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材自动上下料的龙门式上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3402发布日期:2019-04-29 11:28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板材自动上下料的龙门式上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涂装制造业的板材自动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板材自动上下料的龙门式上下料机。



背景技术:

龙门式上下料机是一款用于板材自动上下生产线的设备,它利用不同吸盘对板材进行空间抓、放、搬运来实现产品的自动上下料功能。而上下料的效率、平稳性和精准性是此产类品的重要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材自动上下料的龙门式上下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板材自动上下料的龙门式上下料机,包括:X轴横梁,所述X轴横梁两端设有立腿储气管,所述X轴横梁下端设有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安装在Z轴支架,X轴横梁上设有横移支架,横移支架上设有X轴电机、Z轴电机,所述X轴横梁上设有X轴双导轨,横移支架通过X轴滑块安装在X轴双导轨上,所述X轴双导轨内侧设有X轴双齿条,X轴电机上设有X轴驱动齿轮,X轴驱动齿轮与X轴双齿条齿合传动所述Z轴支架上设有Z轴双导轨,Z轴双导轨通过Z轴滑块安装在横移支架上,所述Z轴双导轨内侧设有Z轴齿条,Z轴电机上设有Z轴驱动齿轮,Z轴驱动齿轮与Z轴齿条齿合传动。

所述立腿储气管包括储气方管,所述储气方管一侧设有真空泵安装板,储气方管上端设有X轴横梁安装板,X轴横梁安装板与储气方管之间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所述Z轴支架上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Z轴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机体负重均匀,运行平稳;配有的储气方管,在真空泵突然停止工作时也可持续吸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X轴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Z轴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腿储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移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板材自动上下料的龙门式上下料机,包括:X轴横梁2,所述X轴横梁2两端设有立腿储气管1,所述X轴横梁2下端设有吸盘支架3,所述吸盘支架安装在Z轴支架4,X轴横梁2上设有横移支架7,横移支架7上设有X轴电机5、Z轴电机6,所述X轴横梁2上设有X轴双导轨21,横移支架7通过X轴滑块安装在X轴双导轨21上,所述X轴双导轨21内侧设有X轴双齿条22,X轴电机5上设有X轴驱动齿轮,X轴驱动齿轮与X轴双齿条22齿合传动所述Z轴支架4上设有Z轴双导轨41,Z轴双导轨41通过Z轴滑块安装在横移支架7上,所述Z轴双导轨41内侧设有Z轴齿条42,Z轴电机6上设有Z轴驱动齿轮,Z轴驱动齿轮与Z轴齿条42齿合传动。

所述立腿储气管1包括储气方管12,所述储气方管12一侧设有真空泵安装板11,储气方管12上端设有X轴横梁安装板13,X轴横梁安装板13与储气方管12之间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4。

所述Z轴支架4上端设有限位板43,限位板43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Z轴支架4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整垛板材运行到龙门架下时,X轴的电机(序号5)开始运行,直至吸盘运行到板材垛上方停止;Z轴电机带动Z轴及吸盘开始运行,吸盘运行到即将接触板材时,减速,当接触到板材时,Z轴停止运动;立腿上的真空泵开始抽真空,直至达到规定压力,停止运动;Z轴电机开始反向运动,将Z轴组件连同板材向上提升至规定高点后,停止运行;X轴电机反向运行,直至吸盘到达生产线上方后,停止运行;Z轴组件向下运行,将板材放在生产线的设备上,完成板材上料(下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X轴采用双横梁配双直线导轨、双齿条结构,使机体负重均匀,运行平稳;Z轴及吸盘主体使用铝型材,重量轻,速度快;真空系统采用40m3/h精捷真空泵,吸气速度快,真空度高。相对于真空发生器,无需压缩空气,不受气源影响;配有的储气方管,在真空泵突然停止工作时也可持续吸板15分钟,具备防掉板功能;X轴、Z轴传动均采用变频减速电机,Z轴带刹车功能;响应速度快;控制系统采用施耐德TM218系列PLC,人机界面采用威纶通MT6071iP,横移和升降变频器采用施耐德ATV310系列;强电与弱电分开双面布局,避免电磁干扰;每分钟5-6张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