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706发布日期:2018-12-11 20:1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领域,具体涉及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公布了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把各地比较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明确提出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

老楼加装电梯已经是趋势,对于老龄化人口来说,降低出行风险,方便上下楼。但是针对老楼进行加装电梯的专业设备还不存在,施工人员只能通过现有设备进行辅助安装,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再者,楼距过窄导致通用吊机使用空间受限,安装条件不便,阻碍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方便安装电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包括剪式举升机、支撑机构、导轨横梁、滑动机构以及吊钩,所述剪式举升机、支撑机构、导轨横梁有两个,两个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两台剪式举升机的上端,所述两个支撑机构的上端分别安装导轨横梁,所述滑动机构通过四个滑动轮在两个导轨横梁上运动,所述滑动机构上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连接吊钩,所述吊钩利用电梯钢构井框逐段抱固爬升。

进一步的,所述剪式举升机下端安装有剪式举升机底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含底盘、立柱方管、方管横梁以及支撑角钢;所述立柱方管有四根,分别安装在底盘的四个角上;相邻的两根立柱方管之间安装若干个方管横梁,所述相邻的两根立柱方管之间还安装若干个支撑角钢,内侧的两根立柱方管还分别安装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方管横梁为八个,所述支撑角钢十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横梁为H型导轨梁,所述导轨横梁上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横梁的两端头固定有方管,所述方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四个滑动轮、卷扬机、驱动机构、传动链条;所述滑动轮均位于导轨横梁的轨道槽内,每两个滑动轮之间安装转动轴,共两根转动轴;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两根传动链条分别与两根转动轴进行动力传输,所述卷扬机安装在转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横梁的两端头上设有三角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设计科学合理,安装快捷,简单操作。本实用新型优点还在于极大的提高了老楼电梯安装效率,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也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装置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搭建脚手架方式,施工周期短,避免了传统施工扰民及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对于本领域来说,具有进步性和指导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4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既有建筑电梯加装用剪式举升吊装一体机,由下往上逐个说明:位于电梯井钢构框架两侧的两台剪式举升机1,为方便剪式举升机1的安装和移动,在剪式举升机1的下方安装了剪式举升机底盘11。剪式举升机1作用实现了上升和下降的过程。

在上述的两台剪式举升机1上分别安装了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具体结构包括底盘21、立柱方管22、方管横梁23以及支撑角钢24;底盘21直接固定安装在剪式举升机1上。立柱方管22有四根,分别固定在底盘21的四个角上。在相邻的两根立柱方管22之间安装了两道方管横梁23,起到紧固作用,为保证支撑结构2的支撑力,在立柱方管22、方管横梁23之间安装有支撑角钢24,起到三角支撑的作用。上述一个支撑结构2中,方管横梁23为八个,所述支撑角钢24有十六个,作为优先的方案。

在上述结构中,为方便电梯井内,电梯钢构框架段安装的方向问题,在支撑机构2上安装有导向轮。具体的,导向轮25安装在靠近电梯井一侧的立柱方管22上,两个支撑机构2上均装有,使得导向轮25两组,实现对电梯钢构框架段安装的导向功能。

为实现电梯钢构框架段的吊装和移动,两个横向导轨3分别安装在两台支撑机构2上。两个横向导轨3的目的是方便滑动机构4的滑动,为实现以上的效果,横向导轨3设计为H型导轨梁,滑动机构4的四个滑动轮41在H型导轨梁的轨道槽内滑动。为方便减重,在导轨横梁3上设有减重孔31,减重孔31若干个。

当滑动机构4滑动带动电梯钢构框架段的运动时,为保证导轨横梁3的紧固,在导轨横梁3的两端头固定有方管32,方管3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机构2的立柱方管22上,以上形成三角受力模式,更加稳固。

为实现电梯钢构框架段的移动安装,在上述的滑动机构4包括四个滑动轮41、卷扬机42、驱动机构43、传动链条44;所述滑动轮41位于导轨横梁3的轨道槽内,每两个滑动轮41之间安装转动轴,分为前转动轴411、后转动轴412。上述的驱动机构43通过两根传动链条44分别与前转动轴411、后转动轴412进行动力传输。上述的卷扬机42安装在后转动轴412上,在后转动轴412运动的情况下,实现卷扬机42的钢丝绳收放,卷扬机42为市面上所售的普通卷扬机。在所述卷扬机42的钢丝绳下面安装有吊钩45,方便吊起电梯钢构框架段。

为防止滑动机构4滑脱导轨横梁3,在导轨横梁3的两端头上设有三角限位块5。

以上的实施例还包括操作装置,操作装置为设备自带,剪式举升机1自带操作装置,控制两台剪式举升机1的升降。滑动机构4自带操作装置,方便滑动机构4在导轨横梁3的运动。

如图4所示,现场施工时,剪式举升机1位于电梯井的两侧,之后支撑机构2以及横向导轨3安装完毕,在横向导轨3上安装滑动机构4,在操作装置的操作下,剪式举升机1上下升降功能,吊钩45将电梯钢构框架段吊起,通过滑动机构4滑动实现将电梯钢构框架段安装进电梯井中,可重复以上操作。同时,电梯井与既有建筑之间设置钢结构连廊6。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与:本实施例不存在方管32。再者,电梯井的一侧并排安装两个升降两台剪式举升机1,在两台剪式举升机1上安装两台支撑机构2,两台支撑机构2之上安装一个横向导轨3。同样,电梯井的另一侧安装与上述一致,以上实现四台剪式举升机1、四台支撑机构2、两个横向导轨3、一台滑动机构4相互协同操作,安装更加快速。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