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吊车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9199发布日期:2019-05-31 22:1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吊车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吊车的液压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叉吊车是在工程车的车体上设置折吊臂和用于叉装货物的叉车属具,叉车属具安装在车体的前端的门架,折吊臂安装在车体的后端,折吊臂用于吊装货物,其具有伸缩和折叠功能,在叉吊车不进行吊装工作时可以收折至车体上,以方便叉吊车的行走。叉吊车需要两套独立的液压系统进行支持,在使用时通过液压系统进行切换,以改变液压系统的组成从而达到不同工作装置的切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况,传统的叉吊车的液压传动系统中,折吊臂液压系统和叉车液压系统独立运行,叉车液压系统需要较大排量的输送泵,成本较高,占用空间相对较大。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车身更紧凑、降低成本的叉吊车的液压传动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叉吊车的液压传动系统,叉吊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前端设有叉车门架,叉车门架上设有用于叉装货物的叉车属具,在车体的后端设有折吊臂,该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箱、用于控制叉车属具动作的叉车液压系统、用于向叉车液压系统供油的第一油泵、用于控制折吊臂动作的折吊臂液压系统以及用于向折吊臂液压系统供油的第二油泵,第一油泵通过第一油管与油箱连通,第二油泵通过第二油管与油箱连通,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油管上的两位三通切换阀,两位三通切换阀的进油口与第二油管的出油口连通,两位三通切换阀的第一出口连接至折吊臂液压系统,两位三通切换阀的第二出口连接至叉车液压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折吊臂通过回转支承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折吊臂包括固定在回转支承上的底架、铰接在底架的上端的摆臂、变幅油缸、折臂油缸、伸缩臂以及设置在伸缩臂上的吊钩,变幅油缸的下端铰接在回转支承上,变幅油缸的上端铰接在摆臂上,伸缩臂铰接在摆臂上,折臂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摆臂上,折臂油缸的另一端与伸缩臂铰接,所述车体还包括定位支脚,定位支脚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第四支脚以及第五支脚,第一支脚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竖直油缸,第二支脚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二竖直油缸,第三支脚上连接有第三竖直油缸,第四支脚上连接有第四竖直油缸,第五支脚上连接有第五竖直油缸,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设在所述车体的后端的左右两侧,第三支脚设置在车体的后方且设置在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之间,第四支脚和第五支脚分设在所述车体的前端的左右两侧,第一竖直油缸通过第一导向块连接有第一水平油缸,第二竖直油缸通过第二导向块连接有第二水平油缸,第三竖直油缸通过第三导向块连接有第三水平油缸,第四竖直油缸通过第四导向块连接有第四水平油缸,第五竖直油缸通过第五导向块连接有第五水平油缸,第一水平油缸、第二水平油缸、第三水平油缸、第四水平油缸、第五水平油缸均安装在所述车体上,在所述车体设有用于收纳第一导向块的第一导向槽、用于收纳第二导向块的第二导向槽、用于收纳第三导向块的第三导向槽、用于收纳第四导向块的第四导向槽以及用于收纳第五导向块的第五导向槽,所述折吊臂液压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变幅油缸伸缩的三位六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折臂油缸的三位六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臂的油缸伸缩的三位六通换向阀、用于控制回转马达的三位六通换向阀,液压传动系统还包括支脚液压系统,折吊臂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支脚液压系统的进油口连通,回转马达的出油口与支脚液压系统的进油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脚液压系统包括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以及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第一竖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一水平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第二竖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二水平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第三竖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三水平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第四竖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四水平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第五竖向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五水平油缸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第一竖向油缸的有杆腔、第一水平油缸的有杆腔、第二竖向油缸的有杆腔、第二水平油缸的有杆腔、第三竖向油缸的有杆腔、第三水平油缸的有杆腔、第四竖向油缸的有杆腔、第四水平油缸的有杆腔、第五竖向油缸的有杆腔以及第五水平油缸的有杆腔均通过回油管连接至的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的e口,回油管上设有单向阀,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的a口连接至油箱,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的e口连接至油箱,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的f口通过总油管与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以及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的进油口均连通,总油管和单向阀之间设有单向阀反向导通油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当折吊臂工作时,将两位三通切换阀的第二出口断开,第一油泵关闭,油液通过第一油管向折吊臂液压系统输送油液,当叉车属具工作时,将两位三通切换阀的第一出口断开,两位三通切换阀的第二出口导通,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同时向叉车液压系统输送油液,如此可以减小第一油泵的排量和规格,保证车体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吊钩未示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吊钩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折吊臂未示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车体 11-驾驶室

12-回转支承 13-后视镜

20-折吊臂 21-底架

22-变幅油缸 23-摆臂

24-伸缩臂 25-折臂油缸

30-门架 31-叉车属具

41-第一支脚 411-第一竖直油缸

412-第一导向块 413—第一水平油缸

421-第二竖直油缸 422-第二导向块

423—第二水平油缸 431-第三竖直油缸

432-第三导向块 433—第三水平油缸

441-第四竖直油缸 442-第四导向块

443—第四水平油缸 451-第五竖直油缸

452-第五导向块 453—第五水平油缸

51-液压马达 52-风扇

53-导风罩 54-水冷散热箱

55-液压油散热箱 56-传动油散热箱

60-油箱 61-第一油管

62-第二油管 63-第一油泵

64-第二油泵 65-两位三通切换阀

70-折吊臂液压系统 71-伸缩臂的油缸

72-第一回转马达 73-第二回转马达

80-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 81-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

82-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 83-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

84-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 85-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

86-回油管 87-总油管

88-单向阀反向导通油缸 891-回油阀块

892-背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9,一种叉吊车,包括车体10,车体10的前端设有叉车门架30,叉车门架30上设有用于叉装货物的叉车属具31,在车体10的后端设有折吊臂20,在车体10上设有驾驶室11,驾驶室11设置在叉车属具 31与折吊臂20之间,以车体10的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折吊臂20设置在车体10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驾驶室11设置在所述车体10沿宽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驾驶室11错开所述折吊臂20设置,折吊臂20完全收折后的最高点和驾驶室11的最高点均不高于叉车门架30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驾驶室11设置在所述车体10 的左侧,所述驾驶室11的左侧设有后视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安装在所述车体10上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液压泵、与液压泵连接的液压马达51、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的风扇52、对应风扇52设置的导风罩53、安装在导风罩53中的水冷散热箱54、传动油散热箱56以及液压油散热箱55,传动油散热箱56和液压油散热箱55沿前后方向并排布设,水冷散热箱54与液压油散热箱55沿左右仿形并排布设。液压油散热箱55的进油口设置在下部,出油口设置在上部,传动油散热箱56的进油口设置在下部,出油口设置在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定位支脚,定位支脚包括第一支脚41、第二支脚42、第三支脚43、第四支脚44以及第五支脚45,第一支脚41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竖直油缸411,第二支脚42上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二竖直油缸421,第三支脚43上连接有第三竖直油缸431,第四支脚44上连接有第四竖直油缸441,第五支脚45上连接有第五竖直油缸451,第一支脚41和第二支脚42分设在所述车体10的后端的左右两侧,第三支脚43设置在车体10的后方且设置在第一支脚41与第二支脚42之间,第一支脚41和第二支脚42作为主支撑脚,第四支脚44和第五支脚45 分设在所述车体10的前端的左右两侧,第四支脚44和第五支脚45作为辅助支撑脚。第一竖直油缸411通过第一导向块412连接有第一水平油缸413,第二竖直油缸421通过第二导向块421连接有第二水平油缸423,第三竖直油缸431通过第三导向块432连接有第三水平油缸433,第四竖直油缸441 通过第四导向块442连接有第四水平油缸443,第五竖直油缸451通过第五导向块452连接有第五水平油缸453,第一水平油缸413、第二水平油缸423、第三水平油缸433、第四水平油缸443、第五水平油缸453均安装在所述车体10上,在所述车体10设有用于收纳第一导向块412的第一导向槽、用于收纳第二导向块422的第二导向槽、用于收纳第三导向块432的第三导向槽、用于收纳第四导向块442的第四导向槽以及用于收纳第五导向块452 的第五导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折吊臂20通过回转支承12安装在所述车体10上,所述折吊臂20包括固定在回转支承11上的底架21、铰接在底架21的上端的摆臂23、变幅油缸22、折臂油缸25、伸缩臂24以及设置在伸缩臂24上的吊钩(图中未示出),变幅油缸22的下端铰接在回转支承12上,以摆臂23与底架21铰接的一端为第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第二端,变幅油缸22的上端铰接在摆臂23的第一端上,伸缩臂24(具体是伸缩臂的基本臂)铰接在摆臂23的第二端上,折臂油缸25的一端铰接在摆臂23的第一端上,折臂油缸25的另一端与伸缩臂24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体10上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叉车属具动作的叉车液压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折吊臂20动作的折吊臂液压系统70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定位支脚动作的支脚液压系统80,控制系统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上设有与无线接收模块对应的无线发射模块。采用遥控控制折吊臂20的动作,使得操作者具有更好的视野,方便进行吊装工作,同时遥控还可以控制支脚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车体10上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油箱60、与油箱60连通的第一油泵63、与油箱60连通的第二油泵64、用于控制所述叉车属具动作的叉车液压系统90、用于控制所述折吊臂20动作的折吊臂液压系统70、用于控制所述定位支脚动作的支脚液压系统80以及用于驱动支承转动的回转马达,第一油泵63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管61连接至油箱60,第一油泵63的出油口连接至叉车液压系统90,第二油泵64的进油口通过第二油管62连接至油箱,第二油泵64的出油口连接有两位三通切换阀65,两位三通切换阀65的第一出口连接至折吊臂液压系统70,两位三通切换阀65的第二出口连接至叉车液压控制系统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折吊臂液压系统70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变幅油缸22伸缩的三位六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折臂油缸25的三位六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臂71的油缸伸缩的三位六通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回转马达的三位六通换向阀,折吊臂液压系统70的出油口与支脚液压系统80的进油口连通,回转马达的出油口与支脚液压系统80的进油口连通。在实施例中,伸缩臂包括基本臂和设置在基本臂上多个伸缩臂体,各伸缩臂体分别通过油缸来控制。本实用新型中,回转马达包括第一回转马达72和第二回转马达73,第一回转马达72和第二回转马达73的进油口均与折吊臂液压系统70的出油口连通,第一回转马达72和第二回转马达 73的出油口均连接至支脚液压系统80。采用双回转马达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可以使折吊臂20旋转更平顺,也提高了马达的刹车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脚液压系统80包括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80、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81、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82、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83、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84以及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85,第一竖向油缸411的无杆腔和第一水平油缸413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81的一个出油口,第二竖向油缸421的无杆腔和第二水平油缸423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82的一个出油口,第三竖向油缸431的无杆腔和第三水平油缸433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83的一个出油口,第四竖向油缸441的无杆腔和第四水平油缸 443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84的一个出油口,第五竖向油缸451的无杆腔和第五水平油缸453的无杆腔分别连接至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85的一个出油口,第一竖向油缸411的有杆腔、第一水平油缸413 的有杆腔、第二竖向油缸421的有杆腔、第二水平油缸423的有杆腔、第三竖向油缸431的有杆腔、第三水平油缸433的有杆腔、第四竖向油缸441 的有杆腔、第四水平油缸443的有杆腔、第五竖向油缸451的有杆腔以及第五水平油缸453的有杆腔均通过回油管连接至的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80 的e口,回油管86上设有单向阀861,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80的a口连接至油箱60,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80的e口连接至油箱60,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80的f口通过总油管87与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81、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82、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83、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84以及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86的进油口均连通,总油管87和单向阀861之间设有单向阀反向导通油管88。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支脚液压系统80,通过总控三位六通换向阀80将油路切换至d口或者f口,切换至f口时,通过单向阀反向导通油管88使得单向阀861导通,通过第一三位六通换向阀81、第二三位六通换向阀82、第三三位六通换向阀83、第四三位六通换向阀84以及第五三位六通换向阀 86实现对应竖直油缸和对应水平油缸的控制。本实用新型中,支脚液压系统80的出油口通过回油阀块891连接至油箱60,回油阀块891上连接有背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