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786发布日期:2019-03-15 20:1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机的转子,一般重量有几吨重。在电机的转子安装到电机的定子上时,一般通过行车、吊车、电葫芦、手拉葫芦等对电机转子进行起吊,然后人工将电机转子水平移动到电机的定子上。这种方式工作效率较低,需要多个人员控制电机转子的移动方向,使电机转子精确移动到定子上。安装不顺利时,甚至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同时起吊设备依靠绳索,当绳索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便捷、安全、省时省力的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

一种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包括定位轨道、固定取放装置、活动取放装置,所述固定取放装置、活动取放装置以及待安装的电机定子设置在定位轨道上,固定取放装置、活动取放装置、电机定子在同一中心线上,固定取放装置、电机定子与定位轨道固定连接,活动取放装置与固定取放装置位于电机定子的两侧,以使待安装的电机转子的转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活动取放装置和固定取放装置上,在取放电机过程中,活动取放装置和固定取放装置同步运动,以使电机转子保持水平。

优选的,所述定位轨道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槽钢,第一槽钢的两个凹槽相正对,以形成行走轨道。

优选的,所述固定取放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平移轨道、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定位轨道上,第一升降机构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机构的伸缩轴向上,第一升降机构的伸缩轴的末端与第一平移轨道固定连接,以控制第一平移轨道的升降,第一平移轨道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槽钢,两根第二槽钢的凹槽相正对,相应的,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的下端的两侧设有行走轮,以使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在第一平移轨道上移动,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的上端设有凹槽,相应的,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的下端设有第一插板,第一插板上设有销孔,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与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卡合连接,并通过在销孔中插入销轴使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与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取放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以带动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在第一平移轨道上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丝杆、手柄机构,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上设有内螺纹孔,转动丝杆穿过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的内螺纹孔架设在固定支架上并与第一套筒式假轴的螺纹连接,转动丝杆的方向与定位导轨的方向平行,转动丝杆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固定连接,以通过转动手柄机构控制转动丝杆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支架、蜗轮、蜗杆、摇杆,手柄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蜗轮套设在转动丝杆上,并与转动丝杆固定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蜗杆的两端套设在手柄支架上,蜗杆的一端与摇杆固定连接,以通过转动摇杆使蜗杆转动,从而使蜗轮带动转动丝杆转动,以驱动第一套筒支架在第一平移轨道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活动取放装置包括第一活动轮、活动支架、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所述第一活动轮位于定位轨道的行走轨道中,第一活动轮与行走轨道间隙配合,活动支架的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活动轮,以使活动支架在行走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活动支架的上端,并与活动支架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机构的伸缩轴向上,第二升降机构的伸缩轴的末端与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固定连接,以控制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的升降,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的的上端设有凹槽,相应的,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的上端设有第二插板,第二插板上设有销孔,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与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卡合连接,并通过在销孔中插入销轴使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与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和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销,固定销与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或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固定销使电机转子的转轴的两端与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和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还包括转运小车,所述转运小车设置在定位轨道上,转运小车包括第二活动轮、移动车架、放置电机转子的V型支撑架,所述第二活动轮位于行走轨道中,移动车架的下端与第二活动轮的上端固定连接,移动车架的上端与V型支撑架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包括定位轨道、固定取放装置、活动取放装置,通过定位轨道使固定取放装置、活动取放装置、电机定子位于同一直线上,提高了安装精度,降低了找准时间。同时电机转子的两端通过固定取放装置和活动取放装置的配合,安装更加便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的安装电机转子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的安装电机转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取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取放装置的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用于取放高压电机转子的装置10、定位轨道20、第一槽钢201、固定取放装置30、固定支架301、第一升降机构302、第一平移轨道303、第二槽钢3031、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行走轮3041、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第一插板3051、驱动装置306、转动丝杆3061、手柄机构3062、手柄支架30621、蜗轮30622、蜗杆30623、摇杆30624、活动取放装置40、第一活动轮401、活动支架402、第二升降机构403、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404、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第二插板4051、转运小车50、第二活动轮501、移动车架502、V型支撑架503、电机定子60、电机转子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至图6,一种用于取放电机转子70的装置10包括定位轨道20、固定取放装置30、活动取放装置40,所述固定取放装置30、活动取放装置40以及待安装的电机定子60设置在定位轨道20上,固定取放装置30、活动取放装置40、电机定子60在同一中心线上,固定取放装置30、电机定子60与定位轨道20固定连接,活动取放装置40与固定取放装置30位于电机定子60的两侧,以使待安装的电机转子70的转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活动取放装置40和固定取放装置30上,在取放电机过程中,活动取放装置40和固定取放装置30同步运动,以使电机转子70保持水平。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轨道20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槽钢201,第一槽钢201的两个凹槽相正对,以形成行走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取放装置30包括固定支架301、第一升降机构302、第一平移轨道303、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所述固定支架301设置在定位轨道20上,第一升降机构302与固定支架301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机构302的伸缩轴向上,第一升降机构302的伸缩轴的末端与第一平移轨道303固定连接,以控制第一平移轨道303的升降,第一平移轨道303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二槽钢3031,两根第二槽钢3031的凹槽相正对,相应的,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的下端的两侧设有行走轮3041,以使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在第一平移轨道303上移动,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的上端设有凹槽,相应的,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的下端设有第一插板3051,第一插板3051上设有销孔,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与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卡合连接,并通过在销孔中插入销轴使第一安装套筒305与第一套筒支架304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取放装置30还包括驱动装置306,以带动第一套筒支架304在第一平移轨道303上移动,所述驱动装置306包括转动丝杆3061、手柄机构3062,第一套筒支架304上设有内螺纹孔,转动丝杆3061穿过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的内螺纹孔架设在固定支架301上并与第一套筒式假轴的螺纹连接,转动丝杆3061的方向与定位导轨的方向平行,转动丝杆3061的一端与手柄机构3062固定连接,以通过转动手柄机构3062控制转动丝杆3061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机构3062包括手柄支架30621、蜗轮30622、蜗杆30623、摇杆30624,手柄支架30621设置在固定支架301上,蜗轮30622套设在转动丝杆3061上,并与转动丝杆3061固定连接,蜗杆30623与蜗轮30622啮合连接,蜗杆30623的两端套设在手柄支架30621上,蜗杆30623的一端与摇杆30624固定连接,以通过转动摇杆30624使蜗杆30623转动,从而使蜗轮30622带动转动丝杆3061转动,以驱动第一套筒式假轴支架304在第一平移轨道303上移动。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机构3062为带有把手的转轮,转轮的中心与转动丝杆306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取放装置40包括第一活动轮401、活动支架402、第二升降机构403、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404、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所述第一活动轮401位于定位轨道20的行走轨道中,第一活动轮401与行走轨道间隙配合,活动支架402的下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活动轮401,以使活动支架402在行走轨道上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03设置在活动支架402的上端,并与活动支架402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机构403的伸缩轴向上,第二升降机构403的伸缩轴的末端与第二套筒支架404固定连接,以控制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404的升降,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404的的上端设有凹槽,相应的,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的上端设有第二插板4051,第二插板4051上设有销孔,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与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404卡合连接,并通过在销孔中插入销轴使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与第二套筒式假轴支架404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机构302和第二升降机构403为液压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和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销,固定销与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或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固定销使电机转子70的转轴的两端与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和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取放电机转子70的装置10还包括转运小车50,所述转运小车50设置在定位轨道20上,转运小车50包括第二活动轮501、移动车架502、放置电机转子70的V型支撑架503,所述第二活动轮501位于行走轨道中,移动车架502的下端与第二活动轮501的上端固定连接,移动车架502的上端与V型支撑架503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取放电机转子70的装置10的使用过程如下:先将电机转子70放到转运小车50上,转运小车50、活动取放装置40先后沿着定位轨道20行走至预定位置,且电机转子70的转轴的一端穿过电机定子60伸入到固定取放支架的第一安装套筒式假轴305中,电机转子70的转轴的另一端与伸入到活动取放支架的第二安装套筒式假轴405中并通过固定销使电机转子70的转轴与活动取放支架锁紧。控制第一升降机构302和第二升降机构403使电机转子70的两端同步上升,以使电机转子70保持水平,直至升至预定位置,操作手柄机构3062使转动丝杆3061带动第一套筒支架304沿着第一平移轨道303运动,使电机转子70套设在电机定子60中。如果电机定子60和电机转子70的位置有较大偏差,可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02、第二升降机构403以及转动丝杆3061进行校正。校正过程省时省力,并且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