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7423发布日期:2019-05-21 22:1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用于保护食品,防止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受到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等外来因素的损害,可以保持食品本身质量的稳定。

随着食品的多样化,食品包装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于糖果来说,为了安全和防止污染,一般先采用内包装袋将糖果独立包装起来,再将其计量装入外包装袋或外包装盒中。但是,现阶段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对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放置到称重电子秤上进行称重计量,再装入外包装袋或外包装盒中,这种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导致人工成本较高,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这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对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的定量供给,并且供料快速、准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提升机、储料仓、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第一开合控制机构、第二开合控制机构、落料斗、称重电子秤和控制电路,提升机、储料仓、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落料斗和称重电子秤均安装在机架上;提升机的底部设有进料口、顶部设有出料口;储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开口,储料仓的后侧壁上设有出料口,储料仓的进料口处在提升机的出料口正下方,落料斗上端的开口处在储料仓的出料口正下方,称重电子秤处在落料斗下端开口的正下方;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均处在储料仓的下方并且左右并排设置,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上表面共同将储料仓底部的开口遮挡住,第二输送带的宽度小于第一输送带的宽度;第一开合控制机构、第二开合控制机构均安装在机架或储料仓上,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共同将储料仓的出料口遮挡住,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分别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活动挡板与第一开合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活动挡板与第二开合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称重电子秤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开合控制机构、第二开合控制机构分别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通常,上述提升机底部的进料口与糖果内包装机的出料口连通,糖果内包装机能够采用内包装袋将糖果独立包装起来,并将其输送至提升机底部的进料口处。

上述糖果定量供给装置工作时,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在提升机的带动下上升至高处,经提升机顶部的出料口、储料仓的进料口落到储料仓的腔体中(此时部分内包装袋落在第一输送带上,另一部分内包装袋落在第二输送带上);将盛料容器放置到称重电子秤上,并使盛料容器顶部的开口处在落料斗下端开口的正下方;随后控制电路通过第一开合控制机构驱动第一活动挡板动作、通过第二开合控制机构驱动第二活动挡板动作,使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不会遮挡住储料仓的出料口,将储料仓的出料口完全打开,同时使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运行,此时储料仓中的各内包装袋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带动下自前至后移动,经储料仓的出料口落到落料斗中,再落到盛料容器中;当称重电子秤检测到盛料容器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上升至接近预设值时,控制电路便通过第一开合控制机构驱动第一活动挡板动作复位,使第一活动挡板遮挡住储料仓的出料口(此时第一活动挡板没有遮挡储料仓的出料口),同时使第一输送带暂停运行,此时第二输送带继续运行,带动其上的内包装袋自前至后移动,经储料仓的出料口落到落料斗中,再落到盛料容器中;直至当称重电子秤检测到盛料容器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电路便通过第二开合控制机构驱动第二活动挡板动作复位,使第一活动挡板和第二活动挡板完全将储料仓的出料口遮挡住,同时使第二输送带暂停运行,完成对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的一次定量供给。上述糖果定量供给装置通过提升机、储料仓、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第一开合控制机构、第二开合控制机构、落料斗、称重电子秤和控制电路之间的配合,能够自动完成对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的定量供给,而无需采用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而且通过称重电子秤随时对盛料容器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进行检测,并依此控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活动挡板和第二活动挡板进行相应动作,从而实现自动对储料仓向盛料容器的供料量进行有效控制,使供料快速、准确。

上述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值通常远大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值。一具体方案中,上述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值为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宽度值的四倍。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一开合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摆动轴、第一摆动气缸和第一驱动臂,第一摆动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仓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挡板的上边沿与第一摆动轴固定连接,第一摆动气缸的缸体与储料仓铰接,第一驱动臂一端与第一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一驱动臂另一端与第一摆动轴固定连接,第一摆动气缸与所述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这样,可通过第一摆动气缸驱动第一驱动臂绕第一摆动轴摆动,通过第一摆动轴带动第一活动挡板绕第一摆动轴的轴线前后摆动,从而控制第一活动挡板是否将储料仓的出料口遮挡住。

优选方案中,上述第二开合控制机构包括第二摆动轴、第二摆动气缸和第二驱动臂,第二摆动轴可转动安装在储料仓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挡板的上边沿与第二摆动轴固定连接,第二摆动气缸的缸体与储料仓铰接,第二驱动臂的一端与第二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二驱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轴固定连接,第二摆动气缸与所述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这样,可通过第二摆动气缸驱动第二驱动臂绕第二摆动轴摆动,通过第二摆动轴带动第二活动挡板绕第二摆动轴的轴线前后摆动,从而控制第二活动挡板是否将储料仓的出料口遮挡住。

优选方案中,上述糖果定量供给装置还包括拨料机构,拨料机构包括转轴、转轴驱动电机和多个拨料叶片,转轴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储料仓上,转轴可转动安装在储料仓的腔体中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转轴与转轴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各拨料叶片均安装在转轴上并且沿转轴的周向均布。当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在第一输送带或第二输送带的带动下自前至后移动时,转轴驱动电机驱动转轴及其上的各拨料叶片一起转动,通过各拨料叶片向前(即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送料方向相反的方向)拨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的内包装袋,使第一输送带或第二输送带后端上的内包装袋均匀分布,从而确保储料仓能够均匀地向盛料容器供料。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拨料叶片包括第一拨料部和第二拨料部,第一拨料部处于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第二拨料部处于第二输送带的正上方,第一拨料部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拨料部。这样使第二输送带后端具有较小的出料速度,当称重秤检测到盛料容器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上升至接近预设值时,第一输送带暂停运行而第二输送带继续运行,有利于更准确地控制储料仓向盛料容器的供料量。

优选方案中,上述糖果定量供给装置还包括光电眼,光电眼设于储料仓的腔体中并且朝向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前端,光电眼与所述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提升机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工作时,光电眼用于检测在第一输送带的前端上是否有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进行处理;每当光电眼检测到第一输送带的前端上没有内包装袋时,控制电路便使提升机运行一定时间,向储料仓输送一定量的内包装袋。

上述提升机、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均可采用现有的常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糖果定量供给装置通过提升机、储料仓、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第一开合控制机构、第二开合控制机构、落料斗、称重电子秤和控制电路之间的配合,能够自动完成对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的定量供给,而无需采用人工操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而且通过称重电子秤随时对盛料容器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进行检测,并依此控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活动挡板和第二活动挡板进行相应动作,从而实现自动对储料仓向盛料容器的供料量进行有效控制,使供料快速、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这种糖果定量供给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画出)、提升机2、储料仓3、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第一活动挡板6、第二活动挡板7、第一开合控制机构8、第二开合控制机构9、落料斗10、称重电子秤11和控制电路(图中未画出),提升机2、储料仓3、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落料斗10和称重电子秤11均安装在机架1上;提升机2的底部设有进料口21、顶部设有出料口22;储料仓3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1、底部设有开口,储料仓3的后侧壁上设有出料口32,储料仓3的进料口31处在提升机2的出料口22正下方,落料斗10上端的开口处在储料仓3的出料口32正下方,称重电子秤11处在落料斗10下端开口的正下方;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均处在储料仓3的下方并且左右并排设置,第一输送带4和第二输送带5的上表面共同将储料仓3底部的开口遮挡住,第二输送带5的宽度小于第一输送带4的宽度;第一开合控制机构8、第二开合控制机构9均安装在储料仓3上,第一活动挡板6、第二活动挡板7共同将储料仓3的出料口32遮挡住,第一活动挡板6、第二活动挡板7分别与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活动挡板6与第一开合控制机构8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活动挡板7与第二开合控制机构9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称重电子秤11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第一开合控制机构8、第二开合控制机构9分别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4的宽度值为第二输送带5的宽度值的四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合控制机构8包括第一摆动轴81、第一摆动气缸82和第一驱动臂83,第一摆动轴81可转动安装在储料仓3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一活动挡板6的上边沿与第一摆动轴81固定连接,第一摆动气缸82的缸体与储料仓3铰接,第一驱动臂83一端与第一摆动气缸82的活塞杆铰接,第一驱动臂83另一端与第一摆动轴81固定连接,第一摆动气缸82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合控制机构9包括第二摆动轴91、第二摆动气缸92和第二驱动臂93,第二摆动轴91可转动安装在储料仓3上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活动挡板7的上边沿与第二摆动轴91固定连接,第二摆动气缸92的缸体与储料仓3铰接,第二驱动臂93的一端与第二摆动气缸92的活塞杆铰接,第二驱动臂93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轴91固定连接,第二摆动气缸92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提升机2、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均可采用现有的常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作详述。

本实施例的糖果定量供给装置还包括拨料机构12,拨料机构12包括转轴121、转轴驱动电机122和多个拨料叶片123,转轴驱动电机122安装在储料仓3上,转轴121可转动安装在储料仓3的腔体中并且沿左右方向设置,转轴121与转轴驱动电机122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各拨料叶片123均安装在转轴121上并且沿转轴121的周向均布;拨料叶片123包括第一拨料部1231和第二拨料部1232,第一拨料部1231处于第一输送带4的正上方,第二拨料部1232处于第二输送带5的正上方,第一拨料部1231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拨料部1232。

本实施例的糖果定量供给装置还包括光电眼13,光电眼13设于储料仓3的腔体中并且朝向第一输送带4的前端,光电眼13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入端连接,提升机2与控制电路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下面简述一下本糖果定量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

提升机2底部的进料口21与糖果内包装机的出料口连通,糖果内包装机能够采用内包装袋将糖果独立包装起来,并将其输送至提升机2底部的进料口21处。

工作时,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在提升机2的带动下上升至高处,经提升机2顶部的出料口22、储料仓3的进料口31落到储料仓3的腔体中(此时部分内包装袋落在第一输送带4上,另一部分内包装袋落在第二输送带5上);将盛料容器14放置到称重电子秤11上,并使盛料容器14顶部的开口处在落料斗10下端开口的正下方;随后控制电路通过第一摆动气缸82驱动第一驱动臂83绕第一摆动轴81摆动,通过第一摆动轴81带动第一活动挡板6绕第一摆动轴81的轴线向后摆动,使第一活动挡板6不会遮挡住储料仓3的出料口32,并通过第二摆动气缸92驱动第二驱动臂93绕第二摆动轴91摆动,带动第二摆动轴91和第二活动挡板7一起绕第二摆动轴91的轴线向后摆动,使第二活动挡板7不会遮挡住储料仓3的出料口32,此时储料仓3的出料口32被完全打开,同时使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运行,储料仓3中的各内包装袋在第一输送带4和第二输送带5的带动下自前至后移动(此时转轴驱动电机122驱动转轴121及其上的各拨料叶片123一起转动,通过各拨料叶片123向前拨动第一输送带4和第二输送带5上的内包装袋,使第一输送带4或第二输送带5后端上的内包装袋均匀分布),经储料仓3的出料口32落到落料斗10中,再落到盛料容器14中。当称重电子秤11检测到盛料容器14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上升至接近预设值时,控制电路便通过第一摆动气缸82驱动第一驱动臂83绕第一摆动轴81反向摆动,通过第一摆动轴81带动第一活动挡板6绕第一摆动轴81的轴线向前摆动复位,使第一活动挡板6遮挡住储料仓3的出料口32,此时第一活动挡板6没有遮挡储料仓3的出料口32,同时使第一输送带4暂停运行,此时第二输送带5继续运行,带动其上的内包装袋自前至后移动,经储料仓3的出料口32落到落料斗10中,再落到盛料容器14中。直至当称重电子秤11检测到盛料容器14中各内包装袋的重量值达到预设值时,控制电路便通过第二摆动气缸92驱动第二驱动臂93绕第二摆动轴91反向摆动,带动第二摆动轴91和第二活动挡板7一起绕第二摆动轴91的轴线向前摆动复位,使第一活动挡板6和第二活动挡板7将储料仓3的出料口32完全遮挡住,同时使第二输送带5暂停运行,完成对装有糖果的内包装袋的一次定量供给。在工作过程中,每当光电眼13检测到第一输送带4的前端上没有内包装袋时,控制电路便使提升机2运行一定时间,向储料仓3输送一定量的内包装袋。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