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变频降速的称重式自动定量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979发布日期:2019-06-11 23:3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变频降速的称重式自动定量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式灌装机,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变频降速的称重式自动定量灌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称重式灌装机普遍采用水泵恒定流速的方式进行灌装。这种恒定流速的称重式灌装机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如果要保证灌装快速高效的话,就需要用很大的流速进行灌装,灌装流速大的话效率高但是灌装的误差也会变大;二是如果要保证灌装误差小精度高,就需要用很低的流速经行灌装,灌装流速小的话误差小但是工作效率很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变频降速的称重式自动定量灌装机,其能保证灌装的快速高效又能保证灌装结果精度高误差小。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变频降速的称重式自动定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电动泵和用于控制电动泵转速的变频调速器;还包括用于检测实时重量和触发所述变频调速器工作的压力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压力传感器感应端上方用于承载容器的承载板;还包括与所述电动泵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和与电动泵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端和感应端分别连接于中央控制器输入端和承载板,所述变频调速器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电动泵。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显示相关数据的显示模块和用于设定相关参数的键盘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分别连接于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水管高度的水管支架。

进一步,所述键盘模块连接有脚踏开关。

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变频调速器、中央控制器以及电动泵封装于壳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防震垫。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用可固定到水管支架的滑动件上自由滑动的直角灌装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普通称重式灌装机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在启动灌装后水泵先以最大流速进行灌装,保证了灌装的快速高效。当灌装量快要达到设定重量时,变频调速器自动将水泵流速调慢,当灌装量达到设定重量时,关闭水泵,保证了灌装的精准度。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在灌装中既精准又高效,设计方案简单合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承载板与托盘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托盘,3、容器,4、灌装头,5、螺帽,6、滑动件,7、支撑杆,8、螺栓,9、出水管,10、进水管,11、显示模块,12、键盘模块,13、压力传感器,14、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可自动变频降速的称重式自动定量灌装机,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上的电动泵(图2中标出)和用于控制电动泵转速的变频调试器(图2中标出);还包括用于检测实时重量和触发所述变频调速器工作的压力传感器13;还包括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3感应端上方用于承载容器的承载板14;还包括与所述电动泵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10和与电动泵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9;所述压力传感器13输出端和感应端分别连接于中央控制器(图2 中标出)输入端和承载板14,所述变频调速器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电动泵;还包括为中央控制器和电动泵提供电能的电源(图2中标出)。所述的中央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控制器,也可是PLC等其他可编程控制器。

在本实例中,所述出水管口处接有一个直角的灌装头4,灌装头上有螺纹,灌装头穿过滑动件6上的孔,用螺帽5拧紧,固定在滑动件6上。

在本实例中,所述的水管支架包括出水管9、支撑杆7、滑动件6和螺栓8;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有控制滑动件6滑动路径的滑动槽,可根据容器的高度,沿着支撑杆7上的滑动槽调节滑动件6至合适的高度,然后用螺栓8固定紧即可,这样使用方便。

在本实例中,还包括用于显示相关数据的显示模块11和用于更改相关参数的键盘模块12;所述的显示模块11和键盘模块12分别连接于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

工作原理:通过键盘模块12设定需要灌装的液体重量,显示模块11 会显示出相关的数据。点击键盘模块12上的启动键或踩脚踏开关(自动模式下只需将容器3放到托盘2上,就会自动启动),中央控制器输出信号让变频调速器控制电动泵先以最大流速向容器3中灌装液体。压力传感器13实时监测已灌装重量数据并发送给中央控制器处理,当检测到已灌装重量快要达到设定量时,中央控制器输出信号让变频调速器控制电动泵流速变慢,当灌装量缓慢增加达到设定重量时,关闭电动泵,灌装结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