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6984发布日期:2019-02-01 19:2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生产线是以一定类型的零件组为对象组织的一种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拥有为完成这几种同类零件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这些设备和工作地是按生产线上多数零件或者主要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劳动量比例来排列和配置的。

在生产线上加工时,若改变输送盘中工件的方向以满足加工需求,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输送盘中工件改变方向进行加工,但采用人工方式更换输送盘中工件方向的更换效率低下,而且工作人员需伸手进生产线进行更换,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若需持续改变输送盘中工件的方向时,如旋转和直线运动方式等,则需借助外置设备的辅助,增加了生产所需成本,而且输送盘中工件与外置设备的连接一般为机械连接,导致工件容易受到磨损,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工件在运动完成后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完全停止,需等待工件完全停止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工件运动停止时工件的位置可能与设定的位置不符,而工作人员伸手生产线强行停止工件或更改工件位置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采用磁耦合式的方式实现输送盘运动部的精确止动,以及磁耦合驱动机构集成了运动驱动装置以满足对改变输送盘中运动部方向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包括输送盘,还包括驱动承载部、设于驱动承载部的第一磁耦部、驱动第一磁耦部运动的运动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磁耦部磁耦合的离合驱动装置;所述输送盘开设有运动轨迹槽、活动于运动轨迹槽的运动杆、设于运动杆一端的运动部、设于运动杆另一端的第二磁耦部、设于输送盘的至少一个第三磁耦部以及设于运动部且与第三磁耦部对应的第四磁耦部,所述离合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与第二磁耦部磁耦合。

优选的,所述运动驱动装置为旋转驱动装置或水平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盘设有活动座,所述运动轨迹槽贯穿于所述活动座以及输送盘。

优选的,所述活动座开设有用于容置第三磁耦部的第一容置槽。

优选的,所述运动部开设有用于容置第四磁耦部的第二容置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承载部包括下座、设于下座的上座、开设于下座的第一通槽以及开设于上座且与第一通槽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运动轨迹槽与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对应。

优选的,所述驱动承载部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磁耦部设于连接杆的一端,该第一磁耦部设于第二通槽,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承载部,该活动承载部设于第一通槽。

优选的,所述离合驱动装置包括装设于下座的多个第一固定套、穿设于第一固定套的固定导柱以及装设于下座的第一驱动装置,该固定导柱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套装设于上座,固定导柱的另一端装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座开设有用于防止第一驱动装置撞击的避空槽。

优选的,所述离合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磁耦部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承载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设于驱动承载部的定位块以及驱动定位块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输送盘开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采用磁耦合的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机械连接方式,避免机械部件之间的相互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工作稳定性强,能耗消耗低,此外停止运动部运动时,通过第一磁耦部与第二磁耦部的分离带动第三磁耦部与第四磁耦部的磁耦合,即带动运动部与输送盘的磁耦合,从而使运动部停止运动,采用磁耦合的连接方式以实现运动部停止位置的精确,进而确保输送盘在输送过程中运动部可实现精确止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更改运动部位置,也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集成了运动驱动装置以满足对改变输送盘中运动部方向的需求,不仅减少了购置外置设备的成本以及占地所需空间,而且可根据生产需求选用相关运动驱动装置,以实现输送盘运动部的直线、旋转或其它特定轨迹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实际应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中输送盘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中输送盘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的实施例一,包括输送盘1,还包括驱动承载部2、设于驱动承载部2的第一磁耦部21、驱动第一磁耦部21运动的运动驱动装置3以及驱动第一磁耦部21磁耦合的离合驱动装置4;所述输送盘1开设有运动轨迹槽11、活动于运动轨迹槽11的运动杆12、设于运动杆12一端的运动部13、设于运动杆12另一端的第二磁耦部14、设于输送盘1的至少一个第三磁耦部15以及设于运动部13且与第三磁耦部15对应的第四磁耦部16,所述离合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磁耦合;所述输送盘1设有活动座17,所述运动轨迹槽11贯穿于所述活动座17以及输送盘1。

优选的,第三磁耦部15的数目为四个,该四个第三磁耦部15环形均布置于输送盘;初始状态时,所述运动部13通过第四磁耦部16磁耦合于所述第三磁耦部15,此时第三磁耦部15与第四磁耦部16的磁耦合状态为贴合或有间隔,工作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磁耦部21移动,使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进行磁耦合连接(其中第一磁耦部21为永磁、第二磁耦部14为导磁,或第一磁耦部21为导磁、第二磁耦部14为永磁,或第一磁耦部21和第二磁耦部14同为永磁,或第一磁耦部21为电磁、第二磁耦部14为永磁,或第一磁耦部21为电磁、第二磁耦部14为导磁等),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的磁耦合状态为贴合或有间隔,此时离合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磁耦部21继续移动,使第三磁耦部15与第四磁耦部16进行分离,即使运动部13与输送盘1进行分离,然后根据生产需求通过运动驱动装置3驱动第一磁耦部21运动,此时第一磁耦部21会带动第二磁耦部14进行运动,再通过运动杆12带动运动部13的运动,停止工作时,通过运动驱动装置3驱动第一磁耦部21运动使运动部13运动设定位置后停止驱动驱动第一磁耦部21运动,然后再通过离合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磁耦部21复位,此过程中,第一磁耦部21会与第二磁耦部14进行分离,此时会带动运动部13向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分离方向进行移动,使运动部13的第四磁耦部16与输送盘1的第三磁耦部15进行磁耦合,即实现了精确止动,然后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会继续进行分离,直至第一磁耦部21复位移动至设定的位置。

采用磁耦合的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机械连接方式,避免机械部件之间的相互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工作稳定性强,能耗消耗低,此外停止运动部13运动时,通过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的分离带动第三磁耦部15与第四磁耦部16的磁耦合,即带动运动部13与输送盘1的磁耦合,从而使运动部13停止运动,采用磁耦合的连接方式以实现运动部13停止位置的精确,进而确保输送盘1在输送过程中运动部13可实现精确止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更改运动部13位置,也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集成了运动驱动装置3以满足对改变输送盘1中运动部13方向的需求,不仅减少了购置外置设备的成本以及占地所需空间,而且可根据生产需求选用相关运动驱动装置3,以实现输送盘1运动部13的直线、旋转或其它特定轨迹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驱动装置3为旋转驱动装置或水平驱动装置。当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已进行磁耦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21旋转,此时第一磁耦部21会带动第二磁耦部14进行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座17开设有用于容置第三磁耦部15的第一容置槽18;所述运动部13开设有用于容置第四磁耦部16的第二容置槽19。将第三磁耦合设于第一容置槽18以及将第四磁耦部16设于第二容置槽19,在第三磁耦部15与第四磁耦部16磁耦合时,运动部13会与输送盘1进行完全贴合或有间隙,增强第三磁耦部15第四磁耦部16连接的牢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承载部2包括下座22、设于下座22的上座23、开设于下座22的第一通槽24以及开设于上座23且与第一通槽24对应的第二通槽25,所述运动轨迹槽11与第一通槽24以及第二通槽25对应;所述驱动承载部2设有连接杆26,所述第一磁耦部21设于连接杆26的一端,该第一磁耦部21设于第二通槽25,所述连接杆26的另一端设有活动承载部27,该活动承载部27设于第一通槽24。工作时,所述离合驱动装置4驱动连接杆26移动,使连接杆26的第一磁耦部21与输送盘1的第二磁耦部14进行磁耦合连接,此时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的磁耦合状态为贴合或间隔,然后再通过运动驱动装置3驱动连接杆26进行运动,此时连接杆26会带动输送盘1的运动杆12运动,即带动了运动杆12的运动部13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驱动装置4包括装设于下座22的多个第一固定套41、穿设于第一固定套41的固定导柱42以及装设于下座22的第一驱动装置43,该固定导柱42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套44装设于上座23,固定导柱42的另一端装设有限位块45;所述离合驱动装置4还包括驱动第一磁耦部21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当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水平设置时,工作时,第一驱动装置43驱动下座22在固定导柱42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26移动,进而使连接杆26的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进行磁耦合;当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竖直设置时,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43驱动下座22在固定导柱42上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26移动,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21水平移动,进而实现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的磁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座23开设有用于防止第一驱动装置43撞击的避空槽28。避空槽28用于防止第一驱动装置43撞击上座23,从而造成磨损以及影响第一驱动装置43使用寿命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承载部2设有至少一个定位装置5,该定位装置5包括设于驱动承载部2的定位块51以及驱动定位块51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52;所述输送盘1开设有与定位块51对应的定位槽1A。通过第三驱动装置52驱动定位块51移动,使定位块51位于输送盘3的定位槽1A内实现夹紧输送盘3;当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进行磁耦合时,先通过定位装置5进行定位以防止输送盘3在磁耦合连接过程中发生移动,以确保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磁耦合的精度,磁耦合完成后,所述定位装置5会进行复位,而且定位装置5与运动驱动装置3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根据生产需求控制定位装置5或驱动运动驱动装置3单独进行加工,生产加工更加的便捷,通用性强。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线用输送盘双磁耦式联动机构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运动驱动装置3为水平驱动装置。先通过离合驱动装置4驱动第一磁耦部21与第二磁耦部14进行磁耦合,然后通过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磁耦部21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了第二磁耦部14在运动轨迹槽11中移动,从而实现了输送盘1的运动部13在运动轨迹槽11中水平直线运动,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所述运动轨迹槽11可根据需求设计大小,该运动轨迹槽11的大小决定了运动部13水平移动的行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