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039发布日期:2019-03-22 20:0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贮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



背景技术:

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病毒,随地吐痰是极不文明的习惯,不仅有碍观瞻,也不利于疾病预防。改掉随地吐痰恶习,已是当务之急。以往,较文明的吐痰习惯,一是吐在手帕上,然后回家洗净;二是吐在纸巾上,然后扔在垃圾桶里;两种方式均有弊端:手帕如果消毒不严,病菌病毒易于繁殖,助长疾病传播。如果是在会场、课堂、汽车内等,将其揣在口袋里时间过长,往往会有渗透或溢漏,纸巾在痰液的浸泡下甚至会破损溃烂。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普通垃圾桶上设置痰盂来收集痰液,可是普通垃圾桶是一个肮脏的大杂烩,纸张、痰液、食物残渣等废弃物都集中在一起,是一个细菌滋生的聚集地。正是由于普通垃圾桶的脏乱,导致人不愿意靠近,当需要吐痰时就随地一吐,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且痰盂不具有密封装置,使用的人多,如未能及时清洗掉痰液,口痰直接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看了感到恶心,痰液含有很多细菌,其挥发还会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

医院患者较多,尤其是肺部发炎的患者,吐痰的次数和数量较多,若还使用开口的痰盂,既影响医院病室整体环境整齐美观,又容易造成住院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为痰中有许多致病菌会挥发到空气中)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一般肺部发炎患者的痰液是需要化验的,这就需要肺部发炎患者单独使用一个垃圾桶,来避免痰液的混淆,从而避免误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口痰处理的专用清洁桶,普通垃圾桶脏乱,不方便人用来吐痰的问题,提供一种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包覆纸存放筒,所述包覆纸存放筒内层叠放置有包覆纸,所述包覆纸存放筒的正上方可升降安装有可在包覆纸存放筒内移动的包覆纸黏取环,所述包覆纸黏取环与包覆纸存放筒同轴设置,所述包覆纸黏取环的下表面圆周均布有若干压敏胶柱,压敏胶柱采用压敏胶制成,压敏胶是:采用指能压力,它就能使胶粘剂立即达到粘接任何被粘物光洁表面的目的。与此同时,如果破坏被粘物粘接表面时,胶粘剂不污染被粘物表面;所述底座上可升降安装有直线往复机构,所述直线往复机构上转动安装有包覆纸承接板,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在包覆纸黏取环的正下方和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来回移动,所述底座上还可拆卸罩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吐痰口,所述吐痰口与包覆纸黏取环同轴设置,所述壳体上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位于直线往复机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底座上固定安装包覆纸存放筒,包覆纸存放筒内层叠放置有包覆纸,包覆纸黏取环下移,压敏胶柱与最上面的包覆纸接触,最上面的包覆纸黏贴在压敏胶柱上,包覆纸黏取环上移,带动包覆纸上移,包覆纸位于吐痰口的正下方,直线往复机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直线往复机构启动,带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到包覆纸黏取环的正下方,痰液从吐痰口进入后落在包覆纸上,并带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上脱离,带有痰液的包覆纸落在包覆纸承接板上,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至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直线往复机构下降,但不与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接触,包覆纸黏取环再次下移黏取包覆纸后上升,直线往复机构再次上升后将包覆纸承接板移动至包覆纸黏取环正下方,包覆纸承接板继续上升至包覆纸承接板上的包覆纸与压敏胶柱上的包覆纸接触,痰液充分与压敏胶柱上的包覆纸接触,直线往复机构下移,痰液带动压敏胶柱上的包覆纸下移一定距离后停止下移,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至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直线往复机构下降至与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接触,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驱动包覆纸承接板转动,包覆纸承接板上的包覆纸滑落至收集盒内,从而对痰液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痰液的自动包覆,上下两张包覆纸将痰液夹在中间,将痰液完全包覆,使痰液不外露,防止了细菌的挥发,保护了环境,有效阻止了疾病的传播。

为了实现包覆纸黏取环的可升降,所述包覆纸黏取环通过第一升降装置驱动升降,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包覆纸存放筒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主动轮,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支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皮带固定连接,所述包覆纸黏取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包覆纸存放筒上开设有供第一滑块移动的开口,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从而带动第一皮带移动,第一滑块与第一皮带固定连接,第一皮带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支架上滑动,包覆纸黏取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上,从而带动包覆纸黏取环升降。

为了实现直线往复机构的可升降,所述直线往复机构通过第二升降装置驱动升降,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带动齿条移动,第二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交替实现齿条的往复运动,第二滑块和齿条固定连接,齿条带动第二滑块做直线往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呈两行两列设置,位于同一行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均固定安装第三电机,位于另一行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均转动安装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两条所述第二皮带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为了实现包覆纸承接板转动安装在直线往复机构上,两条所述第二皮带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所述转动孔同轴设置,所述包覆纸承接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均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孔内。

为了防止包覆纸不从压敏胶柱上脱落,影响包覆纸黏取环再次黏取包覆纸,所述包覆纸黏取环的内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螺钉,所述螺钉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螺钉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环,所述推环与所述包覆纸黏取环同轴设置,所述推环位于包覆纸黏取环的下方,所述推环上开设有供压敏胶柱通过的通孔,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痰液进入后,将信息发送给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包覆纸黏取环向上运动,螺钉顶在壳体的内壁上,壳体内壁阻止螺钉向上运动,推环与包覆纸黏取环分离,推环推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上脱下。

为了检测粘有痰液的包覆纸是否与压敏胶柱上干净的包覆纸接触,所述压敏胶柱下表面的中心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机电连接。

为了防止包覆纸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的过程中从包覆纸承接板上滑落,所述包覆纸承接板上固定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第二皮带的上表面接触时,包覆纸承接板的上表面与底座平行。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所述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为翻转柱,所述翻转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翻转柱的顶面为圆球面,所述翻转柱位于收集盒与包覆纸存放筒之间,包覆纸承接板在随直线往复机构向下运动时,包覆纸承接板与翻转柱接触,直线往复机构继续下移,翻转柱阻止包覆纸承接板向下移动,包覆纸承接板沿转动轴转动,包覆纸承接板与底座呈角度设置,包覆有痰液的包覆纸沿包覆纸承接板向下滑动,滑入收集盒内。

为了实现痰液的全自动包覆,所述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底座上固定安装包覆纸存放筒,包覆纸存放筒内层叠放置有包覆纸,包覆纸黏取环下移,压敏胶柱与最上面的包覆纸接触,最上面的包覆纸黏贴在压敏胶柱上,包覆纸黏取环上移,带动包覆纸上移,包覆纸位于吐痰口的正下方,直线往复机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直线往复机构启动,带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到包覆纸黏取环的正下方,痰液从吐痰口进入后落在包覆纸上,并带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上脱离,带有痰液的包覆纸落在包覆纸承接板上,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至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直线往复机构下降,但不与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接触,包覆纸黏取环再次下移黏取包覆纸后上升,直线往复机构再次上升后将包覆纸承接板移动至包覆纸黏取环正下方,包覆纸承接板继续上升至包覆纸承接板上的包覆纸与压敏胶柱上的包覆纸接触,痰液充分与压敏胶柱上的包覆纸接触,直线往复机构下移,痰液带动压敏胶柱上的包覆纸下移一定距离后停止下移,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移动至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直线往复机构下降至与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接触,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驱动包覆纸承接板转动,包覆纸承接板上的包覆纸滑落至收集盒内,从而对痰液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痰液的自动包覆,上下两张包覆纸将痰液夹在中间,将痰液完全包覆,使痰液不外露,防止了细菌的挥发,保护了环境,有效阻止了疾病的传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除去壳体后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主视图。

图中:1.底座,2.包覆纸存放筒,3.包覆纸黏取环,4.压敏胶柱,5.包覆纸承接板,6.壳体,7.吐痰口,8.收集盒,9.第一支架,10.第一皮带,11. 第一电机,12.第一滑块,13.第二支架,14.齿条,15.第二电机,16.齿轮, 17.第三电机,18.第二皮带,19.固定块,20.螺钉,21.推环,22.垫块,23.翻转柱,24.控制器,25.充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包覆纸存放筒2,所述包覆纸存放筒2内层叠放置有包覆纸,包覆纸可为一面光滑一面毛糙的拷贝纸,所述包覆纸存放筒2的正上方可升降安装有可在包覆纸存放筒2内移动的包覆纸黏取环3,如图2所示,所述包覆纸黏取环3与包覆纸存放筒2同轴设置,所述包覆纸黏取环3的下表面圆周均布有4个压敏胶柱4,如图3所示,压敏胶柱4采用压敏胶制成,压敏胶是:采用指能压力,它就能使胶粘剂立即达到粘接任何被粘物光洁表面的目的。与此同时,如果破坏被粘物粘接表面时,胶粘剂不污染被粘物表面,所述底座1上可升降安装有直线往复机构,所述直线往复机构上转动安装有包覆纸承接板5,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带动承接板在包覆纸黏取环3 的正下方和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来回移动,所述底座1上还可拆卸罩设有壳体6,所述壳体6上开设有吐痰口7,所述吐痰口7与包覆纸黏取环3 同轴设置,所述壳体6上滑动安装有收集盒8,所述收集盒8位于直线往复机构的下方,收集盒8上设置有便于推拉的把手。

为了实现包覆纸黏取环3的可升降,所述包覆纸黏取环3通过第一升降装置驱动升降,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9,两个所述第一支架9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包覆纸存放筒2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支架9的下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主动轮,上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电机11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支架9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与第一皮带10固定连接,所述包覆纸黏取环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12上,所述包覆纸存放筒2上开设有供第一滑块12移动的开口,第一电机11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皮带10连接,从而带动第一皮带10移动,第一滑块12与第一皮带10固定连接,第一皮带10带动滑块在第一支架9上滑动,包覆纸黏取环3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12上,从而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升降。

为了实现直线往复机构的可升降,所述直线往复机构通过第二升降装置驱动升降,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安装有齿条14,所述第二支架1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6,所述齿轮16与齿条 14啮合,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第二电机15转动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与齿条14啮合,齿轮16带动齿条14移动,第二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交替实现齿条14的往复运动,第二滑块和齿条14固定连接,齿条 14带动第二滑块做直线往复机构。

所述直线往复机构包括第三电机17、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呈两行两列设置,位于同一行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均固定安装第三电机17,位于另一行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均转动安装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18传动连接,两条所述第二皮带18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9之间。

为了实现包覆纸承接板5转动安装在直线往复机构上,两条所述第二皮带 18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9,两个所述固定块19上均开设有转动孔,两个所述转动孔同轴设置,所述承接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均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孔内。

为了防止包覆纸不从压敏胶柱4上脱落,影响包覆纸黏取环3再次黏取包覆纸,所述包覆纸黏取环3的内圆周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一电机11电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螺钉20,所述螺钉20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钉20固定连接,所述螺钉20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推环21,所述推环 21与所述包覆纸黏取环3同轴设置,所述推环21位于包覆纸黏取环3的下方,所述推环21上开设有供压敏胶柱4通过的通孔,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痰液进入后,将信息发送给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转动,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向上运动,螺钉20顶在壳体6的内壁上,壳体6内壁阻止螺钉20向上运动,推环 21与包覆纸黏取环3分离,推环21推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4上脱下,如图4所示。

为了检测粘有痰液的包覆纸是否与压敏胶柱4上干净的包覆纸接触,所述压敏胶柱4下表面的中心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电机 11电连接。

为了防止包覆纸在包覆纸承接板5移动的过程中从包覆纸承接板5上滑落,所述承接板上固定安装有垫块22,所述垫块22的下表面与第二皮带18的上表面接触时,承接板的上表面与底座1平行。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所述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为翻转柱23,所述翻转柱2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翻转柱23的顶面为圆球面,所述翻转柱23位于收集盒8与包覆纸存放筒2之间,包覆纸承接板5在随直线往复机构向下运动时,承接板与翻转柱23接触,直线往复机构继续下移,翻转柱23阻止包覆纸承接板5向下移动,包覆纸承接板5也转动轴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与底座1呈角度设置,如图5所示,包覆有痰液的包覆纸沿承接板向下滑动,滑入收集盒8内。

为了实现痰液的全自动包覆,所述底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4和充电电池25,所述充电电池25、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5、第三电机17、第一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2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底座1上固定安装包覆纸存放筒2,包覆纸存放筒2内层叠放置有包覆纸,包覆纸黏取环3下移,压敏胶柱4与最上面的包覆纸接触,最上面的包覆纸黏贴在压敏胶柱4上,包覆纸黏取环3上移,带动包覆纸上移,包覆纸位于吐痰口7的正下方,直线往复机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直线往复机构启动,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移动到包覆纸黏取环3的正下方,痰液从吐痰口7进入后落在包覆纸上,并带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4上脱离,带有痰液的包覆纸落在包覆纸承接板5上,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 移动至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直线往复机构下降,但不与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接触,包覆纸黏取环3再次下移黏取包覆纸后上升,往复直线机构再次上升后将包覆纸承接板5移动至包覆纸黏取环3正下方,包覆纸承接板5 继续上升至包覆纸承接板5上的包覆纸与压敏胶柱4上的包覆纸接触,痰液充分与压敏胶柱4上的包覆纸接触,直线往复机构下移,痰液带动压敏胶柱4上的包覆纸下移一定距离后停止下移,直线往复机构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移动至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的正上方,直线往复机构下降至与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接触,包覆纸承接板翻转机构驱动包覆纸承接板5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上的包覆纸滑落至收集盒8内,从而对痰液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痰液的自动包覆,上下两张包覆纸将痰液夹在中间,将痰液完全包覆,使痰液不外露,防止了细菌的挥发,保护了环境,有效阻止了疾病的传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为:

1、本实用新型的痰液自动包覆垃圾桶,在痰液进入前,包覆纸黏取环3处于一定高度上,螺钉20不与壳体6接触,压敏胶柱4上粘附有包覆纸,推环21 与包覆纸黏取环3接触,直线往复机构处于最高处,包覆纸承接板5位于包覆纸黏取环3的正下方。

2、当痰液从吐痰口7进入后落在包覆纸上,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痰液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4,控制器24控制第一电机11启动,第一电机11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0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向上移动,螺钉20顶在壳体6的内壁上,壳体6内壁阻止螺钉20向上运动,推环21与包覆纸黏取环3分离,推环21推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4上脱下。

3、具有痰液的包覆纸落在包覆纸承接板5上,控制器24在第一电机11转动一定时间后控制第三电机17转动,第三电机17通过第二皮带18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远离包覆纸黏取环3,包覆纸黏取环3移动到收集盒8和翻转柱23的上方后,控制器24控制第二电机15转动,第二电机15转动通过齿轮16齿条 14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包覆纸承接板5不与翻转柱23接触。

4、控制器24控制第一电机11转动,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皮带10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下移,螺钉20与壳体6不接触,螺钉20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推环21与包覆纸黏取环3接触,包覆纸黏取环3继续下移,至压敏胶柱4与包覆纸存放筒2内最上方的包覆纸接触,最上面的包覆纸黏贴在压敏胶柱4上。

5、控制器24控制第一电机11反向转动,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皮带10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上移,上移一定距离后第一电机11停止转动,螺钉20不与壳体6接触,控制器24控制第二电机15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上移一定距离后,第三电机17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移动至包覆纸黏取环3的正下方,第二电机15启动,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继续上移,至包覆纸承接板5上的包覆纸与压敏胶柱4上的包覆纸接触,痰液充分与压敏胶柱4上的包覆纸接触,包覆纸承接板5停止移动,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0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向上移动,螺钉20顶在壳体6的内壁上,壳体6内壁阻止螺钉20向上运动,推环21与包覆纸黏取环3分离,推环21推动包覆纸从压敏胶柱4上脱下,第三电机17通过第二皮带18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远离包覆住黏取环,包覆纸黏取环3移动到收集盒8和翻转柱23的上方后停止移动。

6、控制器24控制第二电机15转动,第二电机15转动通过齿轮16齿条14 带动包覆纸承接板5向下移动,包覆纸承接板5与翻转柱23接触,直线往复机构继续下移,翻转柱23阻止包覆纸承接板5向下移动,包覆纸承接板5也转动轴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与底座1呈角度设置,包覆有痰液的包覆纸沿包覆纸承接板5向下滑动,滑入收集盒8内。

7、控制器24控制第一电机11转动,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皮带10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下移,至压敏胶柱4与包覆纸存放筒2内最上方的包覆纸接触,最上面的包覆纸黏贴在压敏胶柱4上,控制器24控制第一电机11反向转动,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皮带10带动包覆纸黏取环3上移,上移一定距离后第一电机11停止转动,螺钉20不与壳体6接触,控制器24控制第二电机15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上移一定距离后,第三电机17转动,包覆纸承接板5移动至包覆纸黏取环3的正下方。

8、重复步骤1-7。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