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602发布日期:2019-04-09 22:25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领域,尤其是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真空包装袋上设置有一个真空抽气阀,其使用时需要配合真空抽气泵才能使袋体抽真空,所以其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使用该真空包装袋还需另外购买一个真空抽气泵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消费成本不菲。再者,使用一个真空抽气泵来抽真空的过程费力又费时,而且一些手动的真空抽气泵排气效率过低,特别是对于一些尺寸比较大的真空袋,其抽气效率更低,所需要的抽气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不需要配合使用真空抽气泵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包括前面、后面、底面和顶面,所述后面与所述前面两侧边的中段相压合;所述底面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的底边分别与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底边相压合,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面与后面两侧边的下段相压合;所述顶面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所述第二顶面的上边与所述后面的上边相压合,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前面的上边之间形成开口且所述开口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开口封合的扣合结构,所述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面和后面两侧边的上段相压合;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前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以及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形成交汇点A和交汇点C,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前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以及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形成交汇点B和交汇点D,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设有至少两个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在前面和后面之间的顶部和底部设置顶面和后面,从而使得真空压缩袋在盛装物品后能够收纳规整并可平整放置以便于储存;

2、在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设有至少两个排气阀,在排气的时候,真空压缩袋内的气体同时从两个排气阀排出,因此大幅加快了排气的速度并大大缩短了排气所需的时间;

3、在使用时,将诸如被子或枕头等需要放置的物品通过开口放入真空压缩袋内,在放置完物品后关合扣合结构以封合开口,然后直接坐在顶面上利用人体的重力使得真空压缩袋压缩并将其内部的空气通过上述多个排气阀讯速地排出,从而对真空压缩袋进行排气并实现对盛装于真空压缩袋内的物品进行真空包装,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只需要坐在真空压缩袋上即可实现排气,非常省力;

4、在排气过程中交汇点A与交汇点C以下的区域始终与地面接触,所以如果将排气阀设于交汇点A和交汇点C以下的区域,排气阀将被地面堵住,从而无法很好地排气,而此过程中,人始终坐在顶面上,所以如果将排气阀设于交汇点B和交汇点D以上的区域,排气阀会顶压人体大腿并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同时排气阀也将很有可能被人体堵住从而无法很好地排气,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了排气阀排气不畅和使用者使用不适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配合使用抽气泵,因此其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消费成本并不高,而且其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6、在加工时,顶面和底面上会垫放冷水板,所以将排气阀设置在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的是为了让排气阀的安置符合自动化生产,以便于生产。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的一种实施方式,两个以上所述排气阀均设于所述前面上且位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两个以上所述排气阀均设于所述后面上且位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位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的排气阀。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所述排气阀设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的水平中线以下的位置处,通过测试实验确定排气阀最优的安装位置为该面域的水平中线以下的位置处,这样,当真空压缩袋内在没有装满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排气,因为排气阀不会因顶压人体大腿而造成封堵。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两个以上所述的排气阀等高以使得各个排气阀的排气量均匀同时使得真空压缩袋整体富有美感。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设置有将所述前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并且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也设置有将所述后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前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以及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形成应力集中点,在不设置防撕裂热压块之前,承重力集中于该应力集中点,真空压缩袋在盛装物品时容易在该应力集中点发生撕裂,而在真空压缩袋底部的两侧位置上设置防撕裂热压块后,当真空压缩袋展开用于盛装物品时,防撕裂热压块分担了该应力集中点所承受的承重力,从而分散了应力,使得真空压缩袋的整体强度加强,避免了真空压缩袋在该应力集中点处破裂,进而延长了真空压缩袋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的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在于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设置有将所述前面与所述第一顶面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并且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也设置有将所述后面与所述第二顶面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同理,所述第一顶面与所述前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所述第二顶面与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以及所述前面和所述后面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也形成应力集中点,在不设置防撕裂热压块之前,承重力集中于该应力集中点,真空压缩袋在盛装物品时容易在该应力集中点发生撕裂,而在真空压缩袋底部的两侧位置上设置防撕裂热压块后,当真空压缩袋展开用于盛装物品时,防撕裂热压块分担了该应力集中点所承受的承重力,从而分散了应力,使得真空压缩袋的整体强度加强,避免了真空压缩袋在该应力集中点处破裂,进而延长了真空压缩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底面、第二底面、第一顶面、第二顶面、前面和后面两侧边之间相压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排气快速的真空压缩袋,包括前面1、后面2、底面3和顶面4,后面2与所述前面1两侧边的中段(Z1段和Z2段)相压合,底面3包括第一底面31和第二底面32,第一底面31和第二底面32的底边分别与前面1和后面2的底边相压合,第一底面31和第二底面32的两侧边(X1段和X2段)分别与前面1与后面2两侧边的下段(Y1段和Y2段)相压合,顶面4包括第一顶面41和第二顶面42,第二顶面42的上边与后面2的上边相压合,第一顶面41与前面1的上边之间形成开口6且开口6上设有用于将开口6封合的扣合结构7,第一顶面41和第二顶面42的两侧边(X3段和X4段)分别与前面1和后面2两侧边的上段(Y3段和Y4段)相压合,即如图5所示,第一顶面41两侧边的X3段与前面1两侧边的Y3段压合在一起,第二顶面42两侧边的X4段与后面2两侧边的Y4段压合在一起,前面1两侧边的Z1段和后面2两侧边的Z2段压合在一起,第一底面31两侧边的X1段与前面1两侧边的Y1段压合在一起,第二底面32两侧边的X2段与后面2两侧边的Y2段互相压合在一起,第一底面31与前面1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第二底面32与后面2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以及前面1和后面2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形成交汇点A和交汇点C,第一顶面41与前面1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第二顶面42与后面2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以及前面1和后面2的两侧边之间相压合形成交汇点B和交汇点D。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其在前面1上且位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设有至少两个排气阀5,排气阀5为单向排气阀。

为了让真空压缩袋内在没有装满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排气,上述的排气阀5等高且设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的水平中线以下的位置处。

为提高真空压缩袋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设置有将前面1与第一底面31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8,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也设置有将后面2与第二底面32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8,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也设置有将前面1与第一顶面41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8,并且在真空压缩袋的两侧位置上也设置有将后面2与所述第二顶面42热压在一起而形成的防撕裂热压块8。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其排气阀5全部设于后面2上且位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或者是在前面1和后面2上均同时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由交汇点A、交汇点B、交汇点C以及交汇点D之间形成的面域上的排气阀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诸如被子或枕头等需要放置的物品通过开口6放入真空压缩袋内,在放置完物品后关合扣合结构7以封合开口6,然后直接坐在顶面4上利用人体的重力使得真空压缩袋压缩并将其内部的空气通过上述两个以上的排气阀5讯速地排出,从而对真空压缩袋进行排气并实现对盛装于真空压缩袋内的物品进行真空包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