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轿顶绳轮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0248发布日期:2019-02-01 19:35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轿顶绳轮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梯轿厢轿顶绳轮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轿顶绳轮的转接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方管,直接在一端开n形槽,这种方式n形槽侧壁强度较低,容易变形,另一种则是采用n形板顶部焊接直板,这种结构直板容易变形,而且一块直板焊接时容易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误差小、强度更高的电梯轿厢轿顶绳轮连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轿厢轿顶绳轮连接机构,它包括有侧板、上锁槽板、下锁槽板,其中,侧板为竖直安装的两块,两块侧板顶部之间固定有上锁槽板,上锁槽板为两块,分别位于侧板顶部两端,且上锁槽板截面呈U形,其槽体相对,槽体方向与侧板竖向方向一致,上锁槽板上开有多个安装孔;两块侧板下部之间固定有下锁槽板,下锁槽板呈n形,其两侧侧壁底部与侧板底部齐平,下锁槽板两侧侧壁与侧板下部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销孔,销孔内插装有圆柱销;连接后的下锁槽板与侧板之间形成倒T形,下锁槽板的长度为侧板宽度的三至五倍。

所述的上锁槽板两侧侧壁的宽度为侧板宽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上锁槽板槽底凸出于侧板端部。

所述的上锁槽板采用槽钢制作成形。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绳轮转接机构用于电梯轿顶绳轮的转接(轿厢上梁和轿顶反绳轮绳轮之间),主要用于旋转绳轮方向(转90°)时的转接。可让对重系统从侧置和后置灵活切换;本连接机构在连接时先通过圆柱销加强和定位,再焊接,使其装配误差小,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柱销插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轿顶绳轮连接机构包括有侧板1、上锁槽板2、下锁槽板3,其中,侧板1为竖直安装的两块,两块侧板1顶部之间固定有上锁槽板2,上锁槽板2采用槽钢制作成形,上锁槽板2为两块,分别位于侧板1顶部两端,且上锁槽板2截面呈U形,其槽体相对,槽体方向与侧板1竖向方向一致,上锁槽板2两侧侧壁的宽度为侧板1宽度的三分之一,上锁槽板2槽底凸出于侧板1端部,上锁槽板2上开有多个安装孔4;两块侧板1下部之间固定有下锁槽板3,下锁槽板3呈n形,其两侧侧壁底部与侧板1底部齐平,下锁槽板3两侧侧壁与侧板1下部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销孔,销孔内插装有圆柱销5;连接后的下锁槽板3与侧板1之间形成倒T形,下锁槽板3的长度为侧板1宽度的三至五倍。本实施例的绳轮转接机构用于电梯轿顶绳轮的转接(轿厢上梁和轿顶反绳轮绳轮之间),主要用于旋转绳轮方向(转90°)时的转接。可让对重系统从侧置和后置灵活切换;本连接机构在连接时先通过圆柱销加强和定位,再焊接,使其装配误差小,强度更高。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