合。

该起升装置40和该支撑板30相配。即,该起升装置40能够驱动该支撑板30上升。

该锁定机构50和该支撑板30相配。即,当该支撑板30上升至合适位置后,该锁定机构50能够将该支撑板30稳定于该高度,以避免该支撑板30自行下降。

优化的:

该起升装置40可以采用常见的齿轮驱动、电动驱动等装置。

本实施例中,该起升装置40包括主体41。该主体41具有一向左延伸的手柄411。该主体41中部具有一前后贯通的内腔412。即,该主体41可以呈“C”字形或者“口”字形。该左竖杆21穿过该主体41且从该内腔412内穿过从而该主体41能够沿着该左竖杆21上下移动。显然,该主体41和该支撑板30固连。同时,有一压柄42的中部通过一转轴421转动连接在该主体41 的左部。该压柄42的右部铰连有一推板422。该推板422套设于该左竖杆21 上且位于该内腔412内。有一第一压簧423顶在该推板422的下部和该内腔 412的下侧边之间。

该锁定机构50包括一间隙配合的套设在该左竖杆21上的卡板51。该卡板51的右端铰连在一连接柱52的上端上,该连接柱52的下端固定在该主体 41的上部右侧。该卡板51上所具有的用于套设该左竖杆21的配合孔截面积应该比该左竖杆21的横截面大,从而该卡板51能够产生翘动。比如,该配合孔的直径比该左竖杆21的直径大3—5mm之间。

显然,该第一压簧423和该第二压簧53最好均套设在该左竖杆21上。

本发明的顶高器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结合图2所示,单手握持该手柄411和该压柄42并用力,该压柄 42得到一向上的压力F1,该压柄42的右端向下移动。此时,由于推板422 的左端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右端在该第一压簧423的作用下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迫使该推板422相对于该左竖杆21具有扭转趋势,该推板422和该左竖杆21之间会具有足够的摩擦力,则该主体41连同与该主体41固连在一起的支撑板30向上移动,该第一压簧423被压紧。

接着,该第一压簧423具有释放压力的趋势,当使用者不再向该压柄42 施压,不再迫使该推板422的左端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时,该第一压簧423 使该推板422垂直于该左竖杆21,该推板422会向上移动,该压柄42复位。

在前述过程中,当该主体41上移时,该连接柱52给予该卡板51的右端一向上的压力,该卡板51趋于垂直该左竖杆21,从而该卡板51能够向上移动。当该主体41停留不动时,该第二压簧53给予该卡板51的左端一向上移动的趋势,该卡板51相对于该左竖杆21具有扭转趋势,相当于该卡板51和该左竖杆21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使该支撑板30不会再次向下移动,相当于形成上锁。也就是说,在该锁定机构50的作用下,该主体41连同该支撑板30仅可上升而不可下移,该支撑板30的右部可以抬起以及支撑重物。

结合图3所示,当需要向下移动该支撑板30时,仅需向下压该卡板51 的左端,该卡板51的左端得到一向下的压力F2,使该卡板51相对于该左竖杆21处于垂直状态,该卡板51和该左竖杆21之间的摩擦力即会消失或减小,相当于形成解锁,该主体41以及该支撑板30即可向下自由移动。

这样,由于采用了双竖杆结构,而该支撑板30和该2个竖杆均进行配合,从而确保了该支撑板30上下移动时较为平稳,能够对作业对象进行较为稳定的支撑,且承重较大。同时,该支撑板30的上升和下降在操作时均较为简单,从而使用较为方便和精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