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花机用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267发布日期:2019-03-05 19:2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花机用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匹印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印花机用压辊。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布匹印花用印花机,在其出料端是由人工进行收卷成布匹,且由于印花机对布料印花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传统的印花机将机架做的很高,靠近棚顶以利于印花完成的布料进行通风,加快干燥的速度。

如图1所示,在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抵接于布料的承接辊,在其机架1的出料一端顶部设置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2与第一支撑辊11之间仅供布料穿设,以将布料抚平,布料由第一支撑辊11的上方由于重量的作用垂下,由工作人员进行收卷,在工作人员收卷的过程中,很难将收卷端的布料拉直,导致收卷成布匹的布料容易出现褶皱,影响布匹的品质,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花机用压辊装置,可以在工作人员对布料进行收卷的过程中将收卷端的布料进一步拉直,保证收卷过程中布料受力均匀,减少褶皱现象的发生,提高布匹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花机用压辊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顶部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所述机架顶部还设置有抵接于第一支撑辊的压辊和将压辊提起的提拉机构;所述压辊包括位于内部的转轴以及位于所述转轴外侧的套筒;所述机架上于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圆形支杆和第二圆形支杆,经第一支撑辊后下垂的布料饶设于第二圆形支杆并经两圆形支杆之间从下而上穿出后下垂;所述压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机架枢接的摇摆臂。

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布料从第二支撑辊的底部由两支撑辊之间穿设至第一支撑棍的顶部后由重力的作用而下垂,通过压辊的设置,将布料压紧在压辊与第一支撑杆之间,工作人员在收卷布料时,可以使得布料保持拉直的状态,在收卷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少了褶皱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布匹的质量;经第一圆形支杆和第二圆形支杆的设置可以在机架底部收卷前进一步对布料进行抚平,进一步减少了褶皱的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提拉机构包括与压辊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杆、与连杆枢接的拉杆、限制拉杆拉拽方向的定位件以及抵接于连杆底部以起到支点作用的支撑杆;所述压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机架枢接的摇摆臂。

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收卷布料时,将压辊压合在第一支撑辊上压紧布料后,工作人员进行收卷动作;当收卷完成时,通过拽拉拉杆,由支撑杆作为支点的连杆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偏转,此时连杆与摇摆臂同时运动将压辊提起,布料可以由两个支撑辊之间向收卷的一端传输,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压辊的固定端设置有转轴穿设的穿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连杆上对应设置有连通于穿孔并与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对应穿设有定位螺钉。

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由拉杆带动连杆偏转,此时连杆带动压辊抬起或放下,将连杆固定安装于压辊上,可以更加的省力,有利于压辊通过拉杆拽拉提起。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定位件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定位件。

采用上述方案,一体设置的定位件与支撑杆,使得工作人员在安装时更加的方便、快速。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远离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拉环。

采用上述方案,拉环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对拉杆施加拉力,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于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于拉杆的两端通过设置与拉杆螺纹配合的螺母进行限位。

采用上述方案,限定拉杆与连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在拽拉拉杆时,连杆受力而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可以保证连杆带动压辊抬起。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支撑杆、摇摆臂以及拉杆的外侧壁均涂布有防锈层。

采用上述方案,防锈层的设置可以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被氧化而影响到各部件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顶部向远离机架的一端延伸有捆线架。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等在使用时会旋转以使布料能够运输,而其传动需要电机的带动,通过捆线架的设置方便更好的布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压辊的设置,将布料压紧在压辊与第一支撑杆之间,工作人员在收卷布料时,可以使得布料保持拉直的状态,在收卷过程中受力均匀,减少了褶皱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布匹的质量;

2、经第一圆形支杆和第二圆形支杆的设置可以在机架底部收卷前进一步对布料进行抚平,进一步减少了褶皱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印花机出料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印花机用压辊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压辊及连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第一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3、第一圆形支杆;14、第二圆形支杆;2、压辊;21、转轴;211、第一定位孔;22、套筒;23、摇摆臂;3、提拉机构;31、连杆;311、穿孔;312、第二定位孔;313、定位螺钉;32、拉杆;321、螺母;322、拉环;33、定位件;331、限位孔;34、支撑杆,4、捆线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印花机用压辊装置,如同2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顶部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第二支撑辊12与第一支撑辊11之间仅供布料穿设,以将布料抚平,布料从第二支撑辊12的底部由两支撑辊之间穿设至第一支撑棍的顶部后由重力的作用而垂下。

机架1顶部还设置有抵接于第一支撑辊11的压辊2和将压辊2提起的提拉机构3;提拉机构3包括与压辊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杆31、与连杆31枢接的拉杆32、限制拉杆32拉拽方向的定位件33以及抵接于连杆31底部的支撑杆,34;支撑杆,34与定位件33一体成型设置,且支撑杆,34垂直于定位件33,定位件33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机架1上;压辊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机架1枢接的摇摆臂23,支撑杆,34抵接于连杆31起到支点的作用,拉杆32向下拉拽时,连杆31由于抵接于支撑杆,34而发生偏转,此时连杆31带动压辊2以及压辊2另一侧的摇摆臂运动,以将压辊2提起;松开拉杆32时,压辊2由于重力作用恢复到抵接于第一支撑辊11的位置继续将布料压紧。

如同3所示,压辊2包括位于内部的转轴21以及位于转轴21外侧的套筒22,连杆31与压辊2的固定端设置有供转轴21穿设的穿孔311,转轴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11,连杆31上对应设置有连通于穿孔311并与第一定位孔211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2,第二定位孔312与第一定位孔211内对应穿设有定位螺钉313以将连杆31与压辊2固定连接,避免压辊2于穿孔311内转动,更加有利于压辊2的提起。

如同4所示,连杆31于拉杆32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拉杆32穿设于通孔内并于拉杆32的两端通过设置与拉杆32螺纹配合的螺母321进行限位,以保证拽拉拉杆32时,连杆31可以将压辊2提起。

定位件33上开设有限位孔331,拉杆32穿设于限位孔331内,以限制拉杆32的拉拽方向,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机架1上于第一支撑辊11与第二支撑辊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圆形支杆13和第二圆形支杆14,经第一支撑辊11后下垂的布料饶设于第二圆形支杆14并经两圆形支杆之间从下而上穿出后下垂,以在机架1底部收卷前进一步对布料进行抚平,进一步减少了褶皱的出现。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拉杆32远离连杆31的一端设置有拉环322。

为了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连杆31、支撑杆,34、摇摆臂以及拉杆32的外侧壁均涂布有防锈层,防锈层采用铁红防锈漆。

如同2所示,由于第一支撑辊11和第二支撑辊12等在使用时会旋转以使布料能够运输,而其传动需要电机的带动,在机架1的顶部向远离机架1的一端延伸有捆线架4,方便更好的布线。

当需要收卷布料时,将压辊2压合在第一支撑辊11上压紧布料后,工作人员进行收卷动作;当收卷完成时,通过拽拉拉杆32,由支撑杆,34作为支点的连杆31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偏转,此时连杆31与摇摆臂同时运动将压辊2提起,布料可以由两个支撑辊之间向收卷的一端传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