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滴漏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927发布日期:2019-03-02 02:3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滴漏油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油瓶,特别涉及一种防滴漏油瓶。



背景技术:

“油”是我们在做菜时不可缺少的物品,如果没有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响人体的健康,而且,使用食用油做出来的饭菜,会更具有香味,让人更有食欲,但是因为其特性,在我们平常使用食用油,食用油容易滴漏,滴漏在外面,就会很难清理,导致周围的环境变的很脏乱,现在我们常见到的油瓶,对于防滴漏的效果都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滴漏油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推广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滴漏油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侧面设有把手,所述瓶体的上端设有瓶嘴,所述瓶嘴的上端设有可移转动的瓶盖,所述瓶嘴的一侧设有与瓶盖相配合的限位件,所述瓶体的上端设有转动件,所述瓶体上设有与转动件配合的转动导轨,所述转动件卡接在瓶体,所述瓶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漏油口和第二漏油口,所述转动件上设有扇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漏油口和第二漏油口的形状为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瓶盖的材料为食品级塑料,所述瓶盖与限位件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导轨的界面为T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瓶嘴的形状为鸭嘴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瓶内的油不会滴漏在外面,瓶盖打开和关闭方便,油不会从漏油口出渗出,转动件和转动导轨配合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位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瓶体、2-把手、3-瓶嘴、4-瓶盖、5-限位件、6-转动件、7-转动导轨、8-第一漏油口、9-第二漏油口、10-扇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防滴漏油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的侧面设有把手2,所述瓶体1的上端设有瓶嘴3,所述瓶嘴3的上端设有可移转动的瓶盖4,所述瓶嘴3的一侧设有与瓶盖4相配合的限位件5,所述瓶体1的上端设有转动件6,所述瓶体1上设有与转动件6配合的导轨7,所述转动件6卡接在瓶体1,所述瓶体1的上端设有第一漏油口8和第二漏油口9,所述转动件6上设有扇形挡板10。

所述第一漏油口8和第二漏油口9的形状为漏斗状。

所述瓶盖4的材料为食品级塑料,所述瓶盖4与限位件5过盈配合。

所述导轨7的界面为T型结构。

所述瓶嘴3的形状为鸭嘴状。

该装置使用过程中,把转动件6卡接在瓶体1上,旋转转动件6,使扇形挡板10挡住第一漏油口8和第二漏油口9,打开瓶盖4倒出食用油,迅速旋转转动件6,使漏出的油液从第一漏油口8和第二漏油口9流进瓶内,然后再次旋转转动件6挡住第一漏油口8和第二漏油口9,盖上瓶盖4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