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模输送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5123发布日期:2019-03-13 23:4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胎模输送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赛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胎模输送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运输胎模的方式大都使用两条窄皮带进行输送,但是由于两条皮带的一致性难以调整,从而难以保证胎模输送的平稳性。另外,要对胎模进行左右定位和前后定位。左右定位采用的方式是,在机架的两侧安装有挡边,将胎模整个地挡在中间,但是由于胎模难以避免会与挡边接触,令胎模不能平滑地输送,而且胎模与挡边之间也会存在间隙,导致胎模的水平定位不会准确。前后定位直接采用气缸的顶升来挡住胎模,然而胎模中有马赛克的时候,由于惯性难免会出现马赛克跑出格子的状况,同时也会令胎模回弹一定的距离,导致定位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上料过程中,胎模都被紧紧地限定在指定位置,保证了反复上料过程的位置精确性的胎模输送定位机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胎模输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输送装置、左右定位装置和前后定位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左右定位装置和所述前后定位装置也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左右定位装置包括驱动组和左右定位组;所述驱动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组连接于所述左右定位组,用于带动所述左右定位组左右运动。

优选的,所述左右定位组包括安装壳座和多个限位轮;

所述限位轮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座上,所述驱动组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壳座;所述限位轮为橡胶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为气缸、丝杆螺母副和曲柄滑块结构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前后定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摆转轴、第一连接件、前后定位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升降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摆转轴,所述前后定位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摆转轴上;

所述前后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前后定位件包括连接杆和定位轮;

所述定位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定位轮也为橡胶轮。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动力组和输送皮带;

所述动力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动力组用于带动输送皮带转动;

所述输送皮带的宽度小于胎模的宽度。

优选的,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左右定位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前后定位装置设置有两组,分别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左右定位装置动作时,在所述驱动组的作用下,可以令左右定位组更加接近胎模,令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令胎模的左右定位更加准确。在整个上料过程中,胎模都被紧紧地限定在指定位置,保证了反复上料过程的位置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未对胎模进行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对胎模进行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左右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前后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机架1,输送装置2,动力组21,输送皮带22,左右定位装置3,驱动组31,左右定位组32,安装壳座321,限位轮322,前后定位装置4,升降气缸41,摆转轴42,第一连接件43,前后定位件44,连接杆441,定位轮442,第二连接件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胎模输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1、输送装置2、左右定位装置3和前后定位装置4;

所述输送装置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

所述左右定位装置3和所述前后定位装置4也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

所述左右定位装置3包括驱动组31和左右定位组32;所述驱动组3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驱动组31连接于所述左右定位组32,用于带动所述左右定位组32左右运动。

如图1所示,设定所述皮带的行进方向为前后方向,设定带动皮带运动的辊轴的轴线的方向为左右方向。

工作过程如下:胎模会从所述输送装置2进入,然后被所述输送装置2不断带动,在快到达上料位置时,接近开关会检测到胎模到了这附近,这时所述输送装置2停止运转,然后所述左右定位装置3动作,所述驱动组31带动左右定位组32靠近胎模,直至夹紧胎模,在左右方向夹紧胎模后,所述前后定位装置4对胎模进行定位,从而胎模的四边能够被拍齐。

本申请的左右定位装置3动作时,在所述驱动组31的作用下,可以令左右定位组32更加接近胎模,令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从而令胎模的左右定位更加准确。在整个上料过程中,胎模都被紧紧地限定在指定位置,保证了反复上料过程的位置精确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定位组32包括安装壳座321和多个限位轮322;

所述限位轮322安装于所述安装壳座321上,所述驱动组31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壳座321;所述限位轮322为橡胶轮。

所述驱动组31通过带动所述安装壳座321移动,从而可以令限位轮322能够夹紧胎模。胎模与橡胶轮接触时更加地稳定,能够得到缓冲,令两者的夹持地更加紧和平稳。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31为气缸、丝杆螺母副和曲柄滑块结构中的一种。

本申请所使用的是采用双杆气缸去驱动所述安装壳座321的动作,采用双杆气缸的方式动作反应迅速,而且直线运动更加精确,互相限制不会有太多的直线偏移。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后定位装置4包括升降气缸41、摆转轴42、第一连接件43、前后定位件44和第二连接件45;

所述升降气缸41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4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摆转轴42,所述前后定位件44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45连接于所述摆转轴42上;

所述前后定位件44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2的左右两侧。

当所述左右定位装置3对胎模实现了左右方向的定位之后,所述前后定位装置4随之动作,即所述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所述摆转轴42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前后定位件44向上伸出,并且前后定位件44抵触在胎模的前后两侧面上,完成对胎模的前后定位。

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摆转轴42是处于所述输送装置2的下方,所述前后定位装置4的动作不会影响到输送装置2,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从而能够保证胎模的传输不会受到前后定位装置4的影响。

另外,所述升降气缸41的缸筒是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从而可以便于对气缸作出适应性的调整,避免升降气缸41的活塞杆受到较大的不平衡力而损坏。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后定位件44包括连接杆441和定位轮442;

所述定位轮442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41的上端,所述连接杆44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5上,所述定位轮442也为橡胶轮。

在对胎模进行前后定位时,与胎模接触的也为橡胶轮,令夹持的过程更加平稳,夹持地更加紧。

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动力组21和输送皮带22;

所述动力组2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动力组21用于带动输送皮带22转动;

所述输送皮带22的宽度小于胎模的宽度。

胎模的宽度指的是其左右方向的宽度。因所述前后定位件44是处于输送装置2的两侧的,其用于夹紧胎模,所以为了避免输送皮带22对前后定位件44的动作造成影响,此处就设置输送皮带22的宽度小于胎模的宽度,即使得输送皮带22远离前后定位件44。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

所述接近开关用于检测胎模是否到达或即将到达预设的准备位置,一进入该位置,所述输送装置2、左右定位装置3和前后定位装置4就先后进行动作,便于实现自动化。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定位装置3设置有两组,分别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前后定位装置4设置有两组,分别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

上述设置,便于实现对胎模的四个侧面实现完全的定位。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