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3680发布日期:2019-03-05 19:2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电梯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上下楼工具,它能以很快的速度上下于高楼,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一个严重问题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每个楼层都会有人乘坐电梯,电梯在每个楼层都会停止,但当电梯停下后门一开却是满电梯的人,电梯外的人看着满电梯的人只好等下一个,结果不仅耽误了时间,也使电梯的运行效率下降;另外,由于电梯运行频次高,维护不到位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在社会上,乘梯人踏空事件屡见不鲜。

现有技术中,电梯称重是电梯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但当电梯超重后,电梯控制系统只提供了报警信息,并没有将电梯载重量和满载信息显示出来,可视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有效提高电梯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梯轿厢内的称重控制电路和分布于各楼层电梯门口的防踏空控制电路;

所述称重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为称重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一电源电路,以及与单片机相接的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接有压力检测电路,所述压力检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传感器、调零电路、信号放大采样电路和A/D转换电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电梯轿厢载重量的液晶显示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12V开关电源和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的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以及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单片机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采样电路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电路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防踏空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和为防踏空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电源电路,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相接的且用于与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并通信的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激光测距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接有语音电路,所述语音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语音播放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扬声器;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5V开关电源和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测距模块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播放电路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扬声器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稳压芯片LM7805、非极性电容C4和非极性电容C5,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in引脚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4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out引脚为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5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AMS1117的稳压器U3、非极性电容C6、非极性电容C7和极性电容C8,所述稳压器U3的Vin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6的一端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3的GND引脚、非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非极性电容C7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稳压器U3的Vout引脚与非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正极均连接,且为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包括单片机STC89C52、晶振Y1、复位按键S1、极性电容C1、非极性电容C2、非极性电容C3、和电阻R1,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均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一端均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9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复位按键S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负极均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STC89C52的第40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0引脚接地。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型号为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VCC引脚与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GND引脚接地,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TX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引脚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RX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型号为DYLY-104的压力传感器P1,所述调零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滑动变阻器RW1,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电源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12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W1的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电源负极和电阻R8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W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信号正极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且为调零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C1,所述滑动变阻器RW1的滑动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信号负极输出端为调零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C2;所述信号放大采样电路包括型号均为AD8072JN的放大器AR1和放大器AR2、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和电阻R18,所述放大器AR1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3与调零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出端C1连接,且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1的第1引脚和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电阻R14与放大器AR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AR1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15与调零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出端C2连接,且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1的第4引脚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AR1的第8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2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2与放大器AR2的第1引脚连接,且为信号放大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Vout1,所述放大器AR2的第3引脚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2的第4引脚和电阻R1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AR2的第8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AD7801的A/D转换芯片U4,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1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2引脚与信号放大采样电路的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6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7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3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电路包括液晶显示屏LCD1602、滑动变阻器RW2、三极管Q2和电阻R19,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2引脚和第15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3引脚与滑动变阻器RW2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W2的一个固定端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W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4~6引脚依次对应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25~27引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7~14引脚依次对应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39~32引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16引脚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28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AMS1117的稳压器U12、非极性电容C14、非极性电容C15和极性电容C16,所述稳压器U12的Vin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均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2的GND引脚、非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非极性电容C15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6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稳压器U12的Vout引脚与非极性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6的正极均连接,且为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包括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以及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相接的第一晶振电路、第二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所述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11引脚、第28引脚、第50引脚、第75引脚和第100引脚均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10引脚、第27引脚、第49引脚、第74引脚和第99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3、晶振Y4、非极性电容C9和非极性电容C10,所述晶振Y3的一端、晶振Y4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9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3的另一端、晶振Y4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非极性电容C11和非极性电容C12,所述晶振Y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92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93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复位电路包括极性电容C13和电阻R21,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和电阻R21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14引脚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3的正极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型号为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VCC引脚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T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R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包括型号为TFmini的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VCC引脚与5V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GND引脚接地,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T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48引脚连接,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R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47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载重可视化及防踏空电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播放电路包括语音芯片BLA1008、非极性电容C17、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和电阻R28,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0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65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7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1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66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6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5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78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5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8引脚通过电阻R28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6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9引脚和第12引脚均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3引脚、第13引脚和第14引脚均接地,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3引脚为语音播放电路的信号输出端COUT;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功率放大芯片LM4871、非极性电容C18、非极性电容C19、非极性电容C20、电阻R29和电阻R30,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4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29和非极性电容C19与语音播放电路的信号输出端COUT连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5引脚与扬声器的负极相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4引脚与第5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0,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8引脚和扬声器的正极均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6引脚与5V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7引脚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于电梯轿厢底部的压力传感器采集轿厢内重力值信号,并通过调零电路、信号放大采样电路和A/D转换电路对信号进行调理后输出给单片机,能够采集到较为精确的重力值信号。

3、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于电梯轿厢内的液晶显示电路能够实时显示电梯轿厢内的载重值,能够预防电梯超载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电梯满载信号及时无线传输到各楼层,并通过各楼层的微控制器模块控制语音电路语音告知等待者电梯满载信息,便于等待者第一时间获知电梯满载信息。

5、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测距模块能够采集电梯轿厢未到,电梯门异常开启的测量距离异常信号,并及时输出给微控制器模块,微控制器模块控制语音电路发出警示信息,能够有效避免乘梯者踏空。

6.本实用新型能够为电梯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提供电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工作可靠性高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有效提高电梯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信号放大采样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A/D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微控制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测距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语音播放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片机; 2—第一电源电路; 2-1—12V开关电源;

2-2—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 2-3—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

3—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4—压力检测电路;

4-1—压力传感器; 4-2—调零电路;

4-3—信号放大采样电路; 4-4—A/D转换电路;

5—液晶显示电路; 6—微控制器模块; 7—第二电源电路;

7-1—5V开关电源; 7-2—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

8—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9—激光测距模块;

10—语音电路; 10-1—语音播放电路; 10-2—功率放大电路;

10-3—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电梯轿厢内的称重控制电路和分布于各楼层电梯门口的防踏空控制电路;

所述称重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1和为称重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一电源电路2,以及与单片机1相接的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3;所述单片机1的输入端接有压力检测电路4,所述压力检测电路4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传感器4-1、调零电路4-2、信号放大采样电路4-3和A/D转换电路4-4;所述单片机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显示电梯轿厢载重量的液晶显示电路5;所述第一电源电路2包括12V开关电源2-1和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的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以及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所述单片机1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3与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4-1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采样电路4-3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4-4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电路5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防踏空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6和为防踏空控制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电源电路7,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6相接的且用于与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3无线连接并通信的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8;所述微控制器模块6的输入端接有激光测距模块9;所述微控制器模块6的输出端接有语音电路10,所述语音电路10包括依次连接的语音播放电路10-1、功率放大电路10-2和扬声器10-3;所述第二电源电路7包括5V开关电源7-1和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所述微控制器模块6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8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测距模块9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播放电路10-1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10-2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扬声器10-3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包括稳压芯片LM7805、非极性电容C4和非极性电容C5,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in引脚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4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Vout引脚为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5接地,所述稳压芯片LM7805的GND引脚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包括型号为AMS1117的稳压器U3、非极性电容C6、非极性电容C7和极性电容C8,所述稳压器U3的Vin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6的一端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3的GND引脚、非极性电容C6的另一端、非极性电容C7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稳压器U3的Vout引脚与非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8的正极均连接,且为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单片机1包括单片机STC89C52、晶振Y1、复位按键S1、极性电容C1、非极性电容C2、非极性电容C3、和电阻R1,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均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一端均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9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复位按键S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负极均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复位按键S1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STC89C52的第40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STC89C52的第20引脚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Zigbee无线通信模块3包括型号为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VCC引脚与第一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2-3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GND引脚接地,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TX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0引脚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5的RX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1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压力传感器4-1为型号为DYLY-104的压力传感器P1,所述调零电路4-2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滑动变阻器RW1,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电源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12V开关电源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W1的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电源负极和电阻R8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W1的另一个固定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信号正极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且为调零电路4-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C1,所述滑动变阻器RW1的滑动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1的信号负极输出端为调零电路4-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C2;如图7所示,所述信号放大采样电路4-3包括型号均为AD8072JN的放大器AR1和放大器AR2、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和电阻R18,所述放大器AR1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3与调零电路4-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C1连接,且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1的第1引脚和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且通过电阻R14与放大器AR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AR1的第3引脚通过电阻R15与调零电路4-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C2连接,且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1的第4引脚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AR1的第8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2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2与放大器AR2的第1引脚连接,且为信号放大采样电路4-3的信号输出端Vout1,所述放大器AR2的第3引脚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R2的第4引脚和电阻R1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放大器AR2的第8引脚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A/D转换电路4-4包括型号为AD7801的A/D转换芯片U4,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1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2引脚与信号放大采样电路4-3的信号输出端Vout1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5引脚和第8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6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A/D转换芯片U4的第7引脚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3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液晶显示电路5包括液晶显示屏LCD1602、滑动变阻器RW2、三极管Q2和电阻R19,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2引脚和第15引脚均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3引脚与滑动变阻器RW2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W2的一个固定端与12V到5V电压转换电路2-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W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4~6引脚依次对应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25~27引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7~14引脚依次对应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39~32引脚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LCD1602的第16引脚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9与单片机STC89C52的第28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包括型号为AMS1117的稳压器U12、非极性电容C14、非极性电容C15和极性电容C16,所述稳压器U12的Vin引脚和非极性电容C14的一端均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2的GND引脚、非极性电容C14的另一端、非极性电容C15的一端和极性电容C16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稳压器U12的Vout引脚与非极性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6的正极均连接,且为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的3.3V电压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微控制器模块6包括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以及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相接的第一晶振电路、第二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所述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11引脚、第28引脚、第50引脚、第75引脚和第100引脚均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10引脚、第27引脚、第49引脚、第74引脚和第99引脚均接地;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3、晶振Y4、非极性电容C9和非极性电容C10,所述晶振Y3的一端、晶振Y4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9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3的另一端、晶振Y4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非极性电容C11和非极性电容C12,所述晶振Y2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1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92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93引脚连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1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复位电路包括极性电容C13和电阻R21,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和电阻R21的一端均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14引脚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3的正极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Zigbee无线通信模块8包括型号为CC2530的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VCC引脚与第二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7-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T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26引脚连接,所述Zigbee无线通信模块U13的R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25引脚连接;如图13所示,所述激光测距模块9包括型号为TFmini的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VCC引脚与5V开关电源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GND引脚接地,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T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48引脚连接,所述激光红外测距模块U16的RX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47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语音播放电路10-1包括语音芯片BLA1008、非极性电容C17、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和电阻R28,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0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65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7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1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66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6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5引脚与ARM微处理器STM32F103VET6的第78引脚连接,且通过电阻R25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8引脚通过电阻R28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16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9引脚和第12引脚均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3引脚、第13引脚和第14引脚均接地,所述语音芯片BLA1008的第3引脚为语音播放电路10-1的信号输出端COUT;如图15所示,所述功率放大电路10-2包括功率放大芯片LM4871、非极性电容C18、非极性电容C19、非极性电容C20、电阻R29和电阻R30,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4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29和非极性电容C19与语音播放电路10-1的信号输出端COUT连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5引脚与扬声器10-3的负极相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4引脚与第5引脚之间接有电阻R30,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8引脚和扬声器10-3的正极均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6引脚与5V开关电源7-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芯片LM4871的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7引脚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电梯轿厢底部,实时采集电梯轿厢内的载重值,并通过安装于电梯轿厢内的液晶显示屏LCD1602实时显示电梯轿厢内的载重值,能够预防电梯超载的发生,当电梯满载后,电梯直接运行到1楼,中间楼层不再停留,提高电梯运行的高效性,同时,通过单片机1控制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将电梯满载信号及时无线传输到各楼层的微控制器模块6,微控制器模块6控制语音电路10通过扬声器10-3发出语音提示信息,便于等待者第一时间获知电梯满载信息。

将激光测距模块9安装于各个楼层电梯门对面的电梯井道墙壁上,且正对电梯门开启的中间处,激光测距模块9实时采集距离值,当无电梯轿厢停留时,电梯门应该处于关闭状态,激光测距模块9采集到的距离值为一固定值,当电梯轿厢停留或经过时,激光测距模块9采集到的距离值变小,当激光测距模块9采集到的距离值大于电梯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固定值时,表明无电梯轿厢停留,但电梯门异常开启,微控制器模块6控制语音电路10通过扬声器10-3发出语音提示信息,能够有效避免乘梯者踏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