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7100发布日期:2019-08-21 00:1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门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压力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环保的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垃圾一般先由垃圾收集车进行收集,并运送至垃圾压缩转运站,由设置在垃圾压缩转运站的垃圾压缩机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对已经压缩成块的垃圾封闭转运至焚烧场或填埋场;垂直垃圾压缩机主要生产功能是将松散固体垃圾通过垂直压缩工艺压缩成较高密度的压缩块;现有垂直垃圾压缩机主要包括三层箱体和压缩机构组成,箱体前端空腔为压缩块储存仓、后端空腔装压缩块推出装置、中间为压缩仓,其动作过程为:进料-压缩-再进料-再压缩-再进料-再压缩-直到压缩仓装满-推出垃圾,在垃圾进入压缩块储存仓后,依靠压缩油缸进行上下移动进行多道次压缩,为了提高垃圾压缩效率,需要使压缩油缸行程长,负荷大,从而导致液压系统负荷大,首先体现在液压系统中,泵的输出压力在25~26Mpa左右,导致整个液压系统压力大,泄漏事故多,设备昂贵,泵的使用寿命短,一般都是在1年半~2年内就需要更换泵以及密封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该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通过设置有主油缸和均布在主油缸周围的副油缸,利用主油缸和副油缸分别连接有主压板和副压块,在垃圾压缩前期利用副压块对压缩仓下层的垃圾进行压缩,在垃圾压缩后期利用主压块对堆积至压缩仓上层的垃圾进行压缩,减少主油缸行程和负荷,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压缩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压缩仓连通的进料斗,所述压缩仓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主压缩油缸,所述主压缩油缸的活塞杆向下延伸连接有可延伸至压缩仓内的主压板,所述主压板形状大小与压缩仓适配,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均布在主油缸周围的且不少于2个的副压缩油缸/气缸,所述副压缩油缸/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主压板连接有可延伸至压缩仓内的副压块。

进一步,所述副压块沿压缩仓宽度方向设置为2排,其中靠近进料斗的副压块设置为外侧副压块、远离进料斗的副压块设置为内侧副压块。

进一步,所述外侧副压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内侧副压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I。

进一步,所述主压板上设置有容纳副压块的容纳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通过设置有主油缸和均布在主油缸周围的副油缸,利用主油缸和副油缸分别连接有主压板和副压块,在垃圾压缩前期利用副压块对压缩仓下层的垃圾进行压缩,在垃圾压缩后期利用主压块对堆积至压缩仓上层的垃圾进行压缩,减少主油缸行程和负荷,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侧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中压板另一种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标记:1-箱体;2-压缩仓;3-箱顶;4-进料斗;5-主压缩油缸;6-副压缩油缸;7-主压板;8-副压块;8a-外侧副压块;8b-内侧副压块;9-加强筋;11-容纳孔;1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的液压原理图;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式集垃圾压缩箱的移动压头,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压缩仓2,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与压缩仓2连通的进料斗4,所述压缩仓2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主压缩油缸5,所述主压缩油缸5的活塞杆向下延伸连接有可延伸至压缩仓2内的主压板7,所述主压板7形状大小与压缩仓适配,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均布在主油缸周围的且不少于2个的副压缩油缸/气缸,所述副压缩油缸/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主压板连接有可延伸至压缩仓内的副压块8。

本实施例压缩过程如下:

1)前期压缩: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保持中位不动,主压缩油缸5静止不工作,控制1个或者2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左侧通电,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中P、A油口以及B、 T油口连通,压力油进入副压缩油缸无杆腔内,使油缸活塞杆伸出,带动活塞杆顶部的副压块8下行压缩垃圾;

油缸活塞杆伸出收缩时,控制1个或者2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右侧通电以及控制电磁溢流阀通电,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中P、B油口以及A、T油口连通,压力油进入副压缩油缸6有杆腔内,使油缸活塞杆收缩,带动活塞杆顶部的副压块上行,通过副压缩油缸多次伸缩,方便对底部的垃圾进行多次压缩。

2)后期压缩: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保持中位不动,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左侧通电,使O型电磁换向阀中P、A油口以及B、T油口连通,压力油进入主压缩油缸5无杆腔内,使油缸活塞杆伸出,带动带动活塞杆顶部的主压板7下行,主压板7下行时带动副压块8下行,此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位于中位,其P、B油口隔断,A、T油口连通,此时副压缩油缸仅起到一个背压阀作用,相比较主压板的压力可以忽略不计,副压块下行带动副压缩油缸有杆腔内的油液通过电磁溢流阀流回邮箱,方便控制主压板对堆积至压缩仓上层的垃圾进行压缩,

油缸活塞杆伸出收缩时,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右侧通电,使O型电磁换向阀中P、 B油口以及B、A油口连通,压力油进入主压缩油缸5有杆腔内,使油缸活塞杆收缩,带动带动活塞杆顶部的主压板7上行,此时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三位四通O型电磁换向阀联动,控制2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同时右侧通电以及控制2个电磁溢流阀通电,使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中P、B油口以及A、T油口连通,压力油进入副压缩油缸有杆腔内,使油缸活塞杆收缩,带动活塞杆顶部的副压块8上行,使垃圾压缩机在垃圾后期利用主压缩油缸伸缩对堆积至压缩仓上层的垃圾进行压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副压块8沿压缩仓宽度方向设置为2排,其中靠近进料斗的副压块设置为外侧副压块8a、远离进料斗4的副压块设置为内侧副压块8b,该结构可以根据垃圾进箱情况,在前期压缩,可以单独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左侧通电,使内侧副压块8b和外侧副压块8a能够单独下落,起到单独对压缩仓内内侧或外侧垃圾进行压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侧副压块8a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优选的所述内侧副压块8b 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I,该结构为了提高对垃圾的压缩效果,通过在1对外侧副压块8a或内侧副压块8b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2或连接板I,实现两边的外侧副压块8a以及内侧副压块8b同步动作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压板7上设置有容纳副压块8的容纳孔11,该结构有利于主压缩时,副压块8跟随主压板一起动作,并且提高垃圾压缩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