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丝杠机械升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2281发布日期:2018-09-11 23:52阅读:16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杆,特别设计一种多丝杠机械升降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丝杠升降杆在升降过程中,大都通过一根丝杠带动多根升降管依次升降,低一级升降管升到最高后,相邻高一级升降管才开始上升,整个升降过程速度很慢,并且当升降杆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会产生晃动,晃动剧烈时,会造成升降杆翻倒,从而损坏升降杆,使得升降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速度快,升降过程稳定的多丝杠机械升降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丝杠机械升降杆,包括升降杆、升降杆底座、固定架和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杆底部固定在升降杆底座上,升降杆中部与固定架固定,所述驱动装置与升降杆连接,固定架底部和升降杆底部均与升降杆底座固定。

所述升降杆包括固定杆座、底管和多级升降单元;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一个丝杠、与所述丝杠配合的丝母、丝母固定架、所述丝杠紧靠丝母下方设置的传动齿轮一、设在所述丝母固定架上的丝杠固定轴承一、紧邻所述丝母固定架下方的托盘、在所述托盘上正对丝杠固定轴承一设置的丝杠固定轴承二、升降管和设置在丝杠固定轴承一和丝杠固定轴承二之间的传动齿轮二;所述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一啮合;所述升降管底端内壁与丝母固定架外壁固定,升降管顶端固定有升降管管箍;

所述多级升降单元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任意两级相邻的升降单元中,上级升降单元中的丝杠依次与相邻下级升降单元中的丝杠固定轴承一、传动齿轮二和丝杠固定轴承二连接,下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管箍内壁与上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的外壁滑动连接;

所述底管与固定杆座外壁固定;所述固定杆座设有与升降单元中丝杠配合的固定杆座轴承;最低一级升降单元中的丝杠底端贯穿固定杆座且通过固定杆座轴承与固定杆座连接;所述底管顶端设有与最低一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外壁滑动配合的底管箍;

所述升降杆还包括顶丝杠、与顶丝杠配合的丝母和与顶丝杠配合的丝母固定架、顶升降管和顶上管箍;所述顶升降管底端与所述顶丝杠的丝母固定架外壁固定,顶端与顶上管箍扣合固定;所述顶丝杠底端依次与最高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固定轴承一、传动齿轮二和丝杠固定轴承二连接;所述最高一级升降单元的升降管管箍内壁与顶升降管外壁滑动连接;

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丝母支撑架一,任意两级相邻升降单元中的丝母支撑架一的一端与本级升降单元中升降管底端固定,另一端与下级升降单元的升降管内壁滑动连接;最低一级升降单元中的丝母支撑架一与底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顶丝杠固定有丝母支撑架二,所述丝母支撑架二与顶升降管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架包括竖直平行的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架顶座,底部固定有固定架底座,所述固定架顶座和固定架底座间的支架一和支架二上固定有数个加强板,其中一个加强板上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的抱箍环与升降杆的固定杆座底管的外壁固定。

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和加强板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边与支架一或支架二固定,另一边和加强板固定。

所述数个加强板、固定架顶座和固定架底座水平平行。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或者手摇装置,所述电机或者手摇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升降杆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后级升降单元的相互配合连接实现所有升降杆的同步转动,带动丝母固定架上升,从而实现所有升降管和顶升降管同步上升,提高了升降杆的升降速度;升降杆中部与固定架固定,提高了升降杆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丝杠机械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丝杠机械升降杆的升降杆主体主视图;

图中,1-升降杆,11-电机,12-手摇装置,13-固定杆座,131-底管,132-底管箍,

133-固定杆座轴承,14-管箍螺栓,2-升降杆底座,3-固定架,31-支架一,32-支架二,33-固定架顶座,34-固定架底座,35-加强筋,36-加强板,37-抱箍,4-升降单元,40-丝母支撑架一,41-丝杠,42-丝母,420-传动齿轮一,43-丝母固定架,44-丝杠固定轴承一,45-传动齿轮二,46-丝杠固定轴承二,47-托盘,48-升降管,49-升降管管箍,5-顶丝杠,51-顶升降管,52-顶上管箍,53-丝母支撑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3级升降单元加一个顶丝杠5构成4丝杠机械升降杆,驱动装置采用电动和手动结合的方式带动升降杆1的最低一级升降单元4的丝杠41旋转。

如图1~2所示,竖直平行的支架一31和支架二32通过螺栓与相互水平平行的固定架顶座33、固定架底座34和三个加强板36固定,抱箍37的抱箍座用螺栓与中部加强板36固定,抱箍37的抱箍环与升降杆1的底管131外壁通过螺栓固定。

6个直角三角形加强筋35的一边分别用螺栓与两个支架固定,相邻的另一边用螺栓与三个加强板36固定。电机11和手摇装置12通过齿轮传动盒21与升降杆1连接;齿轮传动盒21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杆底座2上;电机11与手摇装置12法兰固定且共用一套传动轴与齿轮传动盒21固定;升降杆1通过法兰与齿轮传动盒21固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电机11,电机11的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盒21与升降杆1的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1底端连接,从而带动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1旋转。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手摇装置12,手摇装置12的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盒21与升降杆1的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1底端连接,从而带动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1旋转。

本实施例中,升降单元4中,丝杠41穿过丝母42与丝母固定架43连接;丝母42通过螺栓与丝母固定架43固定;传动齿轮一420紧靠丝母42下方紧配合固定在丝杠41上;丝母固定架43靠近丝母附近设置丝杠固定轴承一44,在丝母固定架43下方的托盘47上设置与丝杠固定轴承一44对应的丝杠固定轴承二46;紧靠丝杠固定轴承二46正上方设置齿轮槽,并在齿轮槽中安装传动齿轮二45,传动齿轮二45与传动齿轮一420啮合;任意两级相邻升降单元4中,升降管48内壁与丝母固定架43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固定,丝母支撑架一40一端焊接在升降管48下方,另一端与下级升降单元4中的升降管48内壁滑动连接;上级升降单元4的丝杠41依次穿过下一级升降单元中的丝杠固定轴承一44,传动齿轮二45和丝杠固定轴承二46;最低一级升降单元4的丝母支撑架一40与底管131的内壁滑动连接;

最低一级升降单元4的丝杠41底端紧配合穿过固定杆座轴承133,中间的升降单元4的丝杠41底端依次穿过且与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固定轴承一44、传动齿轮二45和丝杠固定轴承二46紧配合连接;最高一级升降单元丝杠41底端依次穿过且与中间升降单元4的丝杠固定轴承一44、传动齿轮二45和丝杠固定轴承二46紧配合连接;顶丝杠5底端依次穿过且与最高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固定轴承一44、传动齿轮二45和丝杠固定轴承一46紧配合连接。各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管箍49的内壁与对应各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48外壁滑动连接,且通过各级升降单元中的管箍螺栓14与对应各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48顶端配合固定。

丝母支撑架二(53)一端与顶丝杠5的丝母固定架焊接,另一端与第三级升降单元的升降管48内壁滑动连接,顶上管箍52与顶升降管51顶端通过螺栓扣合固定。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电机11或者手摇装置12通过齿轮传动盒21中的齿轮带动最低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41旋转,通过最低一级升降单元4中传动齿轮一420和传动齿轮二45带动中间升降单元4的丝杠41旋转;通过中间升降单元中的传动齿轮一420和传动齿轮二45,进而带动最高一级升降单元的丝杠41旋转;最高一级升降单元4通过本级升降单元中的传动齿轮一420和传动齿轮二45带动顶丝杠5旋转。各级升降单元中的丝杠41旋转带动本级升降单元4的丝母固定架43升降,进而带动本级升降单元中的升降管48升降;顶丝杠5旋转带动顶丝杠的丝母固定架升降,从而带动顶升降管51升降,从而带动顶上管箍52与各级升降单元的升降管48同步升降,从而实现整个升降杆的快速升降。固定架3和升降杆底座2固定,通过抱箍37将升降杆1固定在固定架3上,会大幅减少升降杆1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让整个升降过程更加稳定和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