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977发布日期:2019-02-11 00:15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的功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对电梯进行日常检护时,检修人员进入电梯地坑(即井道底部)开展相应的作业,在此过程中,电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但是万一发生意外而致电梯下行,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危及检修人员的安全事故,设置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可由其及时通过限速器钢丝绳带动电梯安全钳操纵机构将电梯制停,保证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其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电梯限速器钢丝绳发生延伸,则由涨紧装置使钢丝绳始终保持于涨紧状态。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的技术信息,如CN201506661U推荐有“一种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由于该专利方案是将整个涨紧装置安装在电梯导轨上的,因而存在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形,也就是说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安装于电梯导轨上的安装空间是受限制的,甚至是极其苛刻的,又由于涨紧装置在电梯导轨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因而安装位置单一,不具有灵活性,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由不同规格的涨紧装置来适应,从而既增大了生产成本,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CN101955103A提供的“一种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该专利方案将涨紧装置安装在井道底坑底部地面上(说明书第0012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前述CN201506661U的不足并且能体现其说明书第0007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该CN101955103A仍存在以下缺憾:由于检修人员对电梯日常检修保养时的作业大都是在井道底坑中进行的,又由于将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设置在了井道底坑底部地面上,因而占去了十分有限的井道底坑的底部面积,给检修人员的作业产生干涉影响。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确定,不论是将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安装于电梯导轨还是安装于井道底坑底部地面上各有利弊,并且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只能在前述两个安装位置中择其一,别无其它选择。对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以及反复的试验,终于形成了得以全面弥补前述专利顾此失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可避免以电梯导轨为载体安装又能摒弃以井道底坑底部地面为载体安装而得以防止在日常应用中发生干涉现象的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包括一涨紧轮臂连接机构,该涨紧轮臂连接机构设置在井道底坑内;一涨紧轮臂,该涨紧轮臂的右端与涨紧轮臂连接机构枢转连接,而涨紧轮臂的左端构成为自由端;一涨紧轮,该涨紧轮转动地连接在涨紧轮臂上并且位于涨紧轮臂的中部;一电梯限速器钢丝绳,该电梯限速器钢丝绳的上端套置在电梯限速器上,而下端套置在涨紧轮上;一涨紧配重块,该涨紧配重块连接在所述涨紧轮臂的左端,特征在于所述的涨紧轮臂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井道底坑的井道底坑侧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涨紧轮臂连接机构包括一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一转臂轴固定座和一转臂轴,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在对应于所述涨紧轮的后侧的位置与所述井道底坑侧壁固定,转臂轴固定座在对应于涨紧轮的右侧的位置与井道底坑侧连接板固定,转臂轴的后端同时与转臂轴固定座以及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固定,转臂轴的前端伸展到所述涨紧轮臂的前方,所述涨紧轮臂的右端与转臂轴的中部枢转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转臂轴固定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涨紧轮臂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涨紧轮臂让位腔,涨紧轮臂的右端端部途经该涨紧轮臂让位腔伸展到转臂轴固定座的右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转臂轴固定座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涨紧轮臂的右端端部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与电梯的电气安全回路连接,在涨紧轮臂的右端端部固定有一开关打板,在该开关打板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开关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限位开关打击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的形状呈Z字形,所述转臂轴固定座的形状呈L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开关为行程开关或微动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涨紧轮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杆轴承设置有一涨紧轮螺杆轴,在所述涨紧轮臂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涨紧轮螺杆轴的位置开设有一涨紧轮螺杆轴孔,涨紧轮螺杆轴在对应于涨紧轮螺杆轴孔的位置转动地连接在涨紧轮臂上,并且该涨紧轮螺杆轴的涨紧轮螺杆轴头伸展到涨紧轮臂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涨紧轮螺杆轴的涨紧轮螺杆轴头上固定有一涨紧轮保护罩,该涨紧轮保护罩的上部对应于所述涨紧轮的上方并且在该涨紧轮保护罩的上部的左端和右端各开设有一保护罩螺钉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涨紧轮臂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涨紧轮螺杆轴孔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左挡绳螺杆,而在对应于涨紧轮螺杆轴孔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右挡绳螺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涨紧轮臂的左端开设有一涨紧配重块连接螺栓孔,在所述涨紧配重块的高度方向的下端开设有一涨紧轮臂让位槽,并且在对应于涨紧配重块连接螺栓孔的位置设有配重块螺栓孔,涨紧轮臂让位槽与涨紧轮臂的左端相配合,并且由配重块连接螺栓在对应于涨紧配重块连接螺栓孔以及配重块螺栓孔的位置将涨紧配重块连接在涨紧轮臂的左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技术偏见,开创性地将涨紧轮臂连接机构设置在了井道底坑的井道底坑侧壁上,因而避免了已有技术安装在电梯导轨以及井道底坑底部地面上存在的对其它零部件干涉及对检修人员进入地坑检修电梯时产生的干涉影响;在井道底坑侧壁上安装涨紧轮臂连接机构具有安装简单方便、可靠稳定并且能适应电梯限速器的横向及纵向布置方式,增进通用性的长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涨紧轮臂连接机构1,该涨紧轮臂连接机构1设置在井道底坑8内;示出了一涨紧轮臂2,该涨紧轮臂2的右端与涨紧轮臂连接机构1枢转连接,而涨紧轮臂2的左端构成为自由端;示出了一涨紧轮3,该涨紧轮3转动地连接在涨紧轮臂2上并且位于涨紧轮臂2的中部;示出了一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该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的上端套置在电梯限速器7上(图3示),而下端套置在涨紧轮3上;示出了一涨紧配重块5,该涨紧配重块5连接在前述涨紧轮臂2的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涨紧轮臂连接机构1设置在前述井道底坑8的井道底坑侧壁81上。

继续见图1,前述的涨紧轮臂连接机构1包括一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一转臂轴固定座12和一转臂轴13,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在对应于前述涨紧轮3的后侧的位置与前述井道底坑侧壁81固定,也就是说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与井道底坑8的井道底坑后侧壁固定,具体是:在井道底坑侧壁81上开设一组侧壁膨胀螺栓孔,在该组侧壁膨胀螺栓孔内置入侧壁膨胀螺栓811,在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上并且在对应于一组侧壁膨胀螺栓孔的位置即在对应于侧壁膨胀螺栓811的位置开设一组侧壁连接板螺栓孔111,将该组侧壁连接板螺栓孔111套置在侧壁膨胀螺栓811上并且由旋配在侧壁膨胀螺栓811的末端的侧壁膨胀螺栓锁定螺母8111锁定;转臂轴固定座12在对应于涨紧轮3的右侧的位置与井道底坑侧连接板11固定,具体是:在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的右端开设有转臂轴固定座固定螺栓孔112,而在转臂轴固定座12上并且在对应于转臂轴固定座固定螺栓孔112的位置开设有转臂轴固定座螺栓孔122,在该转臂轴固定座螺栓孔122上配设有转臂轴固定座螺栓1221,该转臂轴固定座螺栓1221穿过转臂轴固定座固定螺栓孔112并且由旋配在转臂轴固定座螺栓1221的末端的转臂轴固定座螺栓限定螺母12211限定;转臂轴13的后端在对应于预设在转臂轴固定座12上的转臂轴连接孔123的位置以及预设在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的右端的连接板转臂轴连接孔113的位置同时与转臂轴固定座12以及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的右端固定,转臂轴13的前端穿过前述涨紧轮臂2伸展到涨紧轮臂2的前方并且由配有垫圈1311的转臂轴锁定螺母131锁定,前述涨紧轮臂2的右端与转臂轴13的中部枢转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转臂轴固定座1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涨紧轮臂2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涨紧轮臂让位腔121,涨紧轮臂2的右端端部途经该涨紧轮臂让位腔121伸展到转臂轴固定座12的右侧。

继续见图1,在前述转臂轴固定座12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涨紧轮臂2的右端端部上方的位置通过限位开关固定螺钉61设置有一限位开关6,该限位开关6与电梯的电气安全回路连接,在涨紧轮臂2的右端端部通过螺钉212固定有一开关打板21,在该开关打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开关6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限位开关打击头211。

在电梯轿厢10(图3示)正常运行时,前述的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处于涨紧状态,在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处于允许的延伸量范围内,限位开关6与限位开关打击头211保持分离,此时仍允许电梯轿厢10正常运行;而在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过度延伸(伸长)后,即延伸的范围超出了前述允许延伸量范围,那么涨紧轮臂2的左端在涨紧配重块5的作用下向下倾,而右端侧向上翘,限位开关打击头211打击或称触及限位开关6。由于限位开关6是串接在电梯的电气安全回路中的,因而电梯安全回路切断,电梯轿厢10不再运行,从而保障了电梯的安全。

由图1所示,前述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的形状呈Z字形,前述转臂轴固定座12的形状呈L字形,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的这种形状能满足转臂轴固定座12与其固定连接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限位开关6为行程开关,但是如果使用微动开关,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继续见图1,在前述涨紧轮3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杆轴承311设置有一涨紧轮螺杆轴31,在前述涨紧轮臂2的中部(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涨紧轮螺杆轴31的位置开设有一涨紧轮螺杆轴孔22,涨紧轮螺杆轴31在对应于涨紧轮螺杆轴孔22的位置转动地连接在涨紧轮臂2上,并且该涨紧轮螺杆轴31的涨紧轮螺杆轴头312伸展到涨紧轮臂2的前侧。

由图1所示,在前述涨紧轮螺杆轴31的涨紧轮螺杆轴头312上固定有一涨紧轮保护罩9,该涨紧轮保护罩9的上部对应于前述涨紧轮3的上方并且在该涨紧轮保护罩9的上部的左端和右端各开设有一保护罩螺钉让位腔91。在图1中示出了开设于涨紧轮保护罩9的结构体系的保护罩支撑板92上的支撑板螺杆轴头孔921,该支撑板螺杆轴头孔921套置于前述涨紧轮螺杆轴头312上并且由配有垫片31211的螺杆轴头锁紧螺母3121锁紧。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保护罩支撑板92上开设一螺钉孔922,在对应于该螺钉孔922的位置配设一螺钉9221,该螺钉9221旋入预设在涨紧轮臂2上的涨紧轮臂螺钉孔26内。

依据专业常识,前述涨紧轮3的上部是探入于涨紧轮保护罩9的保护罩腔内的,一旦井道上部有异物下落时,由于涨紧轮保护罩9的存在,异物不会侵入涨紧轮3,确保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不受异物卡滞(卡阻)。

继续见图1,在前述涨紧轮臂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涨紧轮螺杆轴孔22的左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左挡绳螺杆23,而在对应于涨紧轮螺杆轴孔22的右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右挡绳螺杆24,该左、右挡绳螺杆24、25的后端分别与前述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的两侧对应(形态可由图3示意)。

在前述涨紧轮臂2的左端开设有一涨紧配重块连接螺栓孔25,在前述涨紧配重块5的高度方向的下端开设有一涨紧轮臂让位槽51,并且在对应于涨紧配重块连接螺栓孔25的位置设有配重块螺栓孔52,涨紧轮臂让位槽51与涨紧轮臂2的左端相配合,并且由配重块连接螺栓53在对应于涨紧配重块连接螺栓孔25以及配重块螺栓孔52的位置将涨紧配重块5连接在涨紧轮臂2的左端,由旋配在螺栓53的末端的螺栓限定螺母531限定。

实施例2:

请参见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式,将涨紧轮臂连接机构1的结构体系的井道底坑侧壁连接板11固定在了井道底坑侧壁81的右侧壁上,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请参见图3,示出了设置在顶部机房内的电梯轿厢曳引机构20以及前述的电梯限速器7,在电梯轿厢曳引机构20的结构体系的曳引机201的工作下,电梯轿厢曳引机构20的结构体系的轿厢牵引绳202带动电梯轿厢10上行或下引。由图3所示,轿厢牵引绳202的一端与电梯轿厢10的顶部连接,另一端在途经前述曳引机201的曳引轮2011后再途经过渡轮203与配重块30。由于电梯轿厢10通过连接杆101与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的钢丝绳连接器41连接,因而在电梯轿厢10上下运动时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也相应运动,并且由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装置将电梯限速器钢丝绳4处于工况所要求的涨紧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