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4250发布日期:2019-03-05 19:2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属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叉车属具。



背景技术:

叉车属具又称多种装置,是发挥叉车一机多用的工具。目前,市场上尚没有能够满足大型钢架结构件方便快速搬运的专用属具,用常用的货叉进行搬运需根据钢架结构件的吨位和门槛宽度的不同选择不同吨位、不同轴距的叉车进行搬运,限制条件多,通用性差,且驾驶员操作难度高,无法对钢架结构件进行方便高效的搬运。因此,现在亟待一种能更好满足钢架结构件搬运需求的叉车属具投放市场。公开号为CN107416733A的发明专利于2017年12月1日公开了一种叉车属具,包括安装架,安装架正面底部设有货叉,安装架正面顶部设有顶板,顶板通过升降架安装在安装架上,升降架由升降气缸控制,安装架的正前方设有挡板,挡板通过旋转架与安装架连接并可绕安装架转动,顶板宽度与安装架到挡板的距离相适配,挡板上开有多个第一通透槽和多个第二通透槽,第一通透槽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通透槽的截面面积,第一通透槽的个数为九个,第二通透槽的个数为四个。该叉车属具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通过增加顶板和挡板,使叉车在搬运过程中货品不易掉落,也方便搬运管状的货品,非常实用。但该实用新型并未针对钢架结构件搬运需求进行专门结构设计,因此也无法对钢架结构件进行方便高效的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普通的叉车未配置适用于大型钢架结构件搬运的专用属具,无法对钢架结构件进行方便高效的搬运,为克服这一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钢架结构件的结构特点,能更好满足钢架结构件搬运需求的叉车属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车属具,包括货叉,还包括外挂托梁,外挂托梁上设有挂板和挡块,外挂托梁通过挂板可拆卸地连接在货叉上,挂板固定于挂板中部,挡块对称设于外挂托梁两端。大型钢架结构件不仅尺寸大,结构的透空部分较多,如果直接用货叉托举,常常难以找到合适的支撑点。使用本叉车属具搬运钢架结构件时,货叉上加装外挂托梁,大大扩展了叉车属具的前端支撑面长度,更容易对钢架结构件形成支撑,而外挂托梁两端的挡块在工作时分别挡在钢架结构件的两侧,起到限位的作用,叉车托举起钢架结构件后,钢架结构件的后部又可倚靠在叉车属具的主体上,这样钢架结构件的底部、两侧、后部均可得到可靠支撑,形成稳定的受力结构,易于保持平衡,进而被平稳、快速地搬运。

作为优选,挂板至少为两块且各挂板平行对齐,挂板之间固设有加强筋。外挂托梁上设置挂板作为外挂托梁与货叉的连接结构,可在实现连接的同时减少对外挂托梁本体的破坏,用多块挂板组合使用,既保证结构强度,又可有效减重。加强筋则可将多个挂板连为一体,相互支持,从而强化挂板乃至外挂托梁的整体强度,提高叉车作业安全性。

作为优选,挂板上设有两个与货叉对应的货叉插槽,一个货叉插槽与货叉宽度适配,另一个货叉插槽宽度大于货叉宽度。货叉插入货叉插槽即可实现外挂托梁与货叉的连接,这一插接的连接形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个货叉插槽与货叉适配,可确保外挂托梁与货叉形成较紧密的配合,避免松旷的配合导致货件搬运过程发生晃动、振动乃至失衡、倾翻、坠落,从而确保作业安全。而另一个货叉插槽宽度大于货叉宽度,使得插在该货叉插槽中的货叉有横移的余地,可改变货叉与外挂托梁的相对位置,或两货叉的间距,以更好地调整叉车搬运大型钢架结构件时的进出配合方位,规避干涉,或根据钢架结构件的尺寸及重心位置调整货叉对外挂托梁的支撑点,确保外挂托梁更均衡、稳妥地支撑货件。

作为优选,外挂托梁上沿轴向设有调节槽,挡块通过贯穿调节槽的螺栓及匹配的螺母固定在外挂托梁上。此种安装结构的挡块可以沿调节槽改变位置,调解完毕后重新紧固,这样可以灵活地调整两端挡块的间距,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宽度的钢架结构件的限位、定位要求,提高本叉车属具的作业适用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挡块焊接在外挂托梁上。挡块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外挂托梁上,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效地解决了大型钢架结构件的搬运问题,完善了叉车属具配置。本实用新型针对大型钢架结构件的结构特点而进行专门设计,可使在本叉车属具形成稳定的受力结构,易于保持平衡,进而被平稳、快速地搬运。

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中外挂托梁可方便地与普通叉车的货叉结合使用,赋予叉车良好的通用性,使得普通叉车也能够顺利实施大型钢架结构件的搬运作业。

操作简便,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普通叉车上快速加装,赋予普通叉车方便高效搬运搬运大型钢架结构件的功能,可降低工作难度,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钢架结构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进入钢架结构件时的初期状态示意图;

图4为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进入钢架结构件时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5为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进入钢架结构件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外挂托梁,2-挂板,3-挡块,4-加强筋,5-货叉,6-货叉插槽,7-钢架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叉车属具,包括一对货叉5,还包括外挂托梁1,外挂托梁1上设有挂板2和挡块3,外挂托梁1通过挂板2可拆卸地连接在货叉5上,挂板2固定于挂板2中部,挡块3对称设于外挂托梁1两端。挂板2为两块且各挂板2平行对齐,挂板2之间固设有加强筋4。挂板2上设有两个与货叉5对应的货叉插槽6,一个货叉插槽6与货叉5宽度适配,另一个货叉插槽6宽度大于货叉5宽度。外挂托梁1上沿轴向设有调节槽,挡块3通过贯穿调节槽的螺栓及匹配的螺母固定在外挂托梁1上。

若搬运一整体呈空心立方体的钢架结构件7,先操纵叉车移动,用货叉5插入挂板2的货叉插槽6中,挑起外挂托梁1,调整两货叉5的间距,使外挂托梁1尽量右移,以便在叉车左转进入钢架结构件7内部时规避外挂托梁1左端可能与钢架结构件7发生的干涉,如图3所示;叉车左转斜向行驶,车头先进入钢架结构件7内部,当外挂托梁1左端完全进入后,左移货叉5,使外挂托梁1向左平移,至外挂托梁1右端也能避开钢架结构件7后,再驱动叉车整体驶入钢架结构件7内部,如图4所示;最后再左右调节货叉5,使外挂托梁1两端的挡块3的外侧抵住钢架结构件7两侧,如图5所示;叉车再向前行驶,便可推动钢架结构件7进行移动作业。

实施例2:

挂板2为三块,挡块3焊接在外挂托梁1上。其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