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702发布日期:2019-06-19 01:00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物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包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箱。



背景技术:

冷链物流行业中需要大量使用保温绝热包装物,此类传统包装物一般由聚苯乙烯、聚氨酯或发泡聚丙烯等材料制作,降解性很差,会形成永久性的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循环利用、保温性能好的保温箱。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盖体,盖体盖合箱体,箱体设置有内箱和外箱,外箱内侧套接有内箱,外箱和内箱之间设置有真空空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箱体设置内箱和外箱,外箱内侧套接有内箱,在外箱和内箱之间设置有真空空腔,减少内箱和外箱之间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同时,可以对保温箱进行回收利用,能够解决现有的保温箱不回收、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外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外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外箱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内箱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内箱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盖体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温箱的盖体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1-内箱,12-外箱,13-第二卡接部,14-第一提手,15-第一凸起,16-第二凹槽,20-盖体,21-第一卡接部,22-第二提手,23-第二凸起,24-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至7,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箱,包括箱体10和盖体20,盖体20盖合箱体10,箱体10设置有内箱11和外箱12,外箱12内侧套接有内箱11,外箱12和内箱11之间设置有真空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箱体10设置有容纳物品的半封闭空腔,盖体20能够封闭半封闭空腔的开口端,箱体10设置有内箱11和外箱12,外箱12和内箱11均设置有半封闭空腔,外箱12内侧套接有内箱11,外箱12和内箱11之间设置有真空空腔,真空空腔就是保温层,能够减少内箱11和外箱12之间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在生产制造箱体时,可以先将外箱12和内箱11套接,然后对外箱12和内箱11之间的空腔进行抽真空处理,生产制造比较简单。当完成配送任务后,快递员将保温箱内的物品取出,并回收保温箱,节约了资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避免的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沿盖体20面向箱体10一侧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卡接部21,箱体10面向盖体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第一卡接部21与第二卡接部13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13卡接配合,实现将盖体20与箱体10固定,同时,通过卡接配合的方式,便于将盖体20与箱体10固定,也便于将盖体20与箱体10分离,能够提高包装和配送的效率,降低配送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21为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凸起,第二卡接部13为与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一凹槽;或者,

第二卡接部13为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凸起15,第一卡接部21为与第一凸起15对应的第一凹槽24,

第一凸起15与第一凹槽24密封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第二卡接部13为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凸起15来进行详细说明,多个第一凸起15相互紧靠着,也就是说,第二卡接部13为阶梯状,第一卡接部21为阶梯状,第一卡接部21与第二卡接部13密封卡接,也就是,多个第一凸起15与多个第一凹槽24卡接,通过将第一凸起15设置为不同高度,使得多个第一凸起15和第一凹槽24的结合部不设置在同一平面,一方面,增强了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13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第一凸起15与第一凹槽24的连接处,也就是箱体10和盖体20结合处的热量交换,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卡接部21与第二卡接部1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条,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13分别与第一密封条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条的材料可以但不仅仅为橡胶,第一密封条起到减震、防水、隔热、防尘、固定的作用。第一密封条能够密封第一卡接部21和第二卡接部13的结合处,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箱体10的空腔内,提高了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内箱11和外箱1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分别支撑内箱11外侧和外箱12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板用于支撑内箱11和外箱12,使得内箱11和外箱12之间能够保持一定间距,避免内箱11和外箱12产生变形导致内箱11和外箱12贴合,提高了内箱11和外箱12的使用寿命,加强了箱体强度,保证了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支撑板设置为蜂窝状支撑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板设置为蜂窝状支撑板,在保证支撑板的支撑强度前提下,减少支撑板材料使用,减少了内箱11和外箱12之间的间接接触,增强了保温效果,蜂窝状支撑板可以使用瓦楞纸板,瓦楞纸板作为包装常用材料,能降低保温箱制造成本,也能够满足支撑强度要求,蜂窝状支撑板具有多空腔形状,能够形成多个空间比较均匀、具有良好气密性的型腔,蜂窝状支撑板提高了保温箱的耐压性。

进一步的,外箱12和内箱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条,内箱11和外箱12分别与第二密封条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条的材料可以但不仅仅为橡胶,第二密封条起到减震、防水、隔热、防尘、固定的作用。第二密封条能够密封内箱11和外箱12的固定结合处,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真空空腔内,提高了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外箱12外侧设置有第一提手14或/和盖体20外侧设置有第二提手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外箱12的外侧设置第一提手14,第一提手14可以是在外箱12底部设置的凹槽,便于快递人员搬运保温箱,在盖体20外侧设置第二提手22,便于快递人员快速将盖体20与箱体10分离,提高了快递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快递人员的工作难度。

进一步的,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23,箱体10背向盖体2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凸起23卡接配合的第二凹槽16,或者,

盖体20背向箱体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箱体10背向盖体2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凹槽卡接配合的第二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盖体20和箱体10上分别设置能够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二凸起23和第二凹槽16,可以将不同保温箱的第二凸起23和第二凹槽16卡接进行多个保温箱的堆叠,保证了堆叠的保温箱的稳定性,无需捆绑,堆叠整齐,提高了空间使用率,可选的,所有保温箱的箱体设置第二凹槽16,盖体设置第二凸起23,能够保证保温箱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箱体10能够紧贴地面,提高了保温箱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外箱12设置为聚丙烯外箱,内箱11设置为聚丙烯内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箱12设置为聚丙烯外箱,内箱11设置为聚丙烯内箱,外箱12和内箱11均可以注塑成型,加工方便,可以对外箱12和内箱11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