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7941发布日期:2019-01-22 21:0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尤其涉及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



背景技术:

杯盖是食品与饮料包装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杯盖具有保持容器密闭的功能,因此广泛地应用在容器产品上,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物件,是容器包装的关键性产品。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杯盖在开合过程中由于翻盖无法自动打开,使用者不能仅依靠单手打开容器进行饮用,只能通过双手打开翻盖,因此使用时较为麻烦,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虽然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些能够单手开合的杯盖,但由于该种类型的杯盖都是通过按压实现开合的,在使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误按压而导致杯盖意外开合,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按压式杯盖存在的在使用、携带过程中容易误按压而导致杯盖意外开合,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杯盖快速开合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包括翻盖组件、饮水座、转轴,所述翻盖组件通过转轴与所述饮水座端部转动连接,还包括推钮组件、弹性吸管,所述弹性吸管设置在所述饮水座上,所述弹性吸管内设置有贯通饮水座的导水通道,所述推钮组件设置在饮水座上并与所述饮水座滑动连接,所述推钮组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翻盖组件上设置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限位件配合时形成锁紧状态,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限位件脱离时形成打开状态,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弹性吸管被翻盖组件挤压并为翻盖组件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转轴使翻盖组件与饮水座之间实现转动连接,使人们能够快速打开翻盖组件,从而方便对容器内液体进行饮用。饮水座为推钮组件、弹性吸管等部件提供了承载平台,使各部件能够合理排布从而发挥其应有功能。设置有推钮组件是为了通过其上设置的限位件与翻盖组件上设置的锁止件相配合,通过卡接限位等方式最终形成打开或者锁紧状态。在饮水座上设置有弹性吸管是为了与翻盖组件配合,在解锁打开的状态下,弹性吸管一方面通过导水通道使饮用者得以饮用容器内液体,一方面能够通过自身挤压形成的弹性回复力使翻盖组件自动往上弹开,从而实现单手开盖的目的,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仅依靠单手就能打开容器进行饮用,且锁紧效果明显,在使用、携带过程中不会因误按压而导致杯盖意外开合,因而安全系数更高,十分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翻盖组件内壁上纵向设置有挤压部,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弹性吸管被翻盖组件的挤压部所挤压。

翻盖组件内壁上纵向设置有挤压部是为了将弹性吸管尽可能的挤压变形,从而增大挤压形成的弹性回复力,保证翻盖组件在形成打开状态时能够充分、完全打开。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弹性吸管被翻盖组件的挤压部所挤压并密封所述导水通道。

在锁紧状态下,弹性吸管被翻盖组件的挤压部所挤压并密封导水通道是为了确保在该状态下,容器内液体无法沿弹性吸管的导水通道流出,从而提高杯盖的整体密闭性能,避免容器在锁紧携带过程中将容器内液体遗撒。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弹性吸管的导水通道内设置有缓吸部。

在弹性吸管的导水通道内设置有缓吸部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防止容器内液体沿弹性吸管通道流出,从而让使用者可以更加安心的使用,另一方面在正常使用时,缓吸部能够延缓液体流通的速率,避免容器内液体在使用者吸力的作用下快速流出而导致呛水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推钮组件包括推钮盖片、弹性件,所述推钮盖片与所述饮水座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所述推钮盖片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推钮盖片上。

推钮盖片与饮水座滑动连接从而带动其上设置的限位件与翻盖组件上设置的锁止件相配合形成打开状态或者锁紧状态。设置有弹性件是为了给推钮盖片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在使用、携带的过程中推钮盖片能够牢牢地处于锁紧状态,保证其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饮水座上,所述导向组件下部设置有第一滑移凹槽,所述推钮盖片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推钮盖片通过第一滑动部沿着所述第一滑移凹槽滑动。

导向组件下部设置有第一滑移凹槽是为了与推钮盖片上设置的第一滑动部相配合,从而限定推钮盖片的移动路径,避免推钮盖片在移动过程中任意移动而导致其上设置的限位件无法与翻盖组件上设置的锁止件准确卡接,进而无法有效形成锁紧状态的情况出现。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推钮盖片设置有第一连接挡板,所述饮水座设置有第二连接挡板,所述弹性件通过第一连接挡板、第二连接挡板将所述推钮盖片与所述饮水座连接并为所述推钮盖片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

设置有第一连接挡板、第二连接挡板一方面是对弹性件进行限位,保证弹性件在使用过程中其位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弹性件更好的将推钮盖片与饮水座连接,从而使弹性件能够更加稳定的为推钮盖片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推钮盖片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所述饮水座上设置有第二滑移凹槽,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移凹槽配合。

推钮盖片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是为了与饮水座上设置的第二滑移凹槽配合,进一步限定推钮盖片的移动路径,从而确保其上设置的限位件能够准确的与翻盖组件上设置的锁止件配合实现锁紧状态。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饮水座上还设置有上下导通的排气孔。

在饮水座上设置有上下导通的排气孔是为了使容器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防止由于容器内外气压差过大而无法打开翻盖组件的情况出现。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所述翻盖组件内壁上还纵向设置有止气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止气部封堵住饮水座上的排气孔。

在翻盖组件内壁上纵向设置有止气部是为了与饮水座上的排气孔相配合,一方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延长杯盖在形成锁紧状态下的保温时长,另一方面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容器内液体通过排气孔流出,从而让使用者可以安心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形成锁紧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形成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形成锁紧状态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形成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杯盖快速开合结构,包括翻盖组件1、饮水座4、转轴2,所述翻盖组件1通过转轴2与所述饮水座4端部转动连接,还包括推钮组件5、弹性吸管3,所述弹性吸管3设置在所述饮水座4上,所述弹性吸管3内设置有贯通饮水座4的导水通道31,所述推钮组件5设置在饮水座4上并与所述饮水座4滑动连接,所述推钮组件5上设置有限位件53,所述翻盖组件1上设置有锁止件11,所述锁止件11与所述限位件53配合时形成锁紧状态,所述锁止件11与所述限位件53脱离时形成打开状态,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弹性吸管3被翻盖组件1挤压并为翻盖组件1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使用时,如图7所示,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卡接配合形成锁紧状态,此时首先向外移动推钮组件5使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逐渐脱离,当推钮组件5移动至如图8所示位置时,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完全脱离形成打开状态,此时弹性吸管3由于翻盖组件1长期挤压而产生的向上的弹性回复力得以释放,从而带动翻盖组件1沿转轴2方向向外翻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翻盖组件1完全打开,使用者通过弹性吸管3内的导水通道31饮用容器内液体。

同样的,当需要盖合翻盖组件1时,首先转动翻盖组件1使其沿转轴2方向向内翻转至如图5所示位置,此时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挤压卡接形成锁紧状态,弹性吸管3被翻盖组件1挤压防止容器内液体通过弹性吸管3内的导水通道31流出,从而提高杯盖的整体密闭性能,避免容器在锁紧携带过程中将容器内液体遗撒。

作为优选,所述翻盖组件1内壁上纵向设置有挤压部12,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弹性吸管3被翻盖组件1的挤压部12所挤压。

作为优选,在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弹性吸管3被翻盖组件1的挤压部12所挤压并密封所述导水通道31。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吸管3的导水通道31内设置有缓吸部311。

作为优选,所述推钮组件5包括推钮盖片52、弹性件51,所述推钮盖片52与所述饮水座4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51为所述推钮盖片52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所述限位件53设置在所述推钮盖片52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组件6设置在所述饮水座4上,所述导向组件6下部设置有第一滑移凹槽61,所述推钮盖片52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54,所述推钮盖片52通过第一滑动部54沿着所述第一滑移凹槽61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推钮盖片52设置有第一连接挡板55,所述饮水座4设置有第二连接挡板42,所述弹性件51通过第一连接挡板55、第二连接挡板42将所述推钮盖片52与所述饮水座4连接并为所述推钮盖片52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所述推钮盖片52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部56,所述饮水座4上设置有第二滑移凹槽43,所述第二滑动部56与所述第二滑移凹槽43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饮水座4上还设置有上下导通的排气孔41。

作为优选,所述翻盖组件1内壁上还纵向设置有止气部13,所述锁紧状态下,所述止气部13封堵住饮水座4上的排气孔41。

更为具体的,在使用时,如图7所示,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卡接配合形成锁紧状态,首先向外移动推钮盖片52使推钮盖片52与饮水座4相对滑动,此时推钮盖片52通过其第一滑动部54、第二滑动部56分别与第一滑移凹槽61、第二滑移凹槽43相配合,从而保证推钮盖片52能够稳定沿槽口方向移动,进而使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逐渐脱离,当推钮盖片52移动至如图8所示位置时,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完全脱离形成打开状态,此时弹性吸管3由于翻盖组件1内的挤压部12长期挤压而产生的向上的弹性回复力得以释放,从而带动翻盖组件1沿转轴2方向向外翻转至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翻盖组件1完全打开,使用者通过弹性吸管3内的导水通道31饮用容器内液体。

同样的,当需要盖合翻盖组件1时,首先转动翻盖组件1使其沿转轴2方向向内翻转至如图5所示位置,此时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挤压并在弹性件51向内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相互卡接形成锁紧状态,弹性吸管3被翻盖组件1的挤压部12挤压防止容器内液体通过弹性吸管3内的导水通道31流出,同时止气部13也将饮水座4上的排气孔41封堵进一步防止容器内液体流出,从而保证杯盖的整体密闭性能,避免容器在锁紧携带过程中将体内液体遗撒。

另外,当容器内外气压差过大而无法打开饮水座4时,首先使翻盖组件1上设置的锁止件11与推钮组件5上设置的限位件53形成打开状态,然后稍微向上抬起翻盖组件1,使翻盖组件1上的止气部13与饮水座4上的排气孔41分离,此时内外界气体通过排气孔41交互流动从而使容器内外气压差得以平衡,此时再松开翻盖组件1,则翻盖组件1在弹性吸管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此时使用者就可以饮用容器内的液体。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